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布料以及采用该多功能布料制成的窗帘,多功能布料包括基层布,基层布通过复合纱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复合纱包括隔热膜和复合阻燃纤维,隔热膜包覆在复合阻燃纤维的外表面。在复合阻燃纤维的外表面包覆隔热膜,形成复合纱,通过交织形成的布料,经阳光曝晒后,其所吸收的热量较低,从而产生的热辐射较低,不易引起室内温度快速上升的情况。由于隔热膜将复合阻燃纤维包覆,再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使得隔热膜相互交错对织成的布料形成细密且与外界隔绝的保护膜,洗涤时防止水和洗涤液对隔热膜和复合阻燃纤维之间形成侵蚀,因此,经洗涤后不会降低复合纱的隔热和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料设计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布料以及采用该多功能布料制成的窗帘。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家居装饰直接体现着房间主人的品味,因此,对于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窗帘等。通常,制造所需的布料都被设计得精美,用来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在炎热的夏天,窗帘对阳光起到阻隔作用,但是,长时间的阳光直射,会引起室内温度较高。授权公告号为CN204367522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06月0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抑菌隔热遮阳布,所述抑菌隔热遮阳布包括保护层,纤维层,遮阳层,隔热层,所述抑菌隔热遮阳布从上往下依次为保护层,亚麻纤维层,遮阳层,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由深色布料制成,能够起到隔热的目的,使遮阳布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所述保护层为PET涂层,可提高遮阳布的电绝缘性和耐磨性;所述纤维层为亚麻纤维层,使得遮阳布具有抗菌、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阻燃等作用。对比文件中的遮阳布具有阻燃的功能,使其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能。另外,其通过深色布料进行隔热,达到一定的隔热效果,但是长时间使用下,深色布料受到阳光的曝晒,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褪色现象。因此,会导致隔热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布料,其解决了不能长时间保持较高隔热效果的问题,具有长期且优异的隔热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布料,包括基层布,所述基层布通过复合纱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复合纱包括隔热膜和复合阻燃纤维,所述隔热膜包覆在复合阻燃纤维的外表面。采用上述结构,在复合阻燃纤维的外表面包覆隔热膜,形成复合纱,通过交织形成的布料,经阳光曝晒后,其所吸收的热量较低,从而产生的热辐射较低,不易引起室内温度快速上升的情况。由于隔热膜将复合阻燃纤维包覆,再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使得隔热膜相互交错对织成的布料形成细密且与外界隔绝的保护膜,洗涤时防止水和洗涤液对隔热膜和复合阻燃纤维之间形成侵蚀,因此,经洗涤后不会降低复合纱的隔热和阻燃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复合阻燃纤维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第一纤维为PTFE纤维,所述第二纤维为超细玻璃纤维,所述隔热膜为纳米陶瓷隔热膜。采用上述结构,PTFE纤维的主要原料为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阻燃作用;而超细玻璃纤维,由于主要制备原料采用玻璃,因此,导热系数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且其具有内外连通的孔隙,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与PTFE纤维之间形成更好的缠绕效果。纳米陶瓷隔热膜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复合阻燃纤维外部设置该膜,制成的布料在阳光照射下,不会使热量向室内辐射,可保持室内凉爽。PTFE纤维和超细玻璃纤维通过缠绕连接于一体,增加两种纤维的整体连接强度,使其可长期具有良好的牢固程度,并且经洗涤后不会降低复合阻燃纤维的隔热和阻燃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多根PTFE纤维形成纤维束,所述纤维束外部螺旋缠绕有多根超细玻璃纤维。采用上述结构,PTFE纤维形成的纤维束增强了复合阻燃纤维的内部韧性和阻燃性能,多根超细玻璃纤维缠绕在纤维束上,甚至将纤维束通过螺旋缠绕而与外界隔绝,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复合阻燃纤维的整体强度,并进一步提高其阻燃和隔热效果。同时,该结构在制成布料时还可大大增加其厚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层布的两外表面均涂覆有光触媒层。采用上述结构,在基层布的两外表面涂覆光触媒层,在阳光下,可吸附基层布以及基层布周围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有害气体进行净化,从而使室内空气变得清新。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光触媒层的两外表面均粘附有PET膜。采用上述结构,PET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对空气中较大粒径的杂质具有初步过滤作用,防止其对光触媒层的净化作用产生阻碍;PET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布料经清洗后不易产生褶皱,易打理,且可保持美观,且PET膜可保护光触媒层免受外界磨损。本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窗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窗帘,采用上述的多功能布料制成。采用上述结构,将多功能布料制成窗帘,使其不仅具有优异的隔热和阻燃性能,在发生火灾时,可有效阻挡火势蔓延;在阳光曝晒时,可阻挡光线并防止热量向室内辐射,可保持室内凉爽;在未发生火灾时,本申请可净化空气作用,且PTFE纤维和超细玻璃纤维之间相互缠绕形成更加牢固的结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在洗涤过程中,可长期保持良好的垂直感和韧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根PTFE纤维形成纤维束,多根超细玻璃纤维螺旋缠绕在纤维束外表面,形成复合阻燃纤维,不仅增强其整体的韧性和连接强度,而且还强化了整体的隔热和阻燃效果,使其可长期发挥隔热和阻燃的作用。PET膜对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初步过滤后,再经光触媒净化,从而使得室内空气清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或2中多功能布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复合阻燃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布;2、复合纱;21、纳米陶瓷隔热膜;22、复合阻燃纤维;221、PTFE纤维;222、超细玻璃纤维;3、光触媒层;4、PET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布料,如图1所示,包括基层布1,基层布1通过复合纱2交织而成。基层布1两表面均涂覆有光触媒层3,在光触媒层3两表面上均设置有PET膜4。参照图2,一根PTFE纤维221和一根超细玻璃纤维222相互螺旋缠绕,形成复合阻燃纤维22,再在复合阻燃纤维22外表面上包覆一层纳米陶瓷隔热膜21,形成复合纱2。纳米陶瓷隔热膜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发生火灾时,可对PTFE纤维和超细玻璃纤维形成的复合阻燃纤维具有初步的保护作用,而PTFE纤维和超细玻璃纤维相互螺旋缠绕,从而增强了复合阻燃纤维的整体连接强度,也增加了整体的阻燃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纳米陶瓷隔热膜对复合阻燃纤维产生良好的防护作用,使其可长期保持良好的阻燃效果,使织造形成的基层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可长期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PET膜层具有良好的防潮透气效果,在未发生火灾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经初步过滤后,经光触媒层净化,从而使空气变得清新。实施例2:一种多功能布料,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多根PTFE纤维221形成纤维束,在纤维束外部螺旋缠绕多根超细玻璃纤维222,将纤维束的外表面覆盖。实施例3:一种窗帘,采用实施例1-2中任意一种所述的多功能布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布料,包括基层布(1),其特征是:所述基层布(1)通过复合纱(2)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复合纱(2)包括隔热膜和复合阻燃纤维(22),所述隔热膜包覆在复合阻燃纤维(22)的外表面,所述复合阻燃纤维(22)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第一纤维为PTFE纤维(221),所述第二纤维为超细玻璃纤维(222),所述隔热膜为纳米陶瓷隔热膜(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布料,包括基层布(1),其特征是:所述基层布(1)通过复合纱(2)作为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复合纱(2)包括隔热膜和复合阻燃纤维(22),所述隔热膜包覆在复合阻燃纤维(22)的外表面,所述复合阻燃纤维(22)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通过缠绕连接,所述第一纤维为PTFE纤维(221),所述第二纤维为超细玻璃纤维(222),所述隔热膜为纳米陶瓷隔热膜(21)。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奇诺家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