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洋专利>正文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624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节点组装不方便的问题。本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包括组合柱和设于组合柱一侧且呈工字形的钢梁,钢梁和组合柱之间固定有端板,端板一侧具有呈长块状凸出的上锤头和下锤头,上锤头、下锤头和端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上锤头和下锤头分别位于钢梁上下两侧,上锤头和下锤头的截面均呈T形,上锤头包括上杆部,下锤头包括下杆部,钢梁上下两侧均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滑槽一端位于钢梁靠近组合柱的一端的端面上,滑槽另一端封闭,上杆部和下杆部分别插在两滑槽内,上杆部和下杆部的厚度均与滑槽槽宽相等,上杆部和下杆部均与钢梁相固定。本节点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包括工字型梁腹板与翼缘的连接常常在现场施焊,节点虽然是刚性的,但延性很差,在地震中节点处易损坏,尤其是梁柱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因此其抗震性能有待改善。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足,并进行过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新型抗震梁柱节点[申请号:201520451457.4;授权公告号:CN 204781363 U],包括一矩形截面组合柱,所述组合柱由工字型钢柱及填充于工字型钢柱内侧的混凝土柱构成,所述组合柱侧部设有工字型钢梁;所述组合柱侧部螺栓连接有下部外伸端板,工字型钢梁焊接于下部外伸端板上实现与组合柱半刚性连接;所述的工字型钢梁上部连接有上锤头,工字型钢梁下部连接有下锤头,所述上锤头与下锤头截面分别呈T形及倒T型且远离组合柱的一侧具有30°~45°的斜面;所述下锤头与所述上锤头朝向组合柱的一侧均焊接于下部外伸端板上,所述下锤头与所述上锤头朝向工字型钢梁的一端与工字型钢梁焊接连接。上述的节点通过设置下部外伸端板和上下锤头提升了节点延性,可显著提升节点抗震性能。但该节点还是存在一个问题:上、下锤头两端均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工字型钢梁以及下部外伸端板相连,整个安装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组装方便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包括组合柱和设于组合柱一侧且呈工字形的钢梁,钢梁与组合柱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钢梁和组合柱之间夹有端板,且端板与组合柱相固定,其特征在于,端板靠近钢梁的一侧具有呈长块状凸出的上锤头和下锤头,且上锤头、下锤头和端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上锤头和下锤头分别位于钢梁的上下两侧且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钢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上锤头和下锤头的截面均呈T形,且下锤头的高度大于上锤头的高度;上锤头包括上头部和位于上头部下侧的上杆部,下锤头包括下头部和位于下头部上侧的下杆部,所述的钢梁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且滑槽和钢梁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滑槽一端位于钢梁靠近组合柱的一端的端面上,且滑槽另一端封闭,上杆部和下杆部分别插在两滑槽内,且上杆部和下杆部的厚度均与滑槽的槽宽相等,所述的上杆部和下杆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梁相固定。本节点的组装过程如下:先固定端板和组合柱,接着使上、下杆部和两滑槽对齐以将钢梁滑入到上、下杆部之间,最后将上、下杆部和钢梁焊接在一起。上锤头、下锤头和端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便可省略这三者的组装工序,从而减少组装本节点所需的步骤,继而提高本节点的组装方便性;其次,通过设置长度延伸方向分别与上杆部和下杆部相一致的两滑槽,且上杆部和下杆部的厚度均与滑槽的槽宽相等(即当杆部插入到滑槽内时,杆部的两长边和滑槽的两长边贴靠在一起),使滑槽既对钢梁的组装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以使钢梁一次性安装到位,又对钢梁起到较好的预定位作用,使后续的焊接过程顺畅且稳定地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钢梁和端板连接的牢靠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本节点的安装方便性。在上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中,所述的滑槽的两长边上均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脂的储油槽,储油槽呈长条状且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设置储油槽且在安装时,储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上杆部(或下杆部)和钢梁的接触处进行润滑,以有效减少钢梁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这样可以使整个组装的过程比较省力。在上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中,所述的储油槽上靠近端板的一端位于钢梁的端面上。即储油槽靠近钢梁的一端开口;采用上述的结构,不仅方便了储油槽的加工,而且也方便向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在上述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中,所述的上杆部的下侧面和与其对应的滑槽的底壁相贴靠,所述的下杆部的上侧面与另一个滑槽的底壁相贴靠。采用上述的结构,不仅可以增加端板和钢梁的接触面积,来提高钢梁和端板连接的稳定性,而且又实现钢梁夹于上杆部和下杆部之间,以提高预定位钢梁的稳定性,来进一步提高本节点的安装方便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具有以下优点:1、上锤头、下锤头和端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便可省略这三者的组装工序,从而减少组装本节点所需的步骤,继而提高本节点的组装方便性。2、通过设置长度延伸方向分别与上杆部和下杆部相一致的两滑槽,且上杆部和下杆部的厚度均与滑槽的槽宽相等(即当杆部插入到滑槽内时,杆部的两长边和滑槽的两长边贴靠在一起),使滑槽既对钢梁的组装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以使钢梁一次性安装到位,又对钢梁起到较好的预定位作用,使后续的焊接过程顺畅且稳定地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钢梁和端板连接的牢靠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本节点的安装方便性。3、通过设置储油槽且在安装时,储油槽内填充有润滑油脂,对上杆部(或下杆部)和钢梁的接触处进行润滑,以有效减少钢梁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这样可以使整个组装的过程比较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钢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组合柱;1a、钢柱;1b、混泥土;2、钢梁;2a、滑槽;2b、储油槽;3、端板;3a、上锤头;3a1、上头部;3a2、上杆部;3b、下锤头;3b1、下头部;3b2、下杆部;4、约束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由组合柱1、钢梁2、端板3组成。其中,如图1所示,组合柱1由呈工字形的钢柱1a以及填充在钢柱1a内的混泥土1b组成。钢梁2呈工字形且设于钢柱1a一侧,此时,钢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钢柱1a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端板3设于钢梁2和钢柱1a之间,该端板3的两侧面分别与钢梁2和钢柱1a相抵,且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通过若干螺栓与钢柱1a相固定。钢柱1a的前侧还贴靠有约束板4,且约束板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柱1a相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端板3靠近钢梁2的一侧具有呈长块状凸出的上锤头3a和下锤头3b,且上锤头3a、下锤头3b和端板3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上锤头3a和下锤头3b分别位于钢梁2的上下两侧且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钢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上锤头3a和下锤头3b的截面均呈T形,且下锤头3b的高度大于上锤头3a的高度。其中,上锤头3a包括上头部3a1和位于上头部3a1下侧的上杆部3a2,上头部3a1和上杆部3a2均呈长块状且均沿上锤头3a的长度方向设置;下锤头3b包括下头部3b1和位于下头部3b1上侧的下杆部3b2,下头部3b1和下杆部3b2均呈长块状且均沿下锤头3b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钢梁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2a,且滑槽2a和钢梁2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滑槽2a一端位于钢梁2靠近钢柱1a的一端的端面上,即滑槽2a一端开口,且滑槽2a另一端封闭。如图1所示,两滑槽2a的位置分别与上杆部3a2和下杆部3b2正对,上杆部3a2和下杆部3b2分别插在两滑槽2a内,且上杆部3a2和下杆部3b2均通过焊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包括组合柱和设于组合柱一侧且呈工字形的钢梁,钢梁与组合柱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钢梁和组合柱之间夹有端板,且端板与组合柱相固定,其特征在于,端板靠近钢梁的一侧具有呈长块状凸出的上锤头和下锤头,且上锤头、下锤头和端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上锤头和下锤头分别位于钢梁的上下两侧且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钢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上锤头和下锤头的截面均呈T形,且下锤头的高度大于上锤头的高度;上锤头包括上头部和位于上头部下侧的上杆部,下锤头包括下头部和位于下头部上侧的下杆部,所述的钢梁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且滑槽和钢梁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滑槽一端位于钢梁靠近组合柱的一端的端面上,且滑槽另一端封闭,上杆部和下杆部分别插在两滑槽内,且上杆部和下杆部的厚度均与滑槽的槽宽相等,所述的上杆部和下杆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梁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节点,包括组合柱和设于组合柱一侧且呈工字形的钢梁,钢梁与组合柱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钢梁和组合柱之间夹有端板,且端板与组合柱相固定,其特征在于,端板靠近钢梁的一侧具有呈长块状凸出的上锤头和下锤头,且上锤头、下锤头和端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上锤头和下锤头分别位于钢梁的上下两侧且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钢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上锤头和下锤头的截面均呈T形,且下锤头的高度大于上锤头的高度;上锤头包括上头部和位于上头部下侧的上杆部,下锤头包括下头部和位于下头部上侧的下杆部,所述的钢梁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且滑槽和钢梁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滑槽一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汪洋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