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装置及电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98773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2:24
根据实施方式,电解装置(10)的电解槽具备第1电极、隔膜及第2电极。第1电极(14)具有与隔膜对置的第1表面(17a)、位于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17b)、在第1表面上以第1图案形成的第1凹陷部(42)、及在第2表面及第1凹陷部分别开口的多个贯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电解装置及电解装置中使用的电极。
技术介绍
作为电解装置,已知有生成碱性离子水、臭氧水或次氯酸水等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作为该电解水生成装置,提出了具有3室型的电解槽(电解室)的装置。3室型的电解槽,其内部通过隔膜被划分为阳极室、中间室及阴极室这3室。在这种电解装置中,例如,在中间室中流通盐水,在左右的阴极室及阳极室中流通水,并用阴极及阳极将中间室的盐水电解,从而在阳极室中从所产生的氯气生成次氯酸水,并且在阴极室中生成氢氧化钠水。所生成的次氯酸水作为杀菌消毒水而利用,氢氧化钠水作为洗净水而利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0017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11-256431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70519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6-176835号专利文献5: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14-10154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课题然而,在这种3室型的电解槽中,阳极周围的反应是是复杂的,并且,在该反应系统未良好地运行时会生成竞争的氧气,次氯酸的生成效率降低。另外,产生的氯气、次氯酸是强力的氧化剂,因此通过它们可能招致隔膜的劣化。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抑制隔膜的劣化的、寿命长且高效率的电解装置及电解装置中使用的电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实施方式,电解装置具备电解槽,该电解槽具有:第1电极;与该第1电极对置的第2电极;及配置在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隔膜。第1电极具有:与隔膜对置的第1表面;位于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在第1表面上以第1图案形成的第1凹陷部;以及分别在第2表面及第1凹陷部开口的多个贯通孔。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解装置的框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解装置的电解槽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上述电解槽的剖视图。图4是将上述电解槽的第1电极及阳极盖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1电极的第1表面侧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1电极的第2表面侧的立体图。图7是将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8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第1电极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9是沿着图8的线A-A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10是沿着图8的线B-B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11是将第1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12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第1变形例的第1电极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线C-C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14是沿着图12的线D-D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15是将第2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16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第2变形例的第1电极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17是沿着图16的线E-E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18是沿着图16的线F-F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19是将第3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20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第3变形例的第1电极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21是沿着图20的线G-G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22是沿着图20的线H-H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23是将第4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24是将第5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25是将第6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26是将第7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27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第7变形例的第1电极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28是沿着图27的线I-I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图29是将第8变形例的电解装置的第1电极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30是从第1表面侧观察第8变形例的第1电极的第1电极的俯视图。图31是沿着图30的线J-J的第1电极及阴离子交换膜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附以同一符号,并对重复的说明予以省略。另外,各图是实施方式和用于促进实施方式的理解的示意图,其形状、尺寸、比等有与实际的装置不同的地方,它们能够参酌以下的说明和公知的技术适当进行设计变更。(第1实施方式)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解装置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解装置10作为电解水生成装置而构成。如图1所示,电解装置10具备所谓的3室型的电解槽11。电解槽11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箱状,其内部被作为第1隔膜的阴离子交换膜16及作为第2隔膜的阳离子交换膜18隔开为中间室15a、位于中间室15a的两侧的阳极室15b及阴极室15c。在阳极室15b内设置有第1电极(阳极)14,与阴离子交换膜16对置。在阴极室15c内设置有第2电极(阴极)20,与阳离子交换膜18对置。电解装置10具备:电解液供给部19,对电解槽11的中间室15a供给电解液例如饱和食盐水;水供给部21,对阳极室15b及阴极室15c供给被电解水例如水;以及电源23,对第1电极14及第2电极20分别施加正电压及负电压。电解液供给部19具备:生成饱和食盐水的盐水箱25;从盐水箱25向中间室15a的下部引导饱和食盐水的供给配管19a;设置在供给配管19a中的送液泵29;以及将在中间室15a内流动的电解液从中间室15a的上部送至盐水箱25的排水配管19b。水供给部21具备:供给水的未图示的供水源;从供水源向阳极室15b及阴极室15c的下部引导水的供水配管21a;将在阳极室15b流动的水从阳极室15b的上部排出的第1排水配管21b;将在阴极室15c流动的水从阴极室15c的上部排出的第2排水配管21c;以及设置在第2排水配管21c中的气液分离器27。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电解装置10,对实际将食盐水电解而生成酸性水(次氯酸水及盐酸)和碱性水(氢氧化钠)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使送液泵29工作,对电解槽11的中间室15a供给饱和食盐水,并且对阳极室15b及阴极室15c供给水。同时,从电源23将正电压及负电压分别施加给第1电极14及第2电极20。在流入到中间室15a的盐水中进行电离而得到的钠离子,被第2电极20拉近,在阳离子交换膜18通过后,向阴极室15c流入。然后,在阴极室15c中,通过第2电极20将水电气分解而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水溶液。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及氢气从阴极室15c向第2排水配管21c流出,通过气液分离器27被分离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氢气。分离后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碱性水)在第2排水配管21c通过后排出。另外,在中间室15a内的盐水中电离得到的氯离子,被第1电极14拉近,在阴离子交换膜16通过后向阳极室15b流入。然后,通过第1电极14氯离子对阳极提供电子而生成氯气。然后,氯气在阳极室15b内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这样生成的酸性水(次氯酸水及盐酸)从阳极室15b通过第1排水配管21b后被排出。接着,更详细地说明电解槽11的构成。图2是电解槽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电解槽的剖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电解槽11具有:作为隔壁发挥功能的矩形框状的中间框22;具有与中间框22几乎相等的外径尺寸且将中间框的一侧面覆盖的矩形板状的阳极盖(第1盖部件)24;具有与中间框22几乎相等的外径尺寸且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6/201580013302.html" title="电解装置及电极原文来自X技术">电解装置及电极</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装置,具备电解槽,该电解槽具有:第1电极;与该第1电极对置的第2电极;及配置在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隔膜,上述第1电极具有:与上述隔膜对置的第1表面;位于上述隔膜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在上述第1表面以第1图案形成的第1凹陷部;及分别在上述第2表面及上述第1凹陷部开口的多个贯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19 JP 2014-1915651.一种电解装置,具备电解槽,该电解槽具有:第1电极;与该第1电极对置的第2电极;及配置在上述第1电极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隔膜,上述第1电极具有:与上述隔膜对置的第1表面;位于上述隔膜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在上述第1表面以第1图案形成的第1凹陷部;及分别在上述第2表面及上述第1凹陷部开口的多个贯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中,上述第1电极具有在上述第2表面以不同于上述第1图案的第2图案形成的第2凹陷部,上述第2凹陷部的多个部位与上述第1凹陷部连通而形成上述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1凹陷部具备分别在上述第1表面开口并沿第1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凹部,上述第2凹陷部具有分别在上述第2表面开口的多个第2凹部,该多个第2凹部分别在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具有比上述第1凹部的宽度大的开口长度,上述第1凹部的上述第1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上述第2凹部的上述第1方向的宽度长,多个上述第1凹部与一个第2凹部连通而分别形成贯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多个第1凹部在其宽度方向上以第1间距排列设置,上述第2凹部在其宽度方向上以第2间距排列设置,第2间距比第1间距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1凹部的第1间距是0.8m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2凹部的第2间距是1mm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多个第1凹部为,在上述第1电极的第1表面开口的开口面积相对于上述第1表面的面积为60%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装置,从上述第1凹部的排列间距P1减去上述第1凹部的开口宽度W1后的值为0.3mm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多个贯通孔的开口率为上述第1电极的第1表面的面积的30%以下。10.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1凹部与上述第2凹部连通而形成的贯通孔相对于上述第1表面的整个面积的开口面积比率,为上述第1凹部相对于上述第1表面的整个面积的开口面积比率的一半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1凹部的深度形成为比上述第1电极的厚度的一半浅。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2凹部的深度形成为比上述第1电极的厚度的一半深。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1凹部的深度为0.5mm以内。14.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装置,上述第2凹部沿着不同于上述第1方向的第2方向延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昌广太田英男内藤胜之吉永典裕梅武富松师浩八木亮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