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003 阅读:8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包括游戏机体及游戏组件,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按键装置、显示装置、CPU装置,还包括一用以实现两机可联机对战的联机对接装置,所述联机对接装置包括联机座、电接弹片、压缩弹簧及底板,其中所述电接弹片通过电线与CPU装置电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置于电接弹片后面支撑电接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两机的联机座相对接来进行联机对战,又设置压缩弹簧来支撑电接弹片,保证两机联机的可靠性,又由于在联机座上设置凹接槽和凸接块,使两机的联机座的凹接槽与凸接块相对嵌,保证电接弹片对接牢固,而且采用双CPU双显示屏,故运行速度快,显示清晰,所述掌上游戏机的问世使游戏机行业的互动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戏机,具体是一种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技术背景现今在市面上大多数掌上游戏机是不可以实现联机对战的,此类掌上 游戏机缺乏趣味性,难以满足玩者们共同娱乐、相互竟争的欲望。但也有式大多是通过数据线进行联机,或者是通过红外线、蓝牙等无线的方式进 行联机,对于通过数据连接线来联机的掌上游戏机,虽然连接比较可靠, 不容易出现中途脱机的情况,但无论何时都需要带着数据线,故存在携带不方便的缺点;对于通过红外线、蓝牙等无线的方式进行联机,可以解决 携带不方便的缺点,但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联机,容易因受信号干扰或其 他因素而导致在联机过程中出现突然脱机的情况,从而给联机双方造成游戏数据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掌上游戏机所存在的技术和功能限制,本技术提供 一种两机连接可靠、携带方便的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联机对战 的掌上游戏机,包括游戏机体及游戏组件,其中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有一按 键装置,用以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一显示装置,用以显示与按键装置所 产生的控制信号相对应的游戏图案或文字;一 CPU装置,用以辨别并执行 相应按键装置按下的指令来控制游戏机的操作及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其特点是还包括一联机对接装置,用以实现两机联机对战,所述联机对接装 置包括有使两机相对接的联机座、装置在联机座上的电接弹片和压缩弹簧 及与联机座相紧配的底板,其中所述电接弹片与CPU装置电连接,所述压 缩弹簧置于电接弹片后面支撑电接弹片。其中,上述CPU装置包括有主CPU和副CPU,其中主CPU用于控制整个 游戏功能流程的操作,还有根据游戏进程在需要副CPU进行配合显示时对 副CPU发送命令,而副CPU则是接收主CPU的同步指令控制显示装置来显示游戏当前的数值。本技术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有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其中主显示屏通过主CPU的控制用于显示游戏的主体内容及游戏过程动作画面,而副 显示屏通过副CPU的控制用于显示相对应于主显示屏所显示的主体的数值。 所述游戏组件还包括有一用以连接多种类别游戏加密接触式IC卡的Ic卡插槽及一用以启动两机联机对战或单机训练的齿条开关。弹片从联机座后面装入通孔中并电接弹片的接触端伸出联机座的通孔前 部,使两机的联机座对接时两机的电接弹片可以相接触而实现电连接。为使两机对接时更加牢固可靠,本技术在所述两个横向并排的通 孔上侧设有凹接槽,下侧设有凸接块,通过所述凹接槽及凸接块分别与另 一凸接块及凹接槽相对嵌而实现两机牢固的连接。本技术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与联才几座上的通孔相对应的小圆柱, 上述压缩弹簧套置于小圓柱上,当底板与联机座紧配后,由于压缩弹簧置 于电接弹片的后方,使得电接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可保证联机时接触良好、可靠。本技术所述的联机对接装置可以与所述掌上游戏机设计成一体,也可以独立设计,然后通过卡接或插接等方式装配在游戏机体上,当然也 可以从游戏机体上延伸出 一条可伸缩的连接线,将联机对接装置与连接线 的端部相连接,如此设计可使得两机联机对战时彼此的活动空间更大,不 会因不小心导致两机的电接弹片分离而使得联机失败。本技术由于釆用联机对接装置中的联机座相对接来实现掌上游戏 机的联机对战,巧妙地将压缩弹簧设置在电接弹片的后面支撑电接弹片, 使两机的联机座对接后,两机的电接弹片可弹性接触,保证两机联机的可 靠性,又由于在联机座上设置凹接槽和凸接块,两掌上游戏机联机时,所 述其中联机座的凹接槽与另 一联机座的凸接块相配接,而其凸接块又与另 一联机座的凹接槽相配接,从而进一步保证两机联机时电接弹片能可靠地、 牢固地的相对接;又由于本技术在所述联机座底部设置有底板,通过 底板及联机座的连接将压缩弹簧和电接弹片容置于一体,故所述整个联机 对接装置即可安装于游戏机体上,也可以通过可伸缩的连接线与游戏机体 连接,从而体现了其携带方便的优点,而且电接弹片的对接是属于物理上 的连接,故不会像红外线、蓝牙这类无线联机方式那样因受到信号干扰或 者其他因素而导致脱机,从而可能导致游戏数据丢失,此外,所述联机对接装置比无线联机装置的价格要低更多,故可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同 时由于本技术由于采用双CPU双显示屏的结构,通过主CPU来辨别并 执行指令及控制主显示屏的显示,通过副CPU来副显示屏的显示及声音的 播放,从而使游戏运行速度比单CPU的游戏运行速度要快,使用双CPU使 得游戏机的连线不会过多,还可以达到单个CPU所达不到的10 口资源,而 且双显示屏可以使得游戏达到更清晰的画面。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 的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具有外形美观、设计巧妙、运行速度快、价格 相对比较便宜等特点,而且通过物理接触的联机方式即方便简单又牢固可靠,所述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的问世使游戏机行业的互动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本技术联机对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意图中,本技术所述的可联机对战的掌上 游戏机,包括游戏机体2及游戏组件,其中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有一按键装 置3,用以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一显示装置4,用以显示与按键装置3所 产生的控制信号相对应的游戏图案或文字;一CPU装置5,用以辨别并执行 相应按键装置3按下的指令来控制游戏机的操作及控制显示装置4的显示; 其中还包括一联机对接装置1,用以实现两机联机对战,所述联机对接装置 1包括有使两机相对接的联机座11、装置在联机座11上的电接弹片12和 压缩弹簧13及与联机座11相紧配的底板14,其中所述电接弹片12通过电 线与CPU装置5电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3置于电接弹片12后面支撑电接 弹片1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CPU装置5包括有主CPU51和副CPU,所述 两个CPU均是兼容6502指令的8位半导体微处理器,其中主CPU51的资源 包括1216字节含量的工作寄存器,其中包含有512K字节的程序空间及两 个16位计时器等,所述主CPU51用于控制整个游戏功能流程的操作,还有 根据游戏进程在需要副CPU进行配合显示时对副CPU发送命令,上述拉动齿条开关、进行数据交换和比较,这些步骤都是通过主CPU51来识别和控制的;而副CPU的资源包括192字节含量的工作寄存器,其中包含有16K 字节的程序空间及两个8位计时器,所述副CPU是用于接收主CPU51的同 步指令控制显示装置来显示游戏当前的状态值或参数值。本技术所述的显示装置4包括有主显示屏41和副显示屏42,本实 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4为LCD显示,故相应的在CPU装置5上设有相关的 LCD驱动,本实施例所述的主CPU51上包含有16COM*64SEG=1024点的LCD 点阵及LCD内置驱动,通过主CPU51上的LCD控制寄存器来实现LCD的显 示结构,当LCD的显示结构被确定,LCD的显示数据就暂存到LCD的控制寄 存器上,故希望显示的图案就会在主显示屏41上显示出来;而副CPU上包 含有8COM*40SEG=320点的LCD点阵及LCD内置驱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联机对战的掌上游戏机,包括游戏机体(2)及游戏组件,其中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有: 一按键装置(3),用以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一显示装置(4),用以显示与按键装置(3)所产生的控制信号相对应的游戏图案或文字; 一CPU装置(5),用以辨别并执行相应按键装置(3)按下的指令来控制游戏机的操作及控制显示装置(4)的显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联机对接装置(1),用以实现两机联机对战,所述联机对接装置(1)包括有使两机相对接的联机座(11)、装置在联机座(11)上的电接弹片(12)和压缩弹簧(13)及与联机座(11)相紧配的底板(14),其中所述电接弹片(12)与CPU装置(5)电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3)置于电接弹片(12)后面支撑电接弹片(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