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相对于悬架装置旋转自如地支承汽车车轮的轮毂单元轴承。轮毂单元轴承将轮毂螺栓与轮毂螺栓孔花键嵌合,由此将车轮侧构件(车轮)安装于轮毂圈。轮毂螺栓孔通过与轮毂螺栓的花键部的外径相比稍微为大径的引导部,而能够将花键嵌合之前的轮毂螺栓沿轮毂螺栓孔的轴心方向笔直地保持。通过本构成,能够将轮毂螺栓相对于轮毂螺栓孔的轴心方向笔直地花键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转自如地支承汽车车轮的轮毂单元轴承。
技术介绍
轮毂单元轴承具有作为静止圈的外圈、作为旋转圈的轮毂圈、和组装至外圈与轮毂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如图5所示,设在轮毂圈上的轮毂凸缘100沿周向具有多个轮毂螺栓孔102。在轮毂螺栓孔102内花键嵌合有轮毂螺栓300,该轮毂螺栓30用于将作为车轮侧构件的车轮或刹车盘200通过螺母与安装平面101连结固定。当向轮毂螺栓孔102内压入轮毂螺栓300时,若轮毂螺栓300倾斜(轮毂螺栓300的轴心相对于轮毂螺栓孔102的轴心倾斜),则担心轮毂螺栓300的轴心与安装平面101之间的垂直度会恶化,而对刹车盘200的安装带来障碍。另外,会在轮毂螺栓300的头部301与轮毂凸缘100的反安装平面(在轴向上与安装平面100为相反侧的面)103之间产生间隙,而使轮毂螺栓300的强度降低。而且,当轮毂单元轴承的组装或搬送时,担心轮毂螺栓300与辅助工具会发生干扰。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54999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当向轮毂螺栓孔压入轮毂螺栓时,能够沿轮毂螺栓孔的轴心方向保持轮毂螺栓的姿势的轮毂单元轴承。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毂单元轴承,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配置的静止圈以及旋转圈、和组装至所述静止圈与所述旋转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在所述旋转圈上,向着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具备螺栓孔的凸缘,将具有花键部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孔花键嵌合,由此将车轮侧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旋转圈,所述轮毂单元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具有从所述螺栓的插入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的第一倒角部、和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花键嵌合的嵌合部,在所述第一倒角部与所述嵌合部之间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的外径相比稍微为大径,且能够保持与所述嵌合部花键嵌合之前的所述螺栓。另外,还提供一种轮毂单元轴承,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配置的静止圈以及旋转圈、和组装至所述静止圈与所述旋转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在所述旋转圈上,向着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具备螺栓孔的凸缘,将具有花键部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孔花键嵌合,由此将车轮侧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旋转圈,所述轮毂单元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具有从所述螺栓的插入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的第一倒角部、和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花键嵌合的嵌合部,所述螺栓具有从所述花键部的反螺栓头部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的锥形面、和与所述嵌合部相比为小径的根基小径部,所述第一倒角部具有能够供所述锥形面、或者所述花键部的棱线的任意一个抵接来将所述螺栓保持于螺栓孔内的开度角,所述第一倒角部的开度角为所述锥形面的开度角以下。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当向轮毂螺栓孔压入轮毂螺栓时,能够沿轮毂螺栓孔的轴心方向保持轮毂螺栓的姿势的轮毂单元轴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毂单元轴承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2的(a)表示向螺栓孔压入螺栓之前的状态,图2的(b)表示螺栓与螺栓孔花键嵌合的状态。图3是分解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主体部分的局部剖视图,表示向螺栓孔压入螺栓之前的状态,图4的(a)表示螺栓的锥形面与螺栓孔的第一倒角部抵接的状态,图4的(b)表示螺栓的花键部的棱线与螺栓孔的第一倒角部抵接的状态。图5是局部放大表示现有技术的轮毂单元轴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毂单元轴承。本实施方式的轮毂单元轴承是内圈旋转型的从动轮用,具有作为静止圈的外圈1、作为旋转圈的轮毂圈19、和多个滚动体(滚珠)29。外圈1在外径面上具有与汽车的转向节(车身侧构件)固定的固定凸缘5,并且在内周面上具有多列外圈滚道7a、7b。轮毂圈19具有用于将车轮80和刹车盘90等(车轮侧构件)经由轮毂螺栓70和螺母71而连结固定的轮毂凸缘20,并且在外径面上具有多列内圈滚道21、27。轮毂圈19通过分别组装至外圈滚道7a、7b与内圈滚道21、27之间的滚动体29,而能够与外圈1相对旋转地配置。此外,图中的A3表示轴向,A4表示径向。轮毂凸缘20从轮毂圈19的外径面的轴向端部,以向径向外侧超过外圈1的规定高度突出设置,并且沿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具有多个轮毂螺栓孔30。在轮毂螺栓孔30内花键嵌合有轮毂螺栓70。轮毂螺栓孔30的构成包括:第一倒角部31,其从作为轮毂螺栓70插入侧的反安装平面20a(在轴向上与安装平面20b为相反侧的面)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第二倒角部32,其从安装平面20b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嵌合部33,其与第二倒角部32连续地设为圆筒状,供轮毂螺栓70的花键部70c咬入而花键嵌合;和圆筒状的引导部34,其在第一倒角部31与嵌合部33之间连续地形成。第一倒角部31作为当向轮毂螺栓孔30插入轮毂螺栓70时的引导部来发挥作用。与第一倒角部31相比,第二倒角部32的轴向长度形成得长,开度角形成得大。由此,因轮毂螺栓70咬入而产生的嵌合部33的变形不会对安装平面20b造成影响,由此能够良好地保持安装平面20b侧的平坦度。嵌合部33形成为与轮毂螺栓70的花键部70c的外径相比为小径的圆筒状,通过在轮毂螺栓70的压入时与其咬入而能够实现花键嵌合。嵌合部33具有比花键部70c低的硬度。引导部34形成为圆筒状,该圆筒状的内径与嵌合部33的内径相比为大径,与花键部70c的外径相比稍微为大径,且当将花键部70c插入时,能够将轮毂螺栓70沿轮毂螺栓孔30的轴心C1方向保持。具体地,当将嵌合部33的内径设为r1,将引导部34的内径设为r2,将花键部70c的外径设为r3时,具有r1<r3<r2的关系。此外,在图1~3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强调嵌合部33与引导部34之间的内径不同的方式表示。嵌合部33的轴向长度形成得比引导部34的轴向长度大。引导部34具有在使轮毂螺栓70的轴心C2与轮毂螺栓孔30的轴心C1方向匹配的状态下能够将轮毂螺栓70保持的轴向长度。具体地,嵌合部33具有引导部34的大约2倍的轴向长度。轮毂螺栓70的构成包括:与轮毂凸缘20的反安装平面20a抵接的轮毂螺栓头部70a;和与轮毂螺栓头部70a相比为小径,且与轮毂螺栓头部70a连续形成的轴部70b。在靠近轮毂螺栓头部70a的轴部70b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花键部70c。花键部70c在轴部70b的周向上配置有多列沿轴向具有规定长度且薄厚度的肋,由此在轴部70b的外径面上形成有多个凹凸。花键部70c形成为,与轮毂螺栓孔30的嵌合部33的内径相比为大径,且与引导部34的内径相比稍微为小径。与引导部34的内径相比稍微为小径意味着,在轮毂螺栓70的压入前,能够使轮毂螺栓70在轮毂螺栓孔30内笔直地放置的直径尺寸。轴部70b在花键部70c的与螺栓头部相反的一侧具有与嵌合部33相比稍微为小径的根基小径部70e,并且具有从花键部70c向着根基小径部70e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的锥形面70d。根据本实施方式,轮毂螺栓70由形成于反安装平面20a侧的第一倒角部31引导而插入至轮毂螺栓孔30内。而且,只要所插入的轮毂螺栓70的花键部70c到达至引导部34内,就能够使轮毂螺栓70在轮毂螺栓孔30内笔直地放置。因此,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单元轴承,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配置的静止圈以及旋转圈、和组装至所述静止圈与所述旋转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在所述旋转圈上,向着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具备螺栓孔的凸缘,将具有花键部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孔花键嵌合,由此将车轮侧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旋转圈,所述轮毂单元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具有从所述螺栓的插入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的第一倒角部、和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花键嵌合的嵌合部,在所述第一倒角部与所述嵌合部之间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的外径相比稍微为大径,且能够保持与所述嵌合部花键嵌合之前的所述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2 JP 2015-2078391.一种轮毂单元轴承,其具有能够相对旋转地配置的静止圈以及旋转圈、和组装至所述静止圈与所述旋转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在所述旋转圈上,向着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具备螺栓孔的凸缘,将具有花键部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孔花键嵌合,由此将车轮侧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旋转圈,所述轮毂单元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孔具有从所述螺栓的插入侧连续地逐渐成为小径的第一倒角部、和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花键嵌合的嵌合部,在所述第一倒角部与所述嵌合部之间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螺栓的花键部的外径相比稍微为大径,且能够保持与所述嵌合部花键嵌合之前的所述螺栓。2.一种轮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彩水,千叶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