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不同交通瓶颈路段通行效率提升的交通控制算法优选算法。
技术介绍
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作为当下越来越被广泛用于改善快速道路通行效率的交通控制策略,其对交通流运行具有不同的影响。匝道控制能够有效阻止瓶颈位置通行能力下降现象,保持主线交通流的畅通性。可变限速控制通过在瓶颈位置上游对交通流进行控制,使得瓶颈位置的到达流量始终维持在通行能力附近且不产生车辆排队。因此,针对不同瓶颈路段及交通流状态,需要选择不同的最优控制算法,从而有效提高快速道路通行效率。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作为两种交通控制手段,各自有其适用性和缺点。匝道控制虽然保证了主线交通流畅通,但是没有考虑匝道排队车辆的长度,排队车辆的溢出可能产生对地方道路的干扰。可变限速控制的缺点在于对主线交通流的控制可能导致主线出口匝道车辆的阻塞,减少了出口匝道车辆的通过率。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可变限速与匝道控制的协调控制算法,相比于单一采取某一交通控制策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协调控制算法能够综合考虑匝道车辆的排队长度和主线车辆的通过效率,充分发挥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的优势,有效阻止瓶颈通行能力下降现象的发生,提高快速道路的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交通控制策略的选用相对单一,对于不同的瓶颈类型和交通状态缺乏针对性,可变限速控制可能导致交通流的小范围波动及出口匝道车辆通过效率的下降,匝道控制则缺乏对匝道上车辆排队导致的地方道路受影响的考虑。不同类型瓶颈的拥堵机理不同,相应的交通控制的方法也不同。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面向不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向不同交通瓶颈路段通行效率提升的交通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依据快速道路瓶颈路段几何特征判断瓶颈类型,分别在主线及出入口匝道位置设置交通流检测器,在可变限速控制路段上游端设置可变限速指示牌,交通流检测器以30秒为周期检测交通流数据,包括占有率、交通流量和平均交通流速度,可变限速控制周期可在30秒至2分钟范围内依据控制效果选择。针对不同瓶颈类型采用不同交通控制方法;2)确定ALINEA匝道控制算法流程,基于实测的交通流数据,匝道调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r(k)=r(k-1)+KR[o^-o(k-1)]]]>r′(k)=-1/T[w^-w(k)]+q(k-1)]]>R(k)=max[r(k),r'(k)]其中,r(k)为t时刻匝道调节率,r′(k)为考虑入口匝道排队长度的k时刻匝道调节率,KR为控制器参数,为期望占有率值(通常设置为关键占有率),o(k‑1)为k‑1时刻的瓶颈实测占有率值,w(k)为k时刻入口匝道上排队长度,T为控制周期,q(k‑1)为k‑1时刻进入入口匝道的需求流量;3)确定可变限速控制算法流程,基于实测的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不同交通瓶颈路段通行效率提升的交通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依据快速道路瓶颈路段几何特征判断瓶颈类型,分别在主线及出入口匝道位置设置交通流检测器,在可变限速控制路段上游端设置可变限速指示牌,交通流检测器以30秒为周期检测交通流数据,包括占有率、交通流量和平均交通流速度,可变限速控制周期可在30秒至2分钟范围内依据控制效果选择。针对不同瓶颈类型采用不同交通控制方法;2)确定ALINEA匝道控制算法流程,基于实测的交通流数据,匝道调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r ( k ) = r ( k - 1 ) + K R [ o ^ - o ( k - 1 ) ] ]]> r ′ ( k ) = - 1 / T [ w ^ - w ( k ) ] + q ( k - 1 ) ]]>R(k)=max[r(k),r'(k)]其中,r(k)为t时刻匝道调节率,r′(k)为考虑入口匝道排队长度的k时刻匝道调节率,KR为控制器参数,为期望占有率值(通常设置为关键占有率),o(k-1)为k-1时刻的瓶颈实测占有率值,w(k)为k时刻入口匝道上排队长度,T为控制周期,q(k-1)为k-1时刻进入入口匝道的需求流量;3)确定可变限速控制算法流程,基于实测的交通流数据,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并取5mph的整倍值后发布可变限速值: V S L ( k ) = V S L ( k - 1 ) + K I [ q ^ ( k ) - q ( k ) ] , i f o ( k ) > O ^ ]]> V S L ( k ) = V S L ( k - 1 ) + K ′ I [ o ^ - o ( k ) ] , i f o ( k ) ≤ O ^ a n d o V S 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斌,刘攀,王炜,徐铖铖,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