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胀封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797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胀封堵设备,包括拉杆、中层套、挤压套、弹性密封件、第一连接件和阻挡件。其中,中层套滑动套设在拉杆上,且中层套上设置有腰型孔,挤压套套设在中层套上,阻挡件固定套设在中层套上,弹性密封件套设在中层套上,且位于挤压套和阻挡件之间,第一连接件将拉杆、中层套和挤压套连接。具体使用时,拉杆可带动第一连接件从腰型孔的左侧移动到右侧,挤压套随之向右移动并挤压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膨胀将油孔封堵,如果测试完毕,可以将拉杆向左侧推动,弹性密封件不再被挤压而恢复原状。该种内胀封堵设备能用到很狭窄的空间,且增强了封堵效果,提高了弹性密封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复位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测试泄漏量时所用到的辅助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胀封堵设备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缸盖以及发动机整体的水道、油道和腔体的泄漏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在测试水道、油道和腔体的泄漏量时,需要封堵相关零部件或者整机的相关孔,然后对整个被封堵的内腔充气,再用检漏仪进行测量。一般在检测缸盖和缸体的泄漏量时,需要对缸盖顶部的凸轮轴孔内的油孔、缸体底部的曲轴孔的油孔进行封堵,传统地,如图1所示,轴孔1内有油孔2需要封堵,封堵设备3包括推杆4、封堵头5、聚氨酯封堵头6和动力源(一般为气缸、油缸或气液增压缸等),推杆4与封堵头5的一端固定连接,封堵头5的另一端为圆弧部,聚氨酯封堵头6包覆在封堵头5的圆弧部外层,封堵油孔2时,推杆4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推动封堵头5,聚氨酯封堵头6便随之向下挤压封堵住油孔2,方便后续检测泄漏量。但是如果需要检测泄漏量的部件周围空间狭小,无法容纳封堵头5和推杆4,那么该种封堵设备便无法使用。进一步地,若轴孔内有多个油孔需要封堵,由于一个该种封堵设备一次只能封堵一个油孔,因此若是有多个油孔需要封堵,就需要多个封堵设备,且每一个封堵设备还需要配备动力源,非常浪费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型封堵设备,该改进型封堵设备包括内套1'、隔套2'、滑块3'和弹性密封圈4',隔套2'最右端固定,滑块3'可在隔套2'的环形槽内移动,在使用该改进型封堵设备进行封堵时,将整个设备插入到需要封堵油孔的相关孔中,内套1'在动力源(气缸等)的作用下向右移动,通过内套1'和隔套2'的相对移动来挤压弹性密封圈4',滑块3'位于弹性密封圈4'内,用于限制弹性密封圈4'的压缩量,该种设备可以用在空间较小的地方,也可以一次性封堵多个油孔,只需根据需要在隔套2'上多设置几组滑块3'和弹性密封圈4'即可。但是上述改进型封堵设备由于弹性密封圈4'没有完全固定,在进行封堵的过程中,图2中的最左端的弹性密封圈4'向右移动的距离约为所有弹性密封圈的压缩量之和,因此越向左,弹性密封圈4'的压缩量越大,导致弹性密封圈4'难以复位,并且容易被油孔的锐边划伤,进一步地减少了弹性密封圈4'的寿命,封堵效果也不好;另外,封堵结束施加在内套1'上的力消失后,隔套2'、滑块3'和弹性密封圈4'的复位全靠弹性密封圈4'的弹力,可靠性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胀封堵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延长封堵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封堵效果,增加复位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胀封堵设备,包括:拉杆;中层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中层套上设置有腰型孔;挤压套,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所述挤压套能沿所述中层套的轴向移动;阻挡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位于所述挤压套和所述阻挡件之间,所述弹性密封件在所述挤压套移动时受挤压膨胀以封堵油孔;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拉杆、中层套和挤压套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在所述腰型孔中移动。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挤压套和所述阻挡件的外径。轴向轴向轴向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挡件为设置在所述中层套的外圆周面上的第一凸环。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阻挡件为套设在所述中层套的外圆周面上的固定挤压套。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中层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的外径大于需要封堵油孔的相关孔的内径。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拉杆靠近所述第二凸环的一端旋转连接,转动所述凸轮,所述凸轮带动所述拉杆沿所述中层套的轴线移动,所述拉杆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并间接带动所述挤压套移动。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凸轮的外周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能驱动所述拉杆移动。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挤压套、阻挡件、弹性密封件、第一连接件均为多个,每一组所述挤压套、阻挡件、弹性密封件间隔分布在所述中层套上。如上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中层套为中空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包括拉杆、中层套、挤压套、弹性密封件、第一连接件和阻挡件。其中,中层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拉杆上,且中层套上设置有腰型孔,挤压套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阻挡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位于所述挤压套和所述阻挡件之间,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拉杆、中层套和挤压套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在所述腰型孔中移动。具体使用时,拉动拉杆,拉杆带动第一连接件从腰型孔的左侧移动到右侧,挤压套随之向右移动并挤压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膨胀将油孔封堵,如果测试完毕,可以将拉杆向左侧推动,挤压套随之向左移动,不再挤压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恢复原状。该种内胀封堵设备不仅可以应用到很狭窄的空间,不存在由于空间狭小而无法布置相关设备进行封堵的情况,并且将每一个弹性密封件均利用挤压套和阻挡件进行可靠定位,使其不会产生累加变形量,增强了封堵效果,保证弹性密封件不受损伤,提高了弹性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利用外力复位使用过的内胀封堵设备,提高了复位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封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改进型封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未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的腰型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轴孔 2-油孔 3-封堵设备 4-推杆5-封堵头 6-聚氨酯封堵头1'-内套 2'-隔套 3'-滑块 4'-弹性密封圈本专利技术:10-拉杆 11-中层套 111-腰型孔 12-挤压套13-弹性密封件 14-固定挤压套 15-第一凸环 16-第一连接件17-第二凸环 18-凸轮 181-平面 19-手柄20-第二连接件 21-第三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未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胀封堵设备包括拉杆10、中层套11、挤压套12、弹性密封件13、第一连接件16和阻挡件。其中,中层套11滑动套设在拉杆10上,且中层套11上设置有腰型孔111,挤压套12套设在中层套11上,且挤压套12能沿中层套11的轴向移动,阻挡件固定套设在中层套11上,弹性密封件13套设在中层套11上,且位于挤压套12和阻挡件之间,弹性密封件13在挤压套12移动时受挤压膨胀以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胀封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中层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中层套上设置有腰型孔;挤压套,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所述挤压套能沿所述中层套的轴向移动;阻挡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位于所述挤压套和所述阻挡件之间,所述弹性密封件在所述挤压套移动时受挤压膨胀以封堵油孔;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拉杆、中层套和挤压套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在所述腰型孔中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胀封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中层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中层套上设置有腰型孔;挤压套,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所述挤压套能沿所述中层套的轴向移动;阻挡件,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中层套上,且位于所述挤压套和所述阻挡件之间,所述弹性密封件在所述挤压套移动时受挤压膨胀以封堵油孔;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拉杆、中层套和挤压套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在所述腰型孔中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所述挤压套和所述阻挡件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设置在所述中层套的外圆周面上的第一凸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套设在所述中层套的外圆周面上的固定挤压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封堵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军谢飞李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