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1854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包括金属罩、弧形板、阻尼堆和软金属。在受到撞击的情况下,金属罩快速发生形变,金属罩里面的软金属受到挤压,从金属罩的开孔处象流体一样喷涌而出,冲击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了热能、动能和塑变能;阻尼堆在受到冲击后,在发生塑变的同时,存在环形剪切,这样,冲击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了热能和塑变能;由于金属罩和阻尼堆的阻尼作用,冲击的能量得到很大衰减,冲击的破坏效果被削弱。弧形板的作用是在阻尼堆塑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弧形板的塑变阻尼开始发挥作用,缓和冲击,这样,可以强化阻尼堆缓和冲击的作用,对冲击的破坏效果进一步削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涉及一种缓和冲击的阻尼技术,具体为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
技术介绍
减弱振动冲击是机械工程
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多数情况下,一般的弹簧-阻尼系统足以满足需要,但在剧烈冲击,能量巨大的情况下,通常的技术手段难以获得满意效果。“新型机车车钩缓冲器研发与优化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第7期,黄猛等)针对国外某机车车钩缓冲器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在保证其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降低了重量和成本,在消化国外车钩缓冲器技术基础上,研发出了与发达国家性能水平相当的新型机车车钩缓冲器;“新型高压柱塞泵缓冲器”(石油机械,2012年第1期,熊国良等)针对以往高压往复式柱塞泵出口压力高,高压水流对出口管线、阀门、仪表等设施冲击大,引起泵振动超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研制了新型高压柱塞泵缓冲器。该缓冲器主要由进水管、出水管、V形筒、挡板和半球腔体等部件组成,工作时需进行3级缓冲,V形板周壁上设计的4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可满足柱塞泵排量要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高压柱塞泵缓冲器适应性强,提高了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目前的缓冲技术多应用于一般冲击场合,对于事故性的重大冲击,如何保护被冲击对象,尚未见诸技术文献。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缓冲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剧烈冲击的情况下,如何最大可能的缓和冲击,降低破坏程度。(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其包括: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所述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固连在需要保护的物体上,所述弧形板2环绕布置在阻尼堆1外围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所述金属罩3间隔布置在阻尼堆1和弧形板2的外围。所述阻尼堆1为柱状体,其侧面和顶面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金属罩3顶部开设喷孔,其内部填充软金属4。其中,阻尼堆1上开设的缓冲槽包括周向凹槽、顶面环形凹槽、顶面盲孔和上部倾斜沟槽;至少一个所述周向凹槽开设在阻尼堆1的柱体外表面上,顶面环形凹槽开设在阻尼堆1的柱体顶面上,顶面盲孔位于顶面环形凹槽的中心,上部倾斜沟槽有多个,在阻尼堆1上部均匀分布,每个上部倾斜沟槽的起始端位于阻尼堆1的柱体顶面,终止端位于阻尼堆1的柱体外表面上。其中,多个所述上部倾斜沟槽的倾斜角度均相等。其中,所述阻尼堆1的直径、高度、硬度、材料的延展性系数和塑变能力,均与所受到冲击强度成正比,所述上部倾斜沟槽数量与所受到冲击强度成反比,上部倾斜沟槽的倾斜度与所受到冲击强度成正比;所述顶面环形凹槽和盲孔的深度尺寸与阻尼堆材料的塑变量成正比。其中,所述弧形板2由金属材料制成,其设置个数个数与受到的冲击强度成正比。其中,所述金属罩3为空心柱体,由钢材料制成,内部填充的软金属4为铜、铝或其合金。其中,所述弧形板2材料硬度高于阻尼堆1,其单位体积的塑变耗能高于阻尼堆1。其中,所述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采用焊接、铆接、螺栓连接中的任一种方式固连在需要保护的物体上。(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利用弹簧、摩擦和常规阻尼缓和冲击,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冲击更加猛烈的场合,如车辆的碰撞、电梯的坠落、船舶的撞击等;2)相对复杂的防撞结构,本专利技术更加简易、成本低,使用更加可靠;3)对破坏作用的削弱,可以把撞击烈度降至生命能够接受的程度,从而成为屏障生命威胁最后的手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是阻尼堆结构图;图3是软金属与金属罩的装配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包括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所述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固连在需要保护的物体上,所述弧形板2环绕布置在阻尼堆1外围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所述金属罩3间隔布置在阻尼堆1和弧形板2的外围。所述阻尼堆1为柱状体,其侧面和顶面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金属罩3顶部开设喷孔,其内部填充软金属4。具体地,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采用焊接、铆接、螺栓连接中的任一种方式固连在需要保护的物体上。阻尼堆1上开设的缓冲槽包括周向凹槽、顶面环形凹槽、顶面盲孔和上部倾斜沟槽;至少一个所述周向凹槽开设在阻尼堆1的柱体外表面上,顶面环形凹槽开设在阻尼堆1的柱体顶面上,顶面盲孔位于顶面环形凹槽的中心,上部倾斜沟槽有多个,在阻尼堆1上部均匀分布,每个上部倾斜沟槽的起始端位于阻尼堆1的柱体顶面,终止端位于阻尼堆1的柱体外表面上。其中,每个上部倾斜沟槽的倾斜角度均相等,上部倾斜沟槽的数量、宽度、长度、深度等参数以及阻尼堆1的直径、高度、硬度、材料、布局、抗剪能力等由冲击的强度量级、单位面积的冲压能量范围、冲击的频度、持续时间、受保护对象的自身状态等因素决定。在冲击强度较大时,阻尼堆1采用较大的直径和较高的硬度,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较高的塑变能,上部倾斜沟槽数量宜少不宜多,宽度和深度以能够充分包容塑变为宜,冲击频度增大,适度增大阻尼堆1的高度;上部倾斜沟槽的倾角使阻尼堆1受到冲击时,一部分冲击能量转化成阻尼堆1的周向切变,适当加大倾角,并提高材料强度,可以提高周向切变所导致的能量耗散,这对于缓和冲击是有利的,阻尼堆1的顶面环形凹槽和盲孔用于为塑变让位,顶面环形凹槽和盲孔的尺寸由塑变量的大小决定,塑变量越大,顶面环形凹槽和盲孔的深度尺寸越大,在阻尼堆1中的体积占比宜偏小,因为这样可以适当增加阻尼堆1在受到冲击时的阻尼,充分吸收冲击的能量,但阻尼并非越大越好,以受保护对象所能承受的冲击阈值上限为参考。在受到冲击强度较大时,阻尼堆1选用硬度偏大的材料,如软钢等;在受到冲击强度较小时,阻尼堆1选用硬度偏小的材料,如铜、铝或其合金等。弧形板2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个数根据受到的冲击强度大小来设置,受到冲击强度较大时,弧形板2的个数较多设置,受到冲击强度较小时,相应的减少弧形板2的个数即可。金属罩3为空心柱体,由钢材料制成,内部填充的软金属4为铜、铝或其合金,在受到冲击后,金属罩3里面包裹的软金属4在金属罩3的塑变压迫下,变成金属射流喷涌而出,冲击能量的一部分就变成了金属罩3的塑变能、以及软金属4的动能、塑变能,由于金属射流的方向可以任意设置,既能正向喷射,也能侧向喷射,这就使得冲击的冲量矢量一部分改变了方向,从而减弱了对受保护对象的冲击。金属罩3需要由强度较高、延展性较好的材料制作,确保承受冲击载荷过程中不会出现破裂现象,软金属4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较高的密度、较低的硬度,在喷射过程中,要确保不发生二次伤害。当阻尼堆1发生严重塑变,对冲击的缓冲作用即将用尽,这时弧形板2开始发挥作用,与塑变后的阻尼堆1、金属罩3一起对冲击进行缓冲;弧形板2材料硬度稍高于阻尼堆1,其单位体积的塑变耗能高于阻尼堆1,确保冲击能量得到充分消耗;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的材料硬度都不能过大,因为提高硬度会加大冲击波的传导,使冲击能量更多的作用于被保护对象。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受到撞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所述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固连在需要保护的物体上,所述弧形板(2)环绕布置在阻尼堆(1)外围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所述金属罩(3)间隔布置在阻尼堆(1)和弧形板(2)的外围;所述阻尼堆(1)为柱状体,其侧面和顶面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金属罩(3)顶部开设喷孔,其内部填充软金属(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所述阻尼堆(1)、弧形板(2)、金属罩(3)固连在需要保护的物体上,所述弧形板(2)环绕布置在阻尼堆(1)外围且两者之间隔离开,所述金属罩(3)间隔布置在阻尼堆(1)和弧形板(2)的外围;所述阻尼堆(1)为柱状体,其侧面和顶面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金属罩(3)顶部开设喷孔,其内部填充软金属(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堆(1)上开设的缓冲槽包括周向凹槽、顶面环形凹槽、顶面盲孔和上部倾斜沟槽;至少一个所述周向凹槽开设在阻尼堆(1)的柱体外表面上,顶面环形凹槽开设在阻尼堆(1)的柱体顶面上,顶面盲孔位于顶面环形凹槽的中心,上部倾斜沟槽有多个,在阻尼堆(1)上部均匀分布,每个上部倾斜沟槽的起始端位于阻尼堆(1)的柱体顶面,终止端位于阻尼堆(1)的柱体外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射流及环剪塑变冲击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部倾斜沟槽的倾斜角度均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征许建鹏王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