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充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伴随微电子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电子技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代驾工具,而是一种集成娱乐、舒适、多用途为一体的综合商品。近年来,但是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在汽车上使用,双充充电器的实用性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充车载充电器,通过该装置可以在车载充电器需要充电时直接使车载充电器的控制单元的双向供电,从而大大降低了功耗。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充车载充电器,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螺钉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后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一电路板,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根据所述双向充电触发信号闭合;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双向充电触发模块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充电锁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向充电触发模块的输出端将所述下电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双向充电锁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上壳体一端开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充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螺钉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后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一电路板,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根据所述双向充电触发信号闭合;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双向充电触发模块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充电锁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双向充电触发模块的输出端将所述下电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双向充电锁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上壳体一端开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池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一端固设有一电源正极片,电源正极片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放置槽远离电源正极片的一端底部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一电源负极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充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螺钉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后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一电路板,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根据所述双向充电触发信号闭合;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双向充电触发模块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充电锁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文广,韩德宝,东方红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广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