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635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2‑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18‑35份;三聚氰胺树脂:12‑25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丙烯酸钠:2‑4份;偶联剂:1‑3份;流平剂:1.5‑3份;溶剂:12‑28份。所述离型膜各组分相互配合,使离型层能够均匀涂布于基膜层上,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起到防伪作用,避免不法商人的仿冒,且含有聚乙烯蜡微粒,使离型膜表现出较轻且稳定的离型力,及良好的抗刮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型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
技术介绍
离型膜又称防粘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简称PET)、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塑料(简称BOPP)、聚乙烯塑料(简称PE)、碳酸酯塑料(简称PC)、聚苯乙烯塑料(简称PS)、聚丙烯塑料(简称CPP)为基材制作的一种表面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的材料。将紧邻的黏胶从离型面剥离时,可以轻易剥离或移取离型材料,而不伤害黏胶物性。离型膜的特点是表面平整、洁净度高,后续加工尺寸稳定,透明度及颜色可调整,薄膜的厚度与基材的种类可选择的范围广。利用离型膜这些特点可以向光学与电子领域的零部件的深加工发展,从而适应这一领域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工艺过程,目前,离型膜能够广泛应用于覆铜板、印刷电路板、电子胶黏剂等领域。离型膜包含基材膜和离型层。基材膜表面至少一面设置有离型层,以提供较低的表面能量。基材膜多采用纸、塑料薄膜作为材料,离型层主要采用硅混合物构成。一般多用于产业用粘着带或者胶粘带等的,对离型膜的性能要求较低,只需要其具有高密着性和残留胶粘率,但是随着工业领域的迅速发展,离型膜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其其他性能也有了一定要求。现如今,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声誉,为了防止不法商人仿冒,需要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各组分相互配合,使离型层能够均匀涂布于基膜层上,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具有激光防伪图案或文字,通过角度变化,图案或文字时隐时现,起到防伪作用,避免不法商人的仿冒,且含有聚乙烯蜡微粒,改变了离型膜的表面组成,提高离型膜表面的润滑性能,增加其立体感和光泽度,使得得到的离型膜表现出较轻且稳定的离型力,同时聚乙烯蜡微量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可以提高离型膜的抗刮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2-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18-35份;三聚氰胺树脂:12-25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丙烯酸钠:2-4份;偶联剂:1-3份;流平剂:1.5-3份;溶剂:12-28份。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3.5-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25-35份;三聚氰胺树脂:12-20份;纳米二氧化钛:3-5份;聚丙烯酸钠:2-3份;偶联剂:1.5-2.5份;流平剂:2-3份;溶剂:15-23份。进一步地,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4.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32份;三聚氰胺树脂:17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聚丙烯酸钠:2.5份;偶联剂:2份;流平剂:2.5份;溶剂:20份。再有,所述防伪标示层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激光防伪图案或文字。且有,所述聚乙烯蜡微粒的粒径为3-7μm。且,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60-100nm。另,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流平剂或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流平剂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各组分相互配合,使离型层能够均匀涂布于基膜层上,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具有激光防伪图案或文字,通过角度变化,图案或文字时隐时现,起到防伪作用,避免不法商人的仿冒;(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含有聚乙烯蜡微粒,改变了离型膜的表面组成,提高离型膜表面的润滑性能,增加其立体感和光泽度,使得得到的离型膜表现出较轻且稳定的离型力,同时聚乙烯蜡微量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可以提高离型膜的抗刮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3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18份;三聚氰胺树脂:15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聚丙烯酸钠:3份;偶联剂:1份;流平剂:1.5份;溶剂:12份。其中,所述防伪标示层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激光防伪图案,所述聚乙烯蜡微粒的粒径为4μ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80nm,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流平剂。实施例2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2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22份;三聚氰胺树脂:12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聚丙烯酸钠:2份;偶联剂:1.5份;流平剂:2.5份;溶剂:16份。其中,所述防伪标示层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激光防伪图案,所述聚乙烯蜡微粒的粒径为3μ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60nm,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流平剂。实施例3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4.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32份;三聚氰胺树脂:17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聚丙烯酸钠:2.5份;偶联剂:2份;流平剂:2.5份;溶剂:20份。其中,所述防伪标示层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激光防伪文字,所述聚乙烯蜡微粒的粒径为7μ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70nm,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流平剂。实施例4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30份;三聚氰胺树脂:21份;纳米二氧化钛:7份;聚丙烯酸钠:3份;偶联剂:2份;流平剂:2.5份;溶剂:26份。其中,所述防伪标示层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激光防伪文字,所述聚乙烯蜡微粒的粒径为5μ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nm,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流平剂。实施例5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4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35份;三聚氰胺树脂:2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聚丙烯酸钠:4份;偶联剂:3份;流平剂:3份;溶剂:28份。其中,所述防伪标示层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激光防伪图案,所述聚乙烯蜡微粒的粒径为6μ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80nm,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流平剂。对实施例1-5中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的离型力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5中离型膜的离型力测试结果项目常温离型力(g/inch)70℃老化离型力(g/inch)实施例135实施例236实施例335实施例435实施例535离型力的检测方法:TESA7475标准胶带,以300mm/min、180℃剥离。从上述结果可知,实施例1-5中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表现出较轻且稳定的离型力,所述离型膜各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2‑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18‑35份;三聚氰胺树脂:12‑25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丙烯酸钠:2‑4份;偶联剂:1‑3份;流平剂:1.5‑3份;溶剂:12‑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层、中间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为防伪标示层;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剂涂覆而成,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2-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18-35份;三聚氰胺树脂:12-25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聚丙烯酸钠:2-4份;偶联剂:1-3份;流平剂:1.5-3份;溶剂:12-2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伪标示的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剂包含下述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聚乙烯蜡微粒:3.5-5份;乙烯基有机硅树脂:25-35份;三聚氰胺树脂:12-20份;纳米二氧化钛:3-5份;聚丙烯酸钠:2-3份;偶联剂:1.5-2.5份;流平剂:2-3份;溶剂:15-2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伪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蕴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利斯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