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029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6 11:30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微控制器,光敏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光敏二极管和微控制器间串联有包括运放器A1和运放器A2的电路,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a,且节点a与电容C1串联,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b,该b节点和与电阻R3串联,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4串联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6后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照明装置在形状美观、安装方便、成本、寿命及无污染方面已经极大的满足了使用需求,但是却不能提供合适的光源亮度,满足保护人眼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照明装置,提供合适的光源亮度,满足保护人眼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源组件、微控制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光源组件的亮度;所述光敏二极管和微控制器间串联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运放器A1和运放器A2,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a,且节点a与电容C1串联,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b,该b节点和与电阻R3串联,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4串联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6后接地,运放器A2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串联电阻R7。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小于50cm。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多个凸起和相邻凸起之间的凹部,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凹部,所述凸起采用高散热材质形成,所述凹部采用低散热材质形成。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包括凸起固定部和凸起连接部,所述凸起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凸起固定部与相邻的凹部之间,凸起固定部、凸起连接部和凹部的厚度相同。优选地,还包括光扩散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边框,边框具有与其它部件相连接的燕尾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光敏二极管对周围的光照进行检测,并根据光照的强度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发光二级管的发光强度,从而提供合适的光源亮度,满足保护人眼的需求。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电路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源、微控制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光源的亮度;所述光敏二极管和微控制器间串联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运放器A1和运放器A2,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a,且节点a与电容C1串联,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b,该b节点和与电阻R3串联,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4串联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6后接地,运放器A2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串联电阻R7。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小于50cm,以整体改善光源组件的出光效果。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光源组件1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多个凸起11和相邻凸起之间的凹部12,发光二极管2设置在所述凹部,所述凸起采用高散热材质形成,所述凹部采用低散热材质形成。所述凹部包括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两侧的连接部,发光二极管2可以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凸起固定部与相邻的凸起之间,固定部、连接部和凸起的厚度相同,与传统的基板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中的基板通过设置多个凸起和凹部,增大了光源组件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与现有的照明装置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中的照明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增加其他散热结构即可获取良好的散热效果,固定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在尽量满足基板表面积增加的条件下不限于90度,例如100度,80度均可获取良好的散热效果,保证不需要额外的尺寸的增加。固定部与连接部的厚度相同,进而避免部分区域较厚,影响散热性能。另外,发光二极管2也可设置在所述多个凸起11上,或者设置在同时设置在所述多个凸起和凹部上,只要可以使得基板可以对多个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均匀地散热即可,凸起所采用的高散热材质优选但不限于铝。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实施例,发光二极管顶部设有用于调整发光二极管发光角度的透镜,透镜发光角度为175度的大角度光学透镜,通过在发光二极管顶部设置透镜的方式,相比现有的光源组件,省去了较多部件,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并对其进行了二次调光,使得发光二极管透过透镜发散的光线更加均匀,有效的减少了眩光的发生,也使得发光效果达到最佳。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实施例,照明装置还包括光扩散装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过光扩散装置后,减轻了亮度不均的现有,也可以减少光学透镜的用量,进一步降低照明装置的材料成本,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批量生产。在本专利技术中,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边框,边框具有底板及侧板,侧板上设置有燕尾槽,燕尾槽延伸至边框的端部,燕尾槽与外部装置的安装凸部相配合连接,将照明装置安装至外部装置上。侧板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燕尾槽设置在所述外侧面上。边框和外部装置通过燕尾槽与安装凸部相互配合实现连接,安装操作非常简便,节省了工时,连接可靠,改善了导热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源组件、微控制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光源组件的亮度;所述光敏二极管和微控制器间串联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运放器A1和运放器A2,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a,且节点a与电容C1串联,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b,该b节点和与电阻R3串联,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4串联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6后接地,运放器A2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串联电阻R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源组件、微控制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光源组件的亮度;所述光敏二极管和微控制器间串联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运放器A1和运放器A2,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a,且节点a与电容C1串联,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b,该b节点和与电阻R3串联,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4串联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电阻R5,运放器A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6后接地,运放器A2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串联电阻R7。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仕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柏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