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324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所述微生物菌群包含以下组分:光亮戈登氏菌、沥青假伯克氏菌、鞘脂单胞菌、嗜根寡养单胞菌、假产碱单胞菌和固氮螺菌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所得的微生物菌群,对低污染水体的处理效率高且污泥产量因子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污染水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
技术介绍
低污染水体主要是指受有机物污染,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水体,有些水体中含有较高的天然色度和有机质,但极少受到人为的污染,这类源水也归入到低污染水体之中。有机污染物一部分来源于生活性有机污染,另一部分来源于工业性有机污染,而工业性有机污染多为人工合成有机物,其种类繁多,对饮用水水质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低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化学需氧量、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等。低污染水体修复包含的主要内容有高原湖泊水环境治理、黑臭河道水环境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近几年,微生物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种的新陈代谢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可以有效改善混凝沉淀性能,减少混凝剂用量,但传统微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活性菌种主要来源于污泥本身,并未经过强化培养和驯化,而且普通活性菌种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结果容易受到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所以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而且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剩余污泥中会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如果这些剩余污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果在传统的微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经过驯化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可以增强活性菌种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从而增强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所以,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针对低污染水体的特性对菌种进行接种和驯化,强化菌种的处理能力,然后又回用于低污染水体的修复,形成了一种用于低污染水体修复的高效微生物菌群。经此微生物菌群处理后的水体不仅出水质量较好,而且污泥增量极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该微生物菌群能有效处理低污染水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所述微生物菌群包含以下组分:光亮戈登氏菌、沥青假伯克氏菌、鞘脂单胞菌、嗜根寡养单胞菌、假产碱单胞菌和固氮螺菌属。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菌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光亮戈登氏菌5~15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0~20份、鞘脂单胞菌25~45份、嗜根寡养单胞菌15~30份、假产碱单胞菌20~40份和固氮螺菌属10~40份。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菌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光亮戈登氏菌10~25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5~25份、鞘脂单胞菌30~50份、嗜根寡养单胞菌10~30份、假产碱单胞菌15~45份和固氮螺菌属15~50份。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菌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光亮戈登氏菌13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7份、鞘脂单胞菌35份、嗜根寡养单胞菌20份、假产碱单胞菌38份和固氮螺菌属4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注入待修复水体,加入所述的微生物菌群,在生物反应器中反应。作为优选,所述微生物菌群的投加量为15~25mL。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35℃;采取缺氧—好氧—微氧的运行方式,第一阶段缺氧搅拌单元pH在6.5~7.0之间,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50~-200mv;第二阶段好氧曝气单元pH在7.5~8.0之间,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60~210mv;第三阶段微氧搅拌单元pH在7.3~7.8之间,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10~150mv;外加碳源量为40~60mg/L;反应的时间为3.0~4.5h。本专利技术采用光亮戈登氏菌、沥青假伯克氏菌、鞘脂单胞菌、嗜根寡养单胞菌、假产碱单胞菌和固氮螺菌属共同作用,制备得到的混合微生物菌群,能有效修复低污染水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按重量份数,称取光亮戈登氏菌13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7份、鞘脂单胞菌35份、嗜根寡养单胞菌20份、假产碱单胞菌38份和固氮螺菌属45份,混匀,得到混合菌群。按照向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混合菌群15mL,注入待修复水体后,在温度为25℃,采取缺氧—好氧—微氧的运行方式,第一阶段缺氧搅拌单元pH为6.5,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60mv;第二阶段好氧曝气单元pH为7.5,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80mv;第三阶段微氧搅拌单元pH为7.3,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20mv;外加碳源量为40mg/L;反应时间为3.0h。系统对CODCr、NH4-N、TN、TP去除效果最好,出水的各项指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且污泥产量因子小,仅为传统处理工法的1/8-1/10,可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实施例2按重量份数,称取光亮戈登氏菌15份、沥青假伯克氏菌20份、鞘脂单胞菌45份、嗜根寡养单胞菌30份、假产碱单胞菌40份和固氮螺菌属40份,混匀,得到混合菌群。按照向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混合菌群20mL,注入待修复水体后,在温度为30℃,采取缺氧—好氧—微氧的运行方式,第一阶段缺氧搅拌单元pH为6.8,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80mv;第二阶段好氧曝气单元pH为7.7,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95mv;第三阶段微氧搅拌单元pH为7.5,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35mv;外加碳源量为45mg/L;反应时间为3.5h。系统对CODCr、NH4-N、TN、TP去除效果最好,出水的各项指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且污泥产量因子小,仅为传统处理工法的1/8-1/10,可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实施例3按重量份数,称取光亮戈登氏菌5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0份、鞘脂单胞菌25份、嗜根寡养单胞菌15份、假产碱单胞菌20份和固氮螺菌属10份,混匀,得到混合菌群。按照向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混合菌群22mL,注入待修复水体后,在温度为35℃,采取缺氧—好氧—微氧的运行方式,第一阶段缺氧搅拌单元pH为7.0,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70mv;第二阶段好氧曝气单元pH为7.9,氧化还原电位(ORP)为200mv;第三阶段微氧搅拌单元pH为7.7,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40mv;外加碳源量为50mg/L;反应时间为3.8h。系统对CODCr、NH4-N、TN、TP去除效果最好,出水的各项指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且污泥产量因子小,仅为传统处理工法的1/8-1/10,可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实施例4按重量份数,称取光亮戈登氏菌10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5份、鞘脂单胞菌30份、嗜根寡养单胞菌10份、假产碱单胞菌15份和固氮螺菌属15份,混匀,得到混合菌群。按照向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混合菌群25mL,注入待修复水体后,在温度为32℃,采取缺氧—好氧—微氧的运行方式,第一阶段缺氧搅拌单元pH为6.6,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50mv;第二阶段好氧曝气单元pH为7.6,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60mv;第三阶段微氧搅拌单元pH为7.4,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10mv;外加碳源量为55mg/L;反应时间为4.0h。系统对CODCr、NH4-N、TN、TP去除效果最好,出水的各项指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包含以下组分:光亮戈登氏菌、沥青假伯克氏菌、鞘脂单胞菌、嗜根寡养单胞菌、假产碱单胞菌和固氮螺菌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包含以下组分:光亮戈登氏菌、沥青假伯克氏菌、鞘脂单胞菌、嗜根寡养单胞菌、假产碱单胞菌和固氮螺菌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光亮戈登氏菌5~15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0~20份、鞘脂单胞菌25~45份、嗜根寡养单胞菌15~30份、假产碱单胞菌20~40份和固氮螺菌属10~4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光亮戈登氏菌10~25份、沥青假伯克氏菌15~25份、鞘脂单胞菌30~50份、嗜根寡养单胞菌10~30份、假产碱单胞菌15~45份和固氮螺菌属15~5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污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光亮戈登氏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红顾开林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