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3‑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0.2份、硫杆菌菌粉0.05‑0.3份、玛雅蓝粉末5‑10份,活性炭纤维1‑6份、糠醛活性炭3‑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0.1份、磺酸菌0.05‑0.1份、海藻酸钠溶液10‑20份、氯化钙溶液10‑20份;B组分包括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漆酶和果胶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解高分子有机物,并将其全部转化为CO2、水和其它小分子物质,降解能力强,没有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
技术介绍
中药加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为间歇式排放,其水量及水质波动范围较大,属中等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强,有机负荷高、色度高。该废水的排放必将给受纳水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有机污染和感观污染,故需对其作深度净化处理。而传统的处理手段是利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降解。好氧生物的降解机理是:在有机废水处理设施内,经培养、驯化后的微生物群落中共存着多种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如杆菌属、球菌属、菌胶团、钟虫、盖纤虫、转轮虫、腔轮虫等。在好氧处理系统中,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承担者是细菌,而细菌被原生动物所捕食,原生动物又被后生动物所捕食,这样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微生物把有机物摄入体内后,以其作为营养素加以代谢。在好氧条件下,代谢按两种途径进行:一为合成代谢,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利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二为分解代谢,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形成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并产生能量。微生物增殖、有机物降解、微生物的内源代谢以及氧的消耗等过程在曝气池内是同步进行的。老化的微生物以剩余污泥的形态与水分离。经微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将大幅削减,再经分离出污泥后污水得以净化。现有的中药废水处理剂中微生物菌剂的使用均采用直接投放的方式,由于微生物菌剂对废水环境条件很敏感,因此,微生物菌剂不耐储存,大大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效果,难以满足中药生产废水处理的深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3-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0.2份、硫杆菌菌粉0.05-0.3份、玛雅蓝粉末5-10份,活性炭纤维1-6份、糠醛活性炭3-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0.1份、磺酸菌0.05-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0-20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10-20份;B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纤维素酶0.07-0.13份、蛋白酶0.06-0.1份、木聚糖酶0.1-0.2份、漆酶0.05-0.1份、果胶酶0.04-0.09份。优选地,所述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4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5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125份、硫杆菌菌粉0.175份、玛雅蓝粉末7.5份,活性炭纤维3.5份、糠醛活性炭5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7份、磺酸菌0.075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5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15份。优选地,所述B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纤维素酶0.1份、蛋白酶0.08份、木聚糖酶0.15份、漆酶0.075份、果胶酶0.065份。其中,所述A组分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S1、称取玛雅蓝粉末5-10份,活性炭纤维1-6份、糠醛活性炭3-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3份置于高速混合搅拌机内搅拌充分混合后,经计量装置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螺杆的输送、剪切和混炼下,物料复合,再经挤出、拉条、冷却、切粒、粉碎,得粉末;S2、称取绿木霉菌粉0.3-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0.2份、硫杆菌菌粉0.05-0.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0.1份、磺酸菌0.05-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0-20份混合搅拌3-5min,加入所得的粉末,继续搅拌5-10min,得混合悬浊液;S3、吸取所得悬浊液并逐滴滴加到10-20份的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中,生成凝胶小球,固化24h,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60℃下真空干燥24h,得A组分。其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10-180℃之间,螺杆转速为250-400转/分钟。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微生物和原料的合理选择和配比,使得的处理剂能降解高分子有机物,并将其全部转化为CO2、H2O和其它小分子物质,降解能力强,没有二次污染;延长了微生物菌剂的保存时间,提高其存活率,从而提高了降解率;将微生物与纤维素酶相结合,使废水中多余的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加快了微生物的繁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A组分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S1、称取玛雅蓝粉末5-10份,活性炭纤维1-6份、糠醛活性炭3-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3份置于高速混合搅拌机内搅拌充分混合后,经计量装置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螺杆的输送、剪切和混炼下,物料复合,再经挤出、拉条、冷却、切粒、粉碎,得粉末;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10-180℃之间,螺杆转速为250-400转/分钟;S2、称取绿木霉菌粉0.3-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0.2份、硫杆菌菌粉0.05-0.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0.1份、磺酸菌0.05-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0-20份混合搅拌3-5min,加入所得的粉末,继续搅拌5-10min,得混合悬浊液;S3、吸取所得悬浊液并逐滴滴加到10-20份的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中,生成凝胶小球,固化24h,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60℃下真空干燥24h,得A组分。实施例1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3-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份、硫杆菌菌粉0.05份、玛雅蓝粉末5份,活性炭纤维1份、糠醛活性炭3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份、磺酸菌0.05-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0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10份;B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纤维素酶0.07份、蛋白酶0.06份、木聚糖酶0.1份、漆酶0.05份、果胶酶0.04份。实施例2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2份、硫杆菌菌粉0.3份、玛雅蓝粉末10份,活性炭纤维6份、糠醛活性炭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1份、磺酸菌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20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20份;B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纤维素酶0.13份、蛋白酶0.1份、木聚糖酶0.2份、漆酶0.1份、果胶酶0.09份。实施例3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所述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4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5份、肠杆菌Y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其特征在于,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3‑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0.2份、硫杆菌菌粉0.05‑0.3份、玛雅蓝粉末5‑10份,活性炭纤维1‑6份、糠醛活性炭3‑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0.1份、磺酸菌0.05‑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0‑20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10‑20份;B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纤维素酶0.07‑0.13份、蛋白酶0.06‑0.1份、木聚糖酶0.1‑0.2份、漆酶0.05‑0.1份、果胶酶0.04‑0.0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由A组分和B组分构成,其特征在于,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3-0.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0.3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05-0.2份、硫杆菌菌粉0.05-0.3份、玛雅蓝粉末5-10份,活性炭纤维1-6份、糠醛活性炭3-7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1-3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4-0.1份、磺酸菌0.05-0.1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0-20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10-20份;B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纤维素酶0.07-0.13份、蛋白酶0.06-0.1份、木聚糖酶0.1-0.2份、漆酶0.05-0.1份、果胶酶0.04-0.09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绿木霉菌粉0.4份、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粉0.25份、肠杆菌YC105C菌粉0.125份、硫杆菌菌粉0.175份、玛雅蓝粉末7.5份,活性炭纤维3.5份、糠醛活性炭5份、锐钛矿型硫镧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2份、解淀粉芽孢杆菌0.07份、磺酸菌0.075份、质量分数为2-3%的海藻酸钠溶液15份,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钙溶液1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的中药废水处理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红,李晓惠,刘通,杨芳,兴虹,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