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系统,包括集热器、蓄热水箱和散热管,散热管设置在蓄热水箱中,所述集热器加热的热水经过散热管,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水箱;所述散热管是板翅式散热管,所述板翅式散热管包括扁管和设置在扁管中的翅片,所述翅片包括倾斜于管壁的倾斜部分,在倾斜部分上通过冲压方式加工突尖,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b,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所述的顶角b越来越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顶角b的变化,可以实现更高的换热效率,能够大约提高8%左右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的太阳能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而寻求新的能源,特别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且资源量巨大,地球表面每年收的太阳辐射能总量为1×10 18 kW·h,为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多倍。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太阳能的利用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一项,我国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也早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其中太阳能的利用尤其占据着突出地位。然而由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密度小(每平方米约一千瓦),而且又是不连续的,这给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为了广泛利 用太阳能,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经济上必须能同常规能源相竞争。一般情况下,集热器加热的水需要通过热交换的方式传递给其他流体,或者进行存储。但是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循环水循环加热,但是在循环水循环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凝气体,此外,有时候太阳光线强烈的情况下,集热器中的水会形成汽水热水,因此在加热的水进行换热的情况下,因为存在不凝气体或者因为形成汽水热水,从而导致换热系数的降低,使得太阳能无法充分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太阳能蓄热系统,从而解决太阳能热水与其流体进行换热的情况下的换热系数低的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太阳能系统,从而解决前面出现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系统,包括集热器、蓄热水箱和散热管,散热管设置在蓄热水箱中,所述集热器加热的热水经过散热管,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水箱 ;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为串联的多个散热管。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是板翅式散热管,所述板翅式散热管包括扁管和设置在扁管中的翅片,所述扁管包括互相平行的管壁,所述翅片设置在管壁之间,所述翅片包括倾斜于管壁的倾斜部分,在倾斜部分上通过冲压方式加工突尖,从而使倾斜部分两侧的流体通过倾斜部分上冲压方式形成的孔连通;所述突尖从倾斜部分沿着热水流动方向向外延伸。作为优选,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不同的板翅散热管内的突尖的平均长度L不同,L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到底边中点的距离。作为优选,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L不断的增加。作为优选,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L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作为优选,所述翅片包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与管壁平行并且与管壁贴在一起,所述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连接;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相邻的管壁的距离为H,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为h,相邻的倾斜部分的距离为w,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b, 所述突尖的延伸方向与热水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a,倾斜部分与管壁之间的锐角的夹角为c,满足如下公式:c6*h/H=c1*Ln(L*sin(a)/(w*sin(c))+c2,sin(b/2)=c3+c4*sin(a)-c5*(sin(a))2,其中Ln是对数函数,c1、c2、c3、c4、c5是系数,0.24<c1<0.25, 0.68<c2<0.70,0.87<c3<0.88, 0.68< c4<0.70,1.14 <c5<1.15,7.0<c6<7.5;19°<a<71°,55°<b<165°,90°<c<70°; 10mm<w<15mm, 6mm<H<14mm;0.19<L*sin(a)/w<0.41, 0.29<7*h/H<0.47;H是以相邻管壁相对的面之间的距离,W是以相邻的倾斜部分相对的面在沿着管壁方向上的距离,L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到底边中点的距离。作为优选,c1=0.245,c2=0.694,c3=0.873,c4=0.691,c5=1.1454,c6=7.11。作为优选,所述突尖的延伸方向与热水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a,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所述的夹角a越来越大。作为优选,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多个突尖交错从倾斜部分两侧向外延伸。作为优选,所述突尖延伸的长度为L,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所述的长度L越来越小。作为优选,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作为优选,底边与倾斜部分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b,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所述的顶角b越来越小。作为优选,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作为优选,底边与倾斜部分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S1,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所述的S1越来越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及其换热管壁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的散热管为并联的多个,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散热管,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增强太阳能系统的蓄热能力。2)本专利技术将冲压的突尖的板翅散热片应用到太阳能蓄热系统,解决了含有不凝气体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大大的节约了能源,克服了太阳能换热系统效率低的问题,明显的提高了换热效率。3)一方面可以破坏层流底层,另一方面与“打孔”翅片相比,未因打孔损失换热面积,而且“尖”和“孔”可以分别在不同高度上扰动流体,强化不同的热阻环节;4)冲压“突尖”形成的小孔,借助“突尖”下游压力场的影响,可实现翅片两侧介质的压力及质量交换,对粘性底层和液膜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强化换热;5)针对含有不凝气体的热水,能够借助“突尖”实现扩大气液界面以及气相边界层与冷却壁面的接触面积并增强扰动;6)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板翅式散热管的结构尺寸;7)通过设计相邻的管壁的距离为H,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为h,相邻的倾斜部分的距离为w,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b, 所述突尖的延伸方向与热水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a等参数沿着流体流动方向的变化,提高了换热效率或者降低流体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蓄热系统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蓄热系统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板翅式散热管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设置突尖结构倾斜部分平面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设置突尖结构倾斜部分平面的另一个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三角形突尖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三角形突尖流道中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突尖向倾斜部分两侧延伸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板翅式散热管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板翅散热片,2流体通道,3管壁,4倾斜部分,5水平部分,6突尖,7翅片,8集热器,9循环泵,10蓄热水箱,11密封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表示乘法。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蓄热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系统,包括集热器、蓄热水箱和散热管,散热管设置在蓄热水箱中,所述集热器加热的热水经过散热管,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系统,包括集热器、蓄热水箱和散热管,散热管设置在蓄热水箱中,所述集热器加热的热水经过散热管,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水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是板翅式散热管,所述板翅式散热管包括扁管和设置在扁管中的翅片,所述扁管包括互相平行的管壁,所述翅片设置在管壁之间,所述翅片包括倾斜于管壁的倾斜部分,在倾斜部分上通过冲压方式加工突尖,从而使倾斜部分两侧的流体通过倾斜部分上冲压方式形成的孔连通;所述突尖从倾斜部分沿着热水流动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b,同一个倾斜部分设置多个突尖,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所述的顶角b越来越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热水的流动方向,顶角b变小的幅度越来越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与管壁平行并且与管壁贴在一起,所述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连接;所述突尖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设置在倾斜部分上,相邻的管壁的距离为H,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为h,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炜,鲁阳,
申请(专利权)人:赵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