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706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管板、后端管板;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上侧板和下侧板;换热管平行于上、下侧板,换热翅片垂直于换热管;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均为多组;每组换热翅片分别套入换热管内,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形成管束体;后端管箱与后端管板之间设置有热补偿机构,前端管箱设置有进管接口和出管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热补偿结构的设置,避免了使用中由于热应力造成换热管端失效泄露的情况,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冷轧生产线基本采取进口,生产线上的关键炉内气体冷却器大部分都是进口设备,由于进口设备工艺复杂、转化难度大、周期时间长和成本高等问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我们通过自主研发针对冷轧线炉用气体冷却器技术转化。但这种冷却器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其中自由端装置设置非常关键,处理不好在使用中由于热应力造成换热管端失效泄露,因此急需一种使用更加安全、使用寿命更长的冷却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管板、后端管板;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上侧板和下侧板;换热管平行于上、下侧板,换热翅片垂直于换热管;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均为多组;每组换热翅片分别套入换热管内,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形成管束体;前端管板和后端管板分别套入换热管内,并通过上侧板和下侧板进行固定;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焊接固定连接;后端管箱与后端管板之间设置有热补偿机构,前端管箱设置有进管接口和出管接口;进管接口和出管接口与前端管箱相交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板;前端管箱通过进出接管法兰与密封板焊接。换热管和换热翅片通过液压胀接紧固连接。热补偿机构包括导板和换热器封头;换热器封头与后端管板相连接,后端管板通过两端设置的导板分别与上侧板和下侧板相连接。后端管板的长度小于壳体的内腔宽度。前端管箱的端面上设置有吊耳;吊耳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进管接口和出管接口之间。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结构简单,通过热补偿结构的设置,避免了使用中由于热应力造成换热管端失效泄露的情况,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现有产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 1、前端管箱;2、上侧板;3、下侧板;4、后端管箱;5、密封板;6、换热翅片;7、换热管;8、吊耳;9、前端管板;10、后端管板;11、进管接口;12、出管接口;13、进出接管法兰;14、导板;15、换热器封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管板9、后端管板10;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上侧板2和下侧板3;换热管7平行于上、下侧板,换热翅片6垂直于换热管7;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均为多组;每组换热翅片6分别套入换热管7内,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形成管束体;前端管板9和后端管板10分别套入换热管7内,通过上侧板2和下侧板3进行固定;再将管束体与两端的管箱焊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气体冷却器。换热管7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焊接固定连接;后端管箱4与后端管板10之间设置有热补偿机构,前端管箱1设置有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12;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12与前端管箱1相交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板5;前端管箱1通过进出接管法兰13与密封板5焊接。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通过液压胀接紧固连接。热补偿机构包括导板14和换热器封头15;换热器封头15与后端管板10相连接,后端管板10通过两端设置的导板14分别与上侧板2和下侧板3相连接。其中,后端管板10的长度小于壳体的内腔宽度。前端管箱1的端面上设置有吊耳8;吊耳8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12之间。现有结构的换热管与管板一般采用手工氩弧焊焊接而成。本技术区别于此,首先根据制定好的工艺在焊接之前将换热管与管板进行液压强度胀接,这样可提高管板与换热管的密封强度,在冷热流体交换过程中会产生拉脱应力,强度胀接会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稳定性;然后再采用特定工艺进行自动氩弧焊接,与传统的手工氩弧焊接优势在于自动焊接采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焊接过程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焊接接头成型均匀美观、焊接质量可靠,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寿命。本技术的换热翅片与换热管通过液压方式结合形成换热管束,换热管束与前端管板和后端管板通过自动焊接设备完成焊接,上、下侧板与管束体结合,对管束体进行保护和支撑。本技术的管箱则作为集总流体与分立流道中流体的接口,起到分流与集流的作用。不同流体在各自流道中流动,保护气体通过换热翅片内流道与另外冷却管内的冷却水进行冷热交换,实现多孔翅片式气体冷却器冷却功能。根据现场情况,可在气体冷却器的管箱法兰进口前端加装过滤器和在炉内加装监测点(露点仪),即可构成多结构和多功能的多孔翅片式气体冷却器成套设备,可以进一步提高气体冷却器换热能力,降低单位换热功率的原材料消耗。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管板(9)、后端管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上侧板(2)和下侧板(3);所述换热管(7)平行于上、下侧板,换热翅片(6)垂直于换热管(7);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均为多组;每组换热翅片(6)分别套入换热管(7)内,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形成管束体;所述前端管板(9)和后端管板(10)分别套入换热管(7)内,通过上侧板(2)和下侧板(3)进行固定;所述换热管(7)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管箱(4)与后端管板(10)之间设置有热补偿机构,前端管箱(1)设置有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12);所述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12)与前端管箱(1)相交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板(5);所述前端管箱(1)通过进出接管法兰(13)与密封板(5)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紧凑型翅片式气体冷却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管板(9)、后端管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上侧板(2)和下侧板(3);所述换热管(7)平行于上、下侧板,换热翅片(6)垂直于换热管(7);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均为多组;每组换热翅片(6)分别套入换热管(7)内,换热管(7)和换热翅片(6)形成管束体;所述前端管板(9)和后端管板(10)分别套入换热管(7)内,通过上侧板(2)和下侧板(3)进行固定;所述换热管(7)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管箱(4)与后端管板(10)之间设置有热补偿机构,前端管箱(1)设置有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12);所述进管接口(11)和出管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热力众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