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729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包括外壳,接头,电源插座,还包括发热体和辐射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辐射体的正面,发热体和辐射体一并设置在内罩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采用光热综合发射结构,发热体设置于辐射体正面,光谱覆盖红色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结合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光热既能深入人体肌肤深处,又易于被人体表层吸收,达到活化表层和深层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

技术介绍
中医炙疗,灼热皮肤促进血液流通、疏通经络,导药入体防治疾病,有数千年历史,因良好效果、价廉而大众乐用。传统的方法是手持艾条,点燃后熏灼体表穴位。洪文学等在2004年7月在《应用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艾炙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指出,艾的光谱是以靠近近红外并以远红外为主的光谱,含有少量可见光,波峰在3.5μm左右。该论文同时指出,“0.76到1.5μm这段波长的红外线穿透能力强,透入人体组织较深,并且有明显的光电作用和光化学作用,一般来说穿透深度可达10mm以上。1.5~400μm这段波长的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弱,只能透入人体组织0.5~2mm。”论文得出的结论是温热刺激是艾炙疗法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然而传统的艾炙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艾烟、烟油以及烟灰,清理困难,且对室内空气有污染。近年来,市场出现了一些热疗电子产品,如周林频谱仪、红外治疗仪、特定波长电磁波治疗仪等,其本质是将发热体安装在辐射体背面,其辐射体包括远红外涂层,由发热体加热辐射体,激发涂层产生远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有益的热疗效应。这类产品的红外线以10μm左右的远红外线为主,难以产生近红外线,更没有可见光产生。远红外线的优点是易于被人体吸收,但穿透力不强,对人体深层组织难以达到保健治疗作用。2012年12月19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申请号为201210294592.3),它公开了一种仿艾光谱治疗仪,通过红外头发出一定的红外光谱波段,模拟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辐射物理形貌。红外头包括石英灯壁、与石英灯壁一端连接的电极、与石英灯壁另一端连接的红外高通滤镜及光能转换器,石英灯壁内设有与电极连接的灯丝和辐射窗口。该仿艾光谱治疗仪是通过灯丝发出从红光到远红外线的连续光谱的,利用光能转换器以及红外高通滤镜,使发出的光谱接近艾条燃烧时产生的光谱。该专利技术产生的红外光效率较低,并且难以实现较大功率,对人体的温热刺激作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无烟无味的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模拟艾条燃烧产生的光和热,综合利用光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达到人体保健或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黑体处于热平衡时,具有最大吸收比,此时它也就有最大的单色辐出度。根据维恩位移定律,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其单色辐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按照绝对温度T 的规律向短波方向移动,绝对黑体的最大单色辐出度相应的波长和温度的关系为:λm·T=b,式中b=2898.8±0.4μm·K可以计算出,在1000℃(1273.15K)和200℃(473.15K)时,黑体的最大的单色辐出度相应的波长分别为2.28μm和6.13μm,正好处在艾的光谱波峰3.5μm左右。因此只要找到比较理想的黑体材料作为辐射体,这种黑体材料可以是托玛琳、木鱼石、石英,等等,利用发热体使其产生梯度温度场,从而辐射出从近红外到远红外的连续光波,结合发热体自身发出的光和热,实现艾炙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包括外壳,接头,电源插座,还包括发热体和辐射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辐射体的正面,发热体和辐射体一并设置在内罩内。所述内罩为罩壳结构,在内罩后方设置风扇,从而在内罩的外壁侧形成风幕传热结构。在外壳与内罩之间设置外罩,从而在发热体外围形成双层风幕传热结构。所述风扇设在外罩的后侧,所述外罩包括筒状壁部、中心环部、连接筒状壁部与中心环部的若干爪部,相邻爪部之间设有通风口,内罩通过定位柱安装在外罩的爪部上,从而形成在外壳与外罩之间的第一风道、在外罩与内罩之间的第二风道。还包括照射中心指示光源,所述外罩的中心环部设有中心孔,所述辐射体设有通孔,所述照射中心指示光源、外罩中心孔、辐射体通孔同轴线设置。内罩和外罩的前方设有网罩,网罩固定在外壳上,网罩中心装有透光透热板。外罩固定在隔热罩支架上,隔热罩支架固定在外壳上。在外罩的透光孔上设置隔热玻璃。所述辐射体包括中心柱部、从中心柱部向四周伸展的环翼部,所述环翼部的背面设置隔热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采用光热综合发射结构,发热体设置于辐射体正面,光谱覆盖红色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结合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光热既能深入人体肌肤深处,又易于被人体表层吸收,达到活化表层和深层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照射中心位置指示结构,可精确指示照射部位的中心位置,实现经络、穴位等的定位照射治疗。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隔热和导热措施,实现热量向照射方向的定向传送,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的综合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避免外壳温度过高,防止烫伤,使用更安全。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立集成式结构,通过治疗仪的照射部分和控制部分整体集成设计,既可直接与电源适配器连接,手持照射,也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照射,使用和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零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外观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与艾条燃烧的光谱对比图。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隔热罩支架1,旋盖2,内盒3,旋钮4,主板5,LED灯片6,穴位光源PCB板7,红外线透光罩8,导光片9,云母挡风片10,发热丝11,隔热玻璃12,陶瓷柱15,风扇16,旋钮座17,外壳18,内盒底19,接头PCB板20,卡簧21,外罩22,隔热垫23,氟化钙片24,接头25,内罩26,氟化钙压片27,氟化钙罩28,外罩29,发热体固定座30,发热头定位柱33,进风格栅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 “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包括外壳18,接头25,电源插座,还包括发热体和辐射体,所述发热体11设置在辐射体的正面,发热体和辐射体一并设置在内罩26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辐射体采用托玛琳陶块,具体以发热体固定座30的结构形式与发热体11相结合。内罩为罩壳结构,且为金属罩壳。托玛琳陶粒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能高效发射远红外线,释放负离子,具有类似生物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包括外壳,接头,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体和辐射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辐射体的正面,发热体和辐射体一并设置在内罩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包括外壳,接头,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体和辐射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辐射体的正面,发热体和辐射体一并设置在内罩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为罩壳结构,在内罩后方设置风扇,从而在内罩的外壁侧形成风幕传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与内罩之间设置外罩,从而在发热体外围形成双层风幕传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电子光热保健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在外罩的后侧,所述外罩包括筒状壁部、中心环部、连接筒状壁部与中心环部的若干爪部,相邻爪部之间设有通风口,内罩通过定位柱安装在外罩的爪部上,从而形成在外壳与外罩之间的第一风道、在外罩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勍彭卫东梁广斌周启安罗贺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