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692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绞线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绞线机构,所述绞线机构一侧设有若干上料单元,上料单元包括机架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用于放置芯线轮的芯线轴,机架一侧设有主定位孔,另一侧设有连接件,主定位孔上开设有供连接件伸入主定位孔内的定位槽,连接件开设有副定位孔,主定位孔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一端置于机架外部,另一端能够伸入副定位孔内,达到了方便调整芯线数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电线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绞线机
技术介绍
绞线是电缆电线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绞线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绞线机又名高速绞线机,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合。使多根单支导体细线相互缠绕形成一根线缆的绕线装置,达到线材工艺要求,其主要应用于电力电缆导体的绞合。传统的绞线机为单根芯线上料,当需要追加芯线时,工人将追加的芯线轮摆放在绞线机旁边,杂乱无序的同时影响了厂房的整洁,芯线也容易出现互相纠缠的现象,影响绞线完毕后线缆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调整芯线数量的绞线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绞线机,包括绞线机构,所述绞线机构一侧设有若干上料单元,上料单元包括机架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用于放置芯线轮的芯线轴,机架一侧设有主定位孔,另一侧设有连接件,主定位孔上开设有供连接件伸入主定位孔内的定位槽,连接件开设有副定位孔,主定位孔内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一端置于机架外部,另一端能够伸入副定位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按照生产需求选择上料单元的数量,将后一个上料单元的连接件放入前一个上料单元的定位槽中,从主定位孔端头插入定位件,定位件在主定位孔内与副定位孔连接,使得前一个上料单元和后一个上料单元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减少上料单元数量时,拿出定位件,使得定位件与连接件脱离,连接件从定位槽拉出,两个上料单元实现分离。绞线机工作时,将芯线轮分别固定在每个上料单元的芯线轴上,将芯线放入绞线机构内,绞线机构对芯线有牵引作用,带动芯线轮从动转动,完成芯线的上料。这样的设置方便调整芯线数量,有效利用厂房空间,提高生产效率。较佳的,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与主定位孔的内壁抵接,主定位孔内壁设有第一通槽,连接件外壁设有与第一通槽相适配的第一凸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的外壁与主定位孔的内壁抵接使得连接件插入定位槽内时不会产生晃动,第一通槽和第一凸起相互配合,增大上料单元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定位件的外壁与副定位孔内壁抵接,副定位孔内壁设有第二通槽 ,定位件外壁设有与第二通槽相适配的第二凸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的外壁与副定位孔内壁抵接使得定诶件与连接件之间不会产生晃动,第二通槽和第二凸起相互配合,增大上料单元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芯线轴均匀分置在机架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线轴上需要放置芯线轮,芯线轮重量很沉,均匀分置在机架两侧能够使得机架两侧重量平衡,提高机架的稳定性,壁面机架一侧受力太重导致倾倒。较佳的,所述定位件置于机架外部的端头设有手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件需要插入主定位孔内,定位件的外形尺寸有限,增设手轮能够方便人手持施力,方便人们连接或拆卸上料单元,提高工作效率。较佳的,所述机架下方转动连接有滚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料单元需要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组合或拆卸,增设滚轮能够减少上料单元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工人更加方便省力的搬运上料单元,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较佳的,所述滚轮旁设有支腿,支腿上固设有螺杆,螺杆与机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腿对上料机构起到支撑作用,且当上料单元参与绞线机工作时,能够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当上料单元需要搬运时,调节螺杆,使得支腿离开地面,恢复滚轮对上料单元的支撑作用。较佳的,所述芯线轴固定设有摩擦轮,摩擦轮上设有摩擦带,摩擦带两端与机架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线轴是从动转动的,调制机构对芯线轴的牵动是持续存在的,增设摩擦带和摩擦轮能够对芯线轴的转动起到限制作用,放置芯线轴在惯力的作用下越转越快,以致于芯线松懈,干涉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较佳的,所述定位件置于机架外部的端头固设有导线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线轮对从芯线轮上出来的芯线起到引导作用,放置各个芯线互相缠绕,相互磨损从而降低了线缆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定位件既能起到上料机构相互之间的连接作用,又能够对芯线起到引导作用,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绞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为了体现支腿和滚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为了体现芯线轴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为了体现连接件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绞线机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为了体现连接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中为了体现定位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绞线机构;2、上料单元;21、机架;22、芯线轴;221、摩擦轮;222、摩擦带;23、芯线轮;3、主定位孔;31、定位槽;32、第一通槽;4、连接件;41、副定位孔;411、第二通槽;42、第一凸起;5、定位件;51、第二凸起;52、手轮;6、滚轮;61、支腿;62、螺杆;7、导线轮;71、导线轴;72、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绞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绞线机构1,绞线机构1一侧设有三个相连的上料单元2。结合图2,上料单元2包括机架21,机架21的底部四角转动连接有滚轮6,滚轮6旁边的设有支腿61,支腿61上固定连接有螺杆62,螺杆62相对于地面垂直并与机架21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杆62可以调整支腿61的高度,此时上料单元2参与绞线机上料工作时,支腿61对机架21起支撑作用,滚轮6的下表面与地面留有空隙。结合图3,机架2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芯线轴22。芯线轴22与机架21通过轴承连接,芯线轴22在受外力作用时可沿着自身的轴心线旋转运动。芯线轴22在靠近机架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轴心的摩擦轮221,摩擦轮221的直径大于芯线轴22的直径,摩擦轮221上表面包覆有摩擦带222,摩擦带222的两端头与机架21固定连接且连接点高度低于芯线轴22的轴心高度。回看图1,芯线轴22上固定放置有芯线轮23,芯线轮23上缠绕满待上料的芯线,芯线轮23的下表面与地面留有间隙。结合图4,机架21的右侧相对设置两个连接件4,连接件4上设有副定位孔41,副定位孔41的轴心线与地面垂直。机架21的左侧相对设置两个主定位孔3,主定位孔3的轴心线与地面垂直。主定位孔3与连接件4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弧形的定位槽31,定位槽31的高度等于连接件4的厚度。连接件4通过定位槽31进入主定位孔3内,副定位孔41也进入主定位孔3内。主定位孔3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的定位件5,定位件5插入副定位孔41内且无间隙,定位件5顶端露出主定位孔3且固定连接手轮52。手轮52下方固设有一个与芯线轴22平行的导线轴71,导线轴71上固定设置有带有线槽72的导线轮7。其中,两个上料单元2固定连接时,左边上料单元2的连接件4插入右边上料单元2的定位槽31内,右边主定位孔3内插入定位件5,定位件5插入副定位孔41内,以实现两个上料单元2相互固定,此时二者的支腿61均起支撑作用。将芯线从芯线轮23上拉出,经过线槽72后放入绞线机构1内,绞线机构1进行绞线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线机,包括绞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机构(1)一侧设有若干上料单元(2),上料单元(2)包括机架(21)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1)上用于放置芯线轮(23)的芯线轴(22),机架(21)一侧设有主定位孔(3),另一侧设有连接件(4),主定位孔(3)上开设有供连接件(4)伸入主定位孔(3)内的定位槽(31),连接件(4)开设有副定位孔(41),主定位孔(3)内设有定位件(5),定位件(5)一端置于机架(21)外部,另一端能够伸入副定位孔(4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线机,包括绞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机构(1)一侧设有若干上料单元(2),上料单元(2)包括机架(21)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1)上用于放置芯线轮(23)的芯线轴(22),机架(21)一侧设有主定位孔(3),另一侧设有连接件(4),主定位孔(3)上开设有供连接件(4)伸入主定位孔(3)内的定位槽(31),连接件(4)开设有副定位孔(41),主定位孔(3)内设有定位件(5),定位件(5)一端置于机架(21)外部,另一端能够伸入副定位孔(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外壁与主定位孔(3)的内壁抵接,主定位孔(3)内壁设有第一通槽(32),连接件(4)外壁设有与第一通槽(32)相适配的第一凸起(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的外壁与副定位孔(41)内壁抵接,副定位孔(41)内壁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平邢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飞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