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彪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567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包括枕芯,其特征在于枕芯中均匀填充下述药材粉末:人参20克,附子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25克,菟丝子12克,肉苁蓉18克,补骨脂12克,蛇床子12克,天雄6克,覆盆子10克,蒺藜8克,桑葚20克,桑螵蛸6克,锁阳8克,仙茅12克,石南6克,冬虫夏草18克,丹参12克,三棱10克,益母草15克,瞿麦10克,降香16克,山楂25克,莪术9克,荔枝壳12克,玫瑰花25克,荷苞花20克,薰衣草18克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枕具有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明目降血、固精缩尿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
技术介绍
视神经萎缩,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的一种病症,以视功能损害和视乳头苍白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分原发憎、萎缩和继发性萎缩两类。其病因,一般而言,儿童视神经萎缩以脑部肿瘤或颅内炎症所致较多;青年患者以遗传性为主;中年患者则多为视神经炎或神经外伤;老年人则常与青光眼或血管性病因有关。本病颇为难治,现代西医学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青盲”范畴。最早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青言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并指出其病因与“脏腑气血不荣于睛”有关,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至唐代,开始探索治疗之法,《外台秘要》一书载述了“深师疗青盲方”、“黄牛肝散”、“补肝散”等多种方药。宋元时代的著名眼科专著《秘传眼科龙术论》提出了小儿青盲外障一病,曰:“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便多患眼,其初患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渐渐失明。”主张以牛胆丸、犀角饮子治疗。明清时期,随着实践的增多,对本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化。如傅仁宇之《审视瑶函》一书,对本病病因有新的见解:“是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强调“须讯其为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皆不易治,而年老尤难”。在治疗上主张“若能保真致虚,抱之守一者,屡有不治而愈”。视神经萎缩是眼科疑难疾病之一,本病发病原因很多,医家虽立法各异,但与肝肾不足,气血阴虚有直接关系,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古人云“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上升,脏腑失调,经络阻滞,通光之脉道闭塞,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濡目,因之发生“青盲”(视神经萎缩),治疗我们多以肝肾为主,然百病之生,多发于气血,气血盛衰是一切眼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也是眼病转归和康复的关键所在。药枕,自古为我国中医所推崇,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相联。使用中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枕芯,头颈部位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和相对应的静脉及其分支。神经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迷走神经颈部、面神经颈支、交感神经头颈部、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等。药枕直接作用于颈部的皮肤感受器和神经干,可以使之处于活跃、兴奋或抑制状态,从而调节血管和神经,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加快,肌肉松弛,神经得到调节,进而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用量填充于枕芯中,达到从内而外调理人体状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目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人参10-30克,附子10-20克,山茱萸5-15克,枸杞子20-30克,菟丝子10-20克,肉苁蓉10-20克,补骨脂10-20克,蛇床子5-15克,天雄2-8克,覆盆子5-15克,蒺藜5-15克,桑葚10-20克,桑螵蛸5-10克,锁阳5-15克,仙茅5-15克,石南3-10克,冬虫夏草10-20克,丹参10-20克,三棱5-15克,益母草10-20克,瞿麦5-15克,降香10-20克,山楂20-40克,莪术5-15克,荔枝壳5-15克,玫瑰花20-40克,荷苞花15-30克,薰衣草10-20克。其最佳重量配比为:人参20克,附子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25克,菟丝子12克,肉苁蓉18克,补骨脂12克,蛇床子12克,天雄6克,覆盆子10克,蒺藜8克,桑葚20克,桑螵蛸6克,锁阳8克,仙茅12克,石南6克,冬虫夏草18克,丹参12克,三棱10克,益母草15克,瞿麦10克,降香16克,山楂25克,莪术9克,荔枝壳12克,玫瑰花25克,荷苞花20克,薰衣草18克。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的制作方法:。先分别将上述十二味干品粉碎成100-150目的细粉,混合装入全棉无纺布袋中封口,即为药袋。将药袋置于用多孔海绵制成的内芯中间,即为枕芯。将枕芯装入全棉枕套内,即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枕,每天应枕用8小时以上,药枕使用半年后,按方更换药芯。人参:性平、味甘、味苦,微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枸杞子:微苦、甘、平,无毒。有明目、降血糖、平血压的作用。根、嫩苗及叶:清血解热,利尿,健胃,治消渴和肺结核潮热。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补骨脂:苦、辛、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肾经。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天雄:辛,热,有毒。入脾、肾二经。祛风,散寒,燥湿,益火助阳。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症瘕。覆盆子:味甘、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蒺藜: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桑葚: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目安神,黑发,利关节,醒酒等功效,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桑螵蛸: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锁阳:味甘;性温。归肝、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仙茅:辛,温,有毒。入肾、肝经。温肾阳壮,祛除寒湿。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石南:辛,苦,平,有小毒。入肝、肾经。祛风,通络,益肾。治风痹,腰背酸痛,肾虚脚弱,偏头痛,风疹。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冬虫夏草:甘,平。入肺、肾二经。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包括枕芯,其特征在于枕芯中均匀填充下述药材粉末:人参10‑30克,附子10‑20克,山茱萸5‑15克,枸杞子20‑30克,菟丝子10‑20克,肉苁蓉10‑20克,补骨脂10‑20克,蛇床子5‑15克,天雄2‑8克,覆盆子5‑15克,蒺藜5‑15克,桑葚10‑20克,桑螵蛸5‑10克,锁阳5‑15克,仙茅5‑15克,石南3‑10克,冬虫夏草10‑20克,丹参10‑20克,三棱5‑15克,益母草10‑20克,瞿麦5‑15克,降香10‑20克,山楂20‑40克,莪术5‑15克,荔枝壳5‑15克,玫瑰花20‑40克,荷苞花15‑30克,薰衣草10‑2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枕,包括枕芯,其特征在于枕芯中均匀填充下述药材粉末:人参10-30克,附子10-20克,山茱萸5-15克,枸杞子20-30克,菟丝子10-20克,肉苁蓉10-20克,补骨脂10-20克,蛇床子5-15克,天雄2-8克,覆盆子5-15克,蒺藜5-15克,桑葚10-20克,桑螵蛸5-10克,锁阳5-15克,仙茅5-15克,石南3-10克,冬虫夏草10-20克,丹参10-20克,三棱5-15克,益母草10-20克,瞿麦5-15克,降香10-20克,山楂20-40克,莪术5-15克,荔枝壳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