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微纳电子制造,特指一种基于氧原子掺杂可控调节石墨烯带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碳原子以sp2轨道杂化组成六角形蜂巢状晶格的平面薄膜,拥有独特的机械和电学性能。其高载流子迁移率(硅的100倍)、室温下的量子霍尔效应、弹道运输、自旋极化的运输等特性,在未来微电子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很有可能代替硅作为下一代晶体管的理想材料。由于本征石墨烯的带隙为0,没有0/1开关特性,所以石墨烯不能直接应用在逻辑电路中。为了更好地将石墨烯这种具有优良电学性能的材料应用到半导体器件领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打开石墨烯的带隙。目前打开石墨烯带隙的方法主要有将石墨烯刻蚀成纳米带、对双层石墨烯外加电场、施加单轴向应力等方法。然而这几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石墨烯刻蚀纳米带调整带隙时,其边界结构难以控制,精确地调节石墨烯带隙大小难度较大。双层石墨烯外加电场调整带隙时,由于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结构差异,载流子迁移率与单层石墨烯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减少,并且施加电场增加了产业化的成本。施加单轴向应力虽然可以打开石墨烯带隙,但是需要一个很强的应力去得到带隙,处理过程较为复杂。目前大面积生长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氧化还原法。虽然化学气相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可以大量的制备出石墨烯,但是化学气相沉淀法在制备后期,对于石墨烯的转移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制备成本较高,另外基底内部C生长与连接往往存在缺陷。利用氧化还原法在制备时,由于单层石墨烯非常薄,容易团聚,导致降低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及比表面积,进一步影响其在光电设备中的应用,另外,氧化还原过程中容易引起石墨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氧原子掺杂可控调节石墨烯带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碳化硅表面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好的碳化硅放入样品盒内;步骤2、在外延生长石墨烯之前,利用氢气对步骤1中预处理好的碳化硅表面进行刻蚀;步骤3、外延生长制备石墨烯:在惰性气体存在的条件下,将步骤2中刻蚀好的碳化硅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单层石墨烯;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单层石墨烯置于真空条件下,然后通入纯度为99.5~99.9%的氧气,在金属钨丝的加热条件下,氧气分子被裂解为氧原子,将裂解的氧原子通入到单层石墨烯样品中,控制氧原子在石墨烯表面的暴露量,完成石墨烯掺杂过程,实现氧原子掺杂可控调节石墨烯带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氧原子掺杂可控调节石墨烯带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碳化硅表面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好的碳化硅放入样品盒内;步骤2、在外延生长石墨烯之前,利用氢气对步骤1中预处理好的碳化硅表面进行刻蚀;步骤3、外延生长制备石墨烯:在惰性气体存在的条件下,将步骤2中刻蚀好的碳化硅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单层石墨烯;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单层石墨烯置于真空条件下,然后通入纯度为99.5~99.9%的氧气,在金属钨丝的加热条件下,氧气分子被裂解为氧原子,将裂解的氧原子通入到单层石墨烯样品中,控制氧原子在石墨烯表面的暴露量,完成石墨烯掺杂过程,实现氧原子掺杂可控调节石墨烯带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原子掺杂可控调节石墨烯带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碳化硅表面进行预处理方法为:使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依次对碳化硅表面进行超声清洗5~10分钟,超声功率为30~50W,清洗完成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董金耀,张伟冰,任乃飞,罗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