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剥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60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板栗剥壳机,属于去除坚果肉质和纤维壳的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它由机架、电机、剥壳轴、螺旋轴及进料斗、出料口组成,其中的剥壳轴上具有划痕针和刀片,螺旋轴上具有带楔片的螺旋叶轮,该二轴还具有带压紧弹簧的橡胶板和间隙调整装置,二轴之间链轮传动并装有链条张紧装置,该机对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板栗均可一次性完成划痕与剥壳于一机、不伤果肉,脱壳率达到98%以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板栗剥壳机,属于去除坚果肉质或纤维壳的机械装置
,尤其适用于板栗的壳肉剥离之初加工。加工板栗产品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剥壳。传统办法以手工剥壳为主,费时费工。为了提高生产率,人们一直在致力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几种新设计的板栗剥壳机械,按剥壳方式分有能量法和机械法两种。能量法剥壳的原理是让板栗进入一个高压环境中经受一定时间的高压高温作用,使大量热量聚积在板栗壳内,随后板栗瞬时脱离高温高压环境,在此同时,聚积在板栗壳内的压力瞬时爆破,实现栗壳脱离。这种工艺对设备要求很高,耗能很多。目前的机械法剥壳的设备也各有不同。有一种划痕、剥壳的成套设备,虽能完成剥壳,但需要成套的设备才能完成,投资很大。且剥壳率不高。另外,有的剥壳机虽然投资不大,但易剥破果肉,有的需要先对板栗分级才能剥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板栗剥壳机,使用它能在一台机器上完成划痕与剥壳,不伤果肉,又不需要预先将板栗分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栗剥壳机,它包括有机架、电机、剥壳轴和进料斗,出料口,其中剥壳轴位于机架内与电机的输出轴轴接,进料斗位于机架一侧上方,出料口位于机架设置进料斗一侧的另一则的下方,其改进之处在于,它还包括有一与上述剥壳轴轴心线平行装置在机架内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与上述剥壳轴之间具有由小链轮与大链轮及链条张紧装置组成的传动机构,其中的小链轮轴接剥壳轴,大链轮与螺旋轴轴接,该小链轮与大链轮链条传动连接,上述链条张紧装置设置在大、小链轮之间的链条下方,所述链条张紧装置由张紧链轮、活动齿板、固定板和固定齿板组成,其中张紧链轮固定在活动齿板上,活动齿板则由螺栓和螺母装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固定齿板对应上述活动齿板亦固定在机架上,上述张紧链轮紧贴小链轮与大链轮之间的链条,所述剥壳轴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刀片和划痕针,所述螺旋轴同轴心设置有螺旋叶轮,此外径向对应螺旋轴的机架一侧朝螺旋轴装有间隙调整装置,该间隙调整装置由螺栓、二螺母、轴承座及滑动轴承组成,其中的螺栓由一螺母和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之对应剥壳轴处,其中螺栓朝向剥壳轴的一端设置轴承座且轴承座与机架之间的螺栓上还设有另一螺母,轴承座内套接螺栓处装有滑动轴承,此外,所述剥壳轴和螺旋轴二轴与机架之上底面之间还夹有一层带压紧弹簧的橡胶板,该压紧弹簧装置在机架上底面对应该橡胶板处。由于如上述本技术的这种改进的板栗剥壳机在剥壳轴上装有划痕针和刀片,故可使板栗在一台机器上一次完成划痕与剥壳二道工序,由于上述剥壳轴和螺旋轴两轴上面通过压紧弹簧可使橡胶板既压紧板栗,又对板栗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强硬的机械揉搓,起到了剥壳不伤果肉的作用。又由于剥壳轴和螺旋轴两轴之间的间隙可通过连接在螺旋轴两个轴承座上的螺栓调节,使大小板栗均不能从两轴之间掉下,两轴之上有橡胶板压紧,板栗也不会从上面掉出,橡胶板和两轴间形成的空间可同时通过和翻动不同大小的板栗,因而该机在剥壳前不必对板栗分级。因为该机两轴同方向、不同速度转动,所以,对板栗翻动力度大,使板栗受到一种向上翻和向下切的作用力,致使划痕线和切口较长,从而保证了板栗的剥壳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板栗剥壳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图4为图3中D-D剖视图;图5为图1中C向视图;图6为板栗剥壳机之链条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图1-6中,其中1-进料斗、2-电机、3-机架、4-球型推力轴承、5-轴承座、6-剥壳轴、7-划痕针、8-刀片、9-螺旋叶轮、10-螺旋轴、11-楔片、12-压紧弹簧、13-橡胶板、14-出料口、15-球轴承、16-轴承座、17-小链轮、18-大链轮、19-螺栓、20-螺母、21-螺母、22-轴承座、23-滑动轴承、24-螺栓、25-固定齿板、26-张紧链轮、27-螺母、28-活动齿板、29-固定板、30-螺母、31-螺栓、32-链条张紧装置、33-间隙调整装置。参照图1-6,本技术的该例板栗剥壳机其剥壳机构装于机架(3)内的上方,由剥壳轴(6)和螺旋轴(10)组成。剥壳轴(6)前段装有划痕针(7),后段设有刀片(8),左端由带轴承座(5)的球型推力轴承(4)安装在机架(3)左侧架壁上并与电机(2)轴接,右端由带轴承座(16)的球轴承(15)安装在机架(3)右侧架壁上,剥壳轴(6)与螺旋轴(10)轴心线水平平行,螺旋轴(10)上装有螺旋叶轮(9),螺旋叶轮(9)上设有楔片(11),螺旋轴(10)左端装于机架(3)之机壳上,右段伸出机架外。上述两轴之间的间隙由间隙调整装置(33)调节,间隙调整装置(33)如图3所示是将滑动轴承(23)装于轴承座(22)内,轴承座(22)可在轴承槽中滑动,轴承座上有螺钉与螺栓(19)顶端连接,通过伸出箱体外的螺栓(19)调整间隙,再由螺母(20)、(21)锁紧。上述两轴上方具有橡胶板(13),由压紧弹簧(12)压紧,两轴左边上方有进料斗(1),右下方有出料口(14)。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和链轮传动装置,电机(2)装于机架(3)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剥壳轴(6)左端连接,剥壳轴(6)右端伸出机架(3)外,剥壳轴(6)右端装有小链轮(17),小链轮(17)与大链轮(18)之间由链条连接,大链轮(18)安装于伸出机架外的螺旋轴(10)右端。在链条一侧装有链条张紧装置(32)。链条张紧装置(32)见附图5是由张紧链轮(26)固定于活动齿板(28)上,固定齿板(25)由四个螺栓(24)固定在箱体上,通过调节螺栓(31)来调整张紧轮链之松紧,由固定板(29)、螺母(27、30)锁紧张紧链轮(26)。操作过程中可将设备接通电源,将板栗倒入进料斗(1),板栗由进料斗(1)进入剥壳轴(6)和螺旋轴(10)之间,板栗通过前段时由刀片(8)和螺旋叶轮(9)将板栗送入中段划痕,经两轴上面的橡胶板(13)将板栗紧压于两轴之间,由于螺旋轴(10)的速度比剥壳轴(6)速度慢,将板栗向前推进时,使划痕针(7)对板栗纵向作功,将板栗划出纵向痕,板栗向前位移时由于楔片(11)的翻动作用使板栗不断改变方向,从而使板栗在划痕段划出纵横交错的多条划痕后,送入后段剥壳,由于两轴的相互挤压作用,使板栗在该段受刀片(8)的经向和轴向的双向切割下而被剥除板栗壳。因为橡胶板(13)有弹性,对板栗起到了剥壳不破果肉的保护作用。剥壳后的板栗由出料口(14)送出机外,完成全部剥壳过程。由此构成的本技术的该例板栗剥壳机经样机试制试用被证明效果良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实践证明该机适宜于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板栗剥壳,脱壳率达98%以上,每小时可加工300-500公斤板栗,且脱壳无破损,该机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与维修方便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栗剥壳机,它包括有机架、电机、剥壳轴和进料斗,出料口,其中剥壳轴位于机架内与电机的输出轴轴接,进料斗位于机架一侧上方,出料口位于机架设置进料斗一侧的另一则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与上述剥壳轴轴心线平行装置在机架内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与上述剥壳轴之间具有由小链轮与大链轮及链条张紧装置组成的传动机构,其中的小链轮轴接剥壳轴,大链轮与螺旋轴轴接,该小链轮与大链轮链条传动连接,上述链条张紧装置设置在大、小链轮之间的链条下方,所述链条张紧装置由张紧链轮、活动齿板、固定板和固定齿板组成,其中张紧链轮固定在活动齿板上,活动齿板则由螺栓和螺母装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固定齿板对应上述活动齿板亦固定在机架上,上述张紧链轮紧贴小链轮与大链轮之间的链条,所述剥壳轴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刀片和划痕针,所述螺旋轴同轴心设置有螺旋叶轮,此外径向对应螺旋轴的机架一侧朝螺旋轴装有间隙调整装置,该间隙调整装置由螺栓、二螺母、轴承座及滑动轴承组成,其中的螺栓由一螺母和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之对应剥壳处,其中螺栓朝向剥壳轴的一端设置轴承座且轴承座与机架之间的螺栓上还设有另一螺母,轴承座内套接螺栓处装有滑动轴承,此外,所述剥壳轴和螺旋轴二轴与机架之上底面之间还夹有一层带压紧弹簧的橡胶板,该压紧弹簧装置在机架上底面对应该橡胶板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栗剥壳机,它包括有机架、电机、剥壳轴和进料斗,出料口,其中剥壳轴位于机架内与电机的输出轴轴接,进料斗位于机架一侧上方,出料口位于机架设置进料斗一侧的另一则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与上述剥壳轴轴心线平行装置在机架内的螺旋轴,该螺旋轴与上述剥壳轴之间具有由小链轮与大链轮及链条张紧装置组成的传动机构,其中的小链轮轴接剥壳轴,大链轮与螺旋轴轴接,该小链轮与大链轮链条传动连接,上述链条张紧装置设置在大、小链轮之间的链条下方,所述链条张紧装置由张紧链轮、活动齿板、固定板和固定齿板组成,其中张紧链轮固定在活动齿板上,活动齿板则由螺栓和螺母装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固定齿板对应上述活动齿板亦固定在机架上,上述张紧链轮紧贴小链轮与大链轮之间的链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继烈张再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