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及断角钳技术

技术编号:1399747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及断角钳,该断角钳包括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所述的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均为U型结构,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铰轴铰链连接,在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的上端均设置有刃口,下端通过螺钉与手柄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牛角长度在2~3cm时断角,太早牛角部位不能确定,不易操作或断角不彻底,造成二次断角;太晚,对牛角创面伤害大,造成牛应激时间长,饲料报酬率低。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奶牛和肉牛牛犊断角,断角时间范围广,定位准确、微创、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牛犊恢复快、不致病,是科学的犊牛断角方法,特别适合规模养殖场及广大散养农牧民中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及断角钳,属于畜牧

技术介绍
我国肉牛和奶牛存栏量已达到8540万头,其中肉牛存栏量7041万头,奶牛存栏1499万头。随着养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精细化管理,提高牲畜福利已成为增加出栏体重和产奶量的新技术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牛角作为牛生理特征生长发育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吸取体内的蛋白质来发育牛角,降低了饲料报酬率,同时对牛的增重、产奶性能、饲料报酬率、人畜安全均带来不利影响。断角可减少牛对饲养人员和牛之间的相互伤害,可减少需要饲槽的空间,减少所占用的棚舍面积和饲喂场地,有利于妊娠管理,降低牛之间相互顶撞导致流产事故发生率,特别是对集中饲养的奶牛,断角后还可减少饲养中采食、饮水和挤奶的互相攻击抵斗而造成的额外体力消耗和肢体受伤,提高饲料报酬。据有关资料表明,同等饲养条件下,无角奶牛的产奶量要比有角奶牛高,每天大约可多产鲜奶2公斤。此外,牛角也是生产管理的隐患,在转群、运输中偶尔也可导致管理人员受伤。对肉牛而言,牛角顶撞造成的损伤多发生在肋部、腰部、颈部和其它高档牛肉的部位,降低了屠宰胴体的品质。因此,施行适时断角,不仅不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减少牛群过量活动的体能消耗和体内蛋白质消耗,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肉牛和奶牛的饲养中仅有小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实施断角处理,多数家庭牧场及散养户均没有采取犊牛早期断角,而且断角多采用化学药物和电烙铁烧烙两种方法,化学药物一般犊牛在5~20日龄,采用苛性钠(钾)等烧烫,腐蚀其生长点;电烙铁或火钳烙烫一般在2月龄以内,通常采用烫死其生长点,但这两种方法受断角时间范围窄、犊牛对外界适应能力比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发育影响很大,且烙、烫点不准确,容易烫伤其他部位或器官,同时也容易造成去除不干净和生长膜发炎、烧伤面积大导致发炎等。因此,牛断角问题一直有待提高,如何选择受断角时间影响小,同时减少牲畜伤害,达到快速断角的目的,亟需一种断角时间范围广、易于操作控制、流血少、痛苦小、不易受到细菌感染的断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断角技术时间范围窄、定位不准确、不彻底、易损伤其它部位、操作繁琐,断角时容易引发角突腔感染、化脓,甚至死亡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及断角钳,该方法断角时间可控范围广、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对犊牛伤害小、不易受到细菌感染,特别适合在规模牧场及广大散养农牧民中普及推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牛角长度在2~3cm时断角;在操作时,首先使犊牛在栏内站立保定,然后将断角钳伸入牛角,使断角钳钳嘴刀的刃口与犊牛面部平行成45°角,缓慢张开断角钳手柄,将钳嘴刀的刃口准确定位至基部角根处,使钳嘴刀与角根周围皮肤紧密接触,然后迅速用力张开断角钳手柄至牛角角芽切断脱落,移出断角钳,最后喷涂适量碘酊促进结痂和防止感染。优选地,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的春季或秋季,选择无雨的天气断角,可减少蚊蝇感染,利于结痂恢复。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断角钳,包括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所述的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均为U型结构,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铰轴铰链连接,在左钳嘴刀和右钳嘴刀的上端均设置有刃口,下端通过螺钉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套,避免操作时手柄打滑。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是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牛角长度在2~3cm时断角,太早牛角部位不能确定,不易操作或断角不彻底,造成二次断角;太晚,对牛角创面伤害大,造成牛应激时间长,饲料报酬率低。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奶牛和肉牛牛犊断角,断角时间范围广,定位准确、微创、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牛犊恢复快、不致病,是科学的犊牛断角方法,特别适合在规模养殖场及广大散养农牧民中普及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断角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断角钳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左钳嘴刀,2-右钳嘴刀,3-铰轴,4-手柄,5-防滑套,6-螺钉,7-刃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断角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所述的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均为U型结构,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铰轴3铰链连接,在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的上端均设置有刃口7,下端通过螺钉6与手柄4固定连接,并手柄4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套5,避免操作时手柄打滑。采用上述断角钳对犊牛断角时,具体操作如下: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后的春季晴朗天气,牛角长度在2.5cm时断角;参见图2,在操作时,首先使犊牛在栏内站立保定,然后将断角钳伸入牛角,使断角钳的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的刃口7与犊牛面部平行成45°角,缓慢张开断角钳的手柄4,使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上的刃口7准确定位至基部角根处,使刃口7与角根周围皮肤紧密接触,然后迅速用力张开手柄4至牛角角芽切断脱落,移出断角钳,最后喷涂适量碘酊促进结痂和防止感染。断角后经过3个月的饲养观察,犊牛生长发育正常,牛角无明显再生长迹象。实施例2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断角钳对犊牛断角时,具体操作如下:在牛犊出生后5个月后的春季阴天,牛角长度在2.1cm时断角;参见图2,在操作时,首先使犊牛在栏内站立保定,然后将断角钳伸入牛角,使断角钳的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的刃口7与犊牛面部平行成45°角,缓慢张开断角钳的手柄4,使左钳嘴刀1和右钳嘴刀2上的刃口7准确定位至基部角根处,使刃口7与角根周围皮肤紧密接触,然后迅速用力张开手柄4至牛角角芽切断脱落,移出断角钳,最后喷涂适量碘酊促进结痂和防止感染。断角后经过3个月的饲养观察,犊牛生长发育正常,牛角无明显再生长迹象。经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断角时间范围广,定位准确,微创,无出血或少量出血,成功率高,不致病,操作简单且不受施行地点限制、成本低、效率高,是科学的犊牛断角方法,可在规模养殖场及广大散养农牧民中推广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牛角长度在2~3cm时断角;在操作时,首先使犊牛在栏内站立保定,然后将断角钳伸入牛角,使断角钳钳嘴刀的刃口与犊牛面部平行成45°角,缓慢张开断角钳手柄,使钳嘴刀的刃口准确定位至基部角根处,使钳嘴刀与角根周围皮肤紧密接触,然后迅速用力张开断角钳手柄至牛角角芽切断脱落,移出断角钳,最后喷涂适量碘酊促进结痂和防止感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牛角长度在2~3cm时断角;在操作时,首先使犊牛在栏内站立保定,然后将断角钳伸入牛角,使断角钳钳嘴刀的刃口与犊牛面部平行成45°角,缓慢张开断角钳手柄,使钳嘴刀的刃口准确定位至基部角根处,使钳嘴刀与角根周围皮肤紧密接触,然后迅速用力张开断角钳手柄至牛角角芽切断脱落,移出断角钳,最后喷涂适量碘酊促进结痂和防止感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快速断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牛犊出生后6个月之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均王应芬张明婧黎俊龚正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