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滑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2845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包括:用于供给滑油的油箱、连接于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用于切换滑油油路的四通阀,四通阀包括:绕轴线转动设置的阀芯,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油箱和发动机以使油箱内的滑油流入发动机的第一外循环通道、用于连通发动机和油箱以使发动机内的滑油回流至油箱的第二外循环通道、用于连通油箱和阀芯以使油箱内的滑油经过阀芯后直接回流至油箱内的内循环通道,油箱内的滑油通过第一外循环通道进入发动机后再通过第二外循环通道回流至油箱内以构成滑油的外循环回路,油箱内的滑油通过内循环通道后直接回流至油箱内以构成滑油的内循环回路;发动机的滑油系统还包括与阀芯相连以驱动阀芯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在工作时需严格保证滑油温度和滑油洁净度。试车台做性能试车、工厂试车和检验试车时,需提前对滑油箱滑油加温,满足试验要求,同时对发动机前部滑油系统进行循环,一方面保证滑油系统温度均匀,另一方面可对滑油进行过滤,确保滑油洁净,故而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包括由滑油箱和连接滑油箱的连接管路组成的内循环系统和由滑油箱、发动机及连接管路组成的外循环系统。试车台做性能试车、工厂试车和检验试车时,发动机和滑油箱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房间,两者通过连接管路相连,连接管路中设有用于进行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切换的多个电动阀。由于发动机和滑油箱分别位于不同的房间,故而连接管路较长且管路连接关系复杂,管路中的电动阀数量较多,故而进行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切换时操作麻烦,管路维护、整修麻烦,且容易出现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滑油系统存在的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切换时操作麻烦,管路维护、整修麻烦,且容易出现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用于在发动机试车试验时对发动机提供滑油,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包括:用于供给滑油的油箱、连接于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用于切换滑油油路的四通阀,四通阀包括:绕轴线转动设置的阀芯,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油箱和发动机以使油箱内的滑油流入发动机的第一外循环通道、用于连通发动机和油箱以使发动机内的滑油回流至油箱的第二外循环通道、用于连通油箱和阀芯以使油箱内的滑油经过阀芯后直接回流至油箱内的内循环通道,油箱内的滑油通过第一外循环通道进入发动机后再通过第二外循环通道回流至油箱内以构成滑油的外循环回路,油箱内的滑油通过内循环通道后直接回流至油箱内以构成滑油的内循环回路;与阀芯相连以驱动阀芯绕其轴线转动以使外循环回路或内循环回路导通的电动执行机构。进一步地,第一外循环通道和第二外循环通道均垂直阀芯的外周壁贯穿阀芯;第一外循环通道的进油端用于连通油箱的供油口,第一外循环通道的出油端用于连通发动机的进油口;第二外循环通道的进油端用于连通发动机的出油口,第二外循环通道的出油端用于连通油箱的回油口。进一步地,第一外循环通道的截面和第二外循环通道的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一外循环通道进油端的中心与第二外循环通道出油端的中心位于与阀芯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条母线上。进一步地,内循环通道包括从阀芯的外周壁伸入阀芯内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在阀芯内相交且连通;进油通道的进油端用于与供油口连通;出油通道的出油端用于与回油口连通。进一步地,进油通道的截面和出油通道的截面均呈圆形,且进油通道进油端的中心与出油通道出油端的中心位于与阀芯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条母线上。进一步地,进油通道的中线与出油通道的中线垂直相交。进一步地,四通阀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阀芯的安装腔,阀芯转动设置于安装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座外;安装座上设有供滑油进入阀芯内的第一进油口、供阀芯内的滑油进入发动机内的第一出油口、供发动机内的滑油进入阀芯内的第二进油口、供阀芯内的滑油进入油箱内的第二出油口;第一进油口用于连通供油口和第一外循环通道的进油端,或连通供油口和内循环通道的进油端,第一出油口用于连通第一外循环通道的出油端和发动机的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用于连通发动机的出油口和第二外循环通道的进油端,第二出油口用于连通第二外循环通道的出油端和回油口,或者连通内循环通道的出油端和回油口。进一步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密封安装腔的内壁与阀芯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位于第一外循环通道和第二外循环通道之间。进一步地,阀芯包括呈柱状的阀体,阀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安装座包括两端连通的阀座,阀座上设有用于安装阀体的安装腔,阀座的两端各设有用于封堵安装腔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阀座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阀体转动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轴颈和第二轴颈分别支承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第一法兰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进一步地,第一轴颈上依次装设有用于支承第一轴颈的第一轴承、用于密封第一轴颈的第二密封件、用于定位第一轴承和第二密封件的第一定位件,第一轴承靠近阀体;第一轴承、第二密封件、第一定位件均装设于第一轴颈和第一端盖之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油系统向发动机供给滑油时,首先启动电动执行机构以使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阀芯转动以使滑油的内循环回路导通,油箱内的滑油通过内循环通道进入阀芯后再通过内循环通道直接回流至油箱内,从而可在试车台做性能试车、工厂试车或检验试车时,提前对油箱内的滑油加温以保证滑油温度均匀,并对滑油进行过滤以确保滑油洁净;然后再使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阀芯转动以使滑油的外循环回路导通,以便油箱对发动机供给滑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滑油系统不仅可对发动机供给滑油,还能提前对油箱内的滑油加温以保证滑油温度均匀,并对滑油进行过滤以确保滑油洁净;本专利技术的四通阀结构简单,驱动电动执行机构使阀芯转动即可实现滑油的内循环回路或外循环回路导通,并实现内循环回路和外循环回路的切换;内循环回路和外循环回路的切换操作简单,且连接油箱、四通阀及发动机的连接管路的连接简单,故而管路维护、整修简单,不易引发安全事故。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滑油系统与发动机相连时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四通阀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发动机;20、油箱;201、供油口;202、回油口;30、四通阀;31、阀芯;311、阀体;312、第一轴颈;313、第二轴颈;33、第一密封件;34、阀座;35、第一端盖;36、第二端盖;37、第一法兰;38、第一轴承;39、第二密封件;41、第一定位件;301、第一外循环通道;302、第二外循环通道;303、内循环通道;3031、进油通道;3032、出油通道;305、第一进油口;306、第二出油口;50、电动执行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用于在发动机试车试验时对发动机10提供滑油,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包括:用于供给滑油的油箱20、连接于油箱20和发动机10之间用于切换滑油油路的四通阀30,四通阀30包括:绕轴线转动设置的阀芯31,阀芯31上设有用于连通油箱20和发动机10以使油箱20内的滑油流入发动机10的第一外循环通道301、用于连通发动机10和油箱20以使发动机10内的滑油回流至油箱20的第二外循环通道302、用于连通油箱20和阀芯31以使油箱20内的滑油经过阀芯31后直接回流至油箱20内的内循环通道303,油箱20内的滑油通过第一外循环通道301进入发动机10后再通过第二外循环通道302回流至油箱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的滑油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发动机(10)试车试验时对发动机(10)提供滑油,所述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包括:用于供给滑油的油箱(20)、连接于所述油箱(20)和所述发动机(10)之间用于切换滑油油路的四通阀(30),所述四通阀(30)包括:绕轴线转动设置的阀芯(31),所述阀芯(3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油箱(20)和所述发动机(10)以使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流入所述发动机(10)的第一外循环通道(301)、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10)和所述油箱(20)以使所述发动机(10)内的滑油回流至所述油箱(20)的第二外循环通道(302)、用于连通所述油箱(20)和所述阀芯(31)以使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经过所述阀芯(31)后直接回流至所述油箱(20)内的内循环通道(303),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进入所述发动机(10)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回流至所述油箱(20)内以构成滑油的外循环回路,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通过所述内循环通道(303)后直接回流至所述油箱(20)内以构成滑油的内循环回路;与所述阀芯(31)相连以驱动所述阀芯(31)绕其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外循环回路或所述内循环回路导通的电动执行机构(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发动机(10)试车试验时对发动机(10)提供滑油,所述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包括:用于供给滑油的油箱(20)、连接于所述油箱(20)和所述发动机(10)之间用于切换滑油油路的四通阀(30),所述四通阀(30)包括:绕轴线转动设置的阀芯(31),所述阀芯(3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油箱(20)和所述发动机(10)以使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流入所述发动机(10)的第一外循环通道(301)、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10)和所述油箱(20)以使所述发动机(10)内的滑油回流至所述油箱(20)的第二外循环通道(302)、用于连通所述油箱(20)和所述阀芯(31)以使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经过所述阀芯(31)后直接回流至所述油箱(20)内的内循环通道(303),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通过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进入所述发动机(10)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回流至所述油箱(20)内以构成滑油的外循环回路,所述油箱(20)内的滑油通过所述内循环通道(303)后直接回流至所述油箱(20)内以构成滑油的内循环回路;与所述阀芯(31)相连以驱动所述阀芯(31)绕其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外循环回路或所述内循环回路导通的电动执行机构(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和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均垂直所述阀芯(31)的外周壁贯穿所述阀芯(31);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的进油端用于连通所述油箱(20)的供油口(201),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的出油端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10)的进油口;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的进油端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10)的出油口,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的出油端用于连通所述油箱(20)的回油口(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的截面和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的截面均呈圆形,且所述第一外循环通道(301)进油端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外循环通道(302)出油端的中心位于与所述阀芯(31)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条母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通道(303)包括从所述阀芯(31)的外周壁伸入所述阀芯(31)内的进油通道(3031)和出油通道(3032),所述进油通道(3031)和所述出油通道(3032)在所述阀芯(31)内相交且连通;所述进油通道(3031)的进油端用于与所述供油口(201)连通;所述出油通道(3032)的出油端用于与所述回油口(20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3031)的截面和所述出油通道(3032)的截面均呈圆形,且所述进油通道(3031)进油端的中心与所述出油通道(3032)出油端的中心位于与所述阀芯(31)的轴线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肖力军赵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