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2545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所述止水结构包括:侧面疏通管、排桩间冻结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所述侧面疏通管呈矩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的外侧设置;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为排桩结构和冻结壁结构呈矩形分布;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垂直于开挖的基坑设置,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与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构成的冻结壁形成闭合的止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开挖支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均生活面积相应减小,这使得城市用地面积逐步由平面发展转变为立体空间发展,即在有限的城市平面空间里,大力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工程将面临高地压、高水压等问题,这也导致传统支护方法不适用深层地下环境,为此,需要引进新的支护方式。在众多城市地下空间支护方法中,排桩法以其施工简单、便捷、成本低廉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排桩作为一种支护结构,只是用来提供侧向支护力,随着基坑支护深度的增加,坑底上部不可避免的存在潜水水位,就需要将排桩与其他的止水手段相结合。在城市敏感区,如果采用人工降水的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在基坑周围形成降水漏斗,会引发既有管线的破坏;地表沉降也会引发地表沉降,造成道路的塌陷。因此,要采取人工降水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地面条件,在城市敏感区,不合适采用。对于北京等水资源缺乏的城市,自身水源尚不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需要借助南水北调等工程补充城市水源,地下水本身的成本较高,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人工降水将大量地下水抽取后排到城市的污水管道,也会产生巨大的浪费,也不利于城市发展。在城市中央区,很多地方也不具备基本的地面支护条件。综合分析现存的止水方式,不难发现冻结法是最有效的深部地层止水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立井建设中,自从1955年我国首次引进冻结法施工技术以来,已经有700多座井筒采用冻结法施工,由此可见,将冻结法用于城市地下止水工程中,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深部地下工程的地层环境和技术要求远不同于煤矿立井,不可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改进冻结技术。因此希望有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结合排桩法和冻结法的优点及适用性,解决侧面存在两层潜水层且基坑底部不存在不透水层或者不透水层较深的工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包括:侧面疏通管、排桩间冻结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所述侧面疏通管呈矩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的外侧设置;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为排桩结构和冻结壁结构呈矩形分布;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垂直于开挖的基坑设置,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与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构成的冻结壁形成闭合的止水空间。优选地,所述侧面疏通管穿透城市敏感区域的深部地下上部的不透水层设置,并且连接所述深部地下上部的上层潜水层和下层潜水,将上层潜水水位降低至下层潜水水位。优选地,所述冻结壁结构设置在所述各个排桩结构之间。优选地,所述冻结壁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分别包括:冻结管、进液管、出液管、配液管、制冷站和集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冻结管内,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配液管,所述配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所述集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配液管和集液管形成冻结回路。优选地,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内。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坑的外围呈矩形布置侧面疏通管,所述侧面疏通管穿透城市敏感区域的深部地下上部的不透水层;(2)桩体施工:根据不同的成桩方式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在已经确定的桩点施工成桩;(3)冻结孔及冻结网络施工:在桩体之间及已经开挖的基坑底部钻孔形成的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中的冻结管内插入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配液管,所述配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所述集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配液管和集液管形成冻结回路;(4)冻结壁的形成:待所述桩体和冻结管施工完成,通过检验后,启动所述制冷站,使低温CaCl2溶液在所述冻结管内循环,通过测定和分析预先埋置的测温管和水文管数据,确定冻结壁的温度和厚度,当达到设计要求时,可进行地下工程开挖工作,外侧冻结壁的深度从下层潜水水位开始至基坑底部,基坑底部冻结造底结构的内斜向冻结壁深度从基坑底部开始至基坑中部;(5)冻结管回收:地下构筑物施工完成后,可采用自然解冻或人工快速解冻的方案恢复地下水流动,拔出所述冻结管,对冻结孔进行人工回填,完成整个地下工程施工作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基坑冻结结构的深部地下止水是一种组合式结构,结合排桩法和冻结法的优点及适用性,解决侧面存在两层潜水层且基坑底部不存在不透水层或者不透水层较深的工况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的侧面疏通管与冻结管排桩结构示意图。图2是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的冻结管冻结施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一宽泛实施例中: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包括:侧面疏通管、排桩间冻结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所述侧面疏通管呈矩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的外侧设置;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为排桩结构和冻结壁结构呈矩形分布;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垂直于开挖的基坑设置,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与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构成的冻结壁形成闭合的止水空间。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宽泛实施例中: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坑的外围呈矩形布置侧面疏通管,所述侧面疏通管穿透城市敏感区域的深部地下上部的不透水层;(2)桩体施工:根据不同的成桩方式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在已经确定的桩点施工成桩;(3)冻结孔及冻结网络施工:在桩体之间及已经开挖的基坑底部钻孔形成的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中的冻结管内插入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配液管,所述配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所述集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配液管和集液管形成冻结回路;(4)冻结壁的形成:待所述桩体和冻结管施工完成,通过检验后,启动所述制冷站,使低温CaCl2溶液在所述冻结管内循环,通过测定和分析预先埋置的测温管和水文管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疏通管、排桩间冻结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所述侧面疏通管呈矩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的外侧设置;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为排桩结构和冻结壁结构呈矩形分布;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垂直于开挖的基坑设置,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与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构成的冻结壁形成闭合的止水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疏通管、排桩间冻结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所述侧面疏通管呈矩形分布,并且围绕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的外侧设置;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为排桩结构和冻结壁结构呈矩形分布;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垂直于开挖的基坑设置,所述基坑底部冻结结构与所述排桩间冻结结构构成的冻结壁形成闭合的止水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疏通管穿透城市敏感区域的深部地下上部的不透水层设置,并且连接所述深部地下的上层潜水层和下层潜水,将上层潜水水位降低至下层潜水水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冻结壁结构设置在所述各个排桩结构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冻结壁结构和基坑底部冻结结构分别包括:冻结管、进液管、出液管、配液管、制冷站和集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冻结管内,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配液管,所述配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液管,所述集液管连接所述制冷站,所述配液管和集液管形成冻结回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敏感区域暗挖基坑内部冻结造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勋江华江玉生单仁亮董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