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茸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松茸调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松茸酶解超微粉8~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4~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3~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3~6份,蔬菜粉19~30份,香辛料粉5.3~8.6份,食盐15~25份,白砂糖5~8份,鸡肉粉5~10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松茸调味料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产品的鲜香味全部来自天然食材,其鲜味明显高于现有的食用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味料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松茸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健康的菜肴已成为一种趋势,健康的菜肴离不开天然健康的调味品。当前,以食用菌为主要原料的调味品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从人们对健康、安全的饮食消费需求来看,食用菌调味品具有美味、营养、保健等多重优点。松茸是具有药食两用的功能性纯野生珍稀名贵食用菌,至今无法进行人工培植,被称为“菌中之王”。松茸入菜一两片便可起到提鲜增香的作用,太多会掩盖其他原料的味道,故将松茸作为纯天然的绿色健康提鲜增香原料,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但由于松茸具有季节性,而且采摘后不易保存,人们不能随时想享用到新鲜松茸特有的风味。因此,通常将松茸以及其它食用菌制备成干粉添加到调味料中。现有的食用菌调味料的制备工艺通常是将食用菌烘干后粉碎,或先用胶体磨均质后再烘干,再加入其它辅料混合造粒干燥制得。将食用菌烘干后粉碎的方式,食用菌中的呈味物质很难释放出来,即使采用超微粉碎的方式,释放的呈味物质也有限,同时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为了确保调味料的鲜味,现有的食用菌调味料通常需要添加谷氨酸钠和/或呈味核苷酸二钠(I+G)等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上述食品添加剂虽然能够满足调味料对鲜味的要求,但是不合符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天然的松茸调味料,通过将食用菌的中提鲜物质释放至调味料中达到调味料的提鲜作用,不需要添加任何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以克服现有的调味料需要添加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松茸调味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不仅能够确保食用菌中提鲜物质释放,而且提鲜物质的产率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松茸调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松茸酶解超微粉8~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4~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3~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3~6份,蔬菜粉19~30份,香辛料粉5.3~8.6份,食盐15~25份,白砂糖5~8份,鸡肉粉5~10份。一种松茸调味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松茸酶解超微粉8~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4~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3~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3~6份,蔬菜粉19~30份,香辛料粉5.3~8.6份,食盐15~25份,白砂糖5~8份,鸡肉粉5~10份。优选地,所述松茸调味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松茸酶解超微粉10~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6~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4~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4~6份,蔬菜粉22.5~30份,香辛料粉6.5~8.6份,食盐20~25份,白砂糖6~8份,鸡肉粉7~10份。现有的食用菌调味料采用的是食用菌干粉,食用菌干粉的制备工艺是将食用菌烘干后粉碎制成。将食用菌烘干后粉碎的方式,食用菌中的呈味物质很难释放出来,即使采用超微粉碎的方式,释放的呈味物质也有限,同时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需要向食用菌调味料中添加谷氨酸钠和/或呈味核苷酸二钠(I+G)等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料组分均为纯天然食材,符合绿色健康食品的要求。其中,松茸酶解超微粉是采用天然食材松茸经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工艺制成。松茸是天然的珍贵的提鲜增香菌类,采用传统的烘干后粉碎的方式制备的松茸粉使得松茸中的提鲜物质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和吸收,不仅浪费了珍贵食材,而且还需要额外添加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而本专利技术采用松茸酶解超微粉因其制备工艺的不同,使得松茸酶解超微粉能够很好的将松茸中的提鲜物质充分释放出来,而且容易吸收。其中,牛肝菌酶解超微粉是采用天然食材牛肝菌经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工艺制成。牛肝菌是天然的珍贵的提鲜增香菌类,采用传统的烘干后粉碎的方式制备的牛肝菌粉使得牛肝菌中的提鲜物质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和吸收,不仅浪费了珍贵食材,而且还需要额外添加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牛肝菌酶解超微粉因其制备工艺的不同,使得牛肝菌酶解超微粉能够很好的将牛肝菌中的提鲜物质充分释放出来,而且容易吸收。其中,鸡油菌酶解超微粉是采用天然食材鸡油菌经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工艺制成。鸡油菌是天然的珍贵的提鲜增香菌类,采用传统的烘干后粉碎的方式制备的鸡油菌粉使得牛肝菌中的提鲜物质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和吸收,不仅浪费了珍贵食材,而且还需要额外添加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而本专利技术采用鸡油菌酶解超微粉因其制备工艺的不同,使得鸡油菌酶解超微粉能够很好的将鸡油菌中的提鲜物质充分释放出来,而且容易吸收。其中,香菇酶解超微粉是采用天然食材香菇经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工艺制成。香菇酶解超微粉不仅能够释放提鲜物质,而且有利于松茸酶解超微粉、牛肝菌酶解超微粉和鸡油菌酶解超微粉释放的提鲜物质的鲜味。其中,蔬菜粉和鸡肉粉也能够提高调味料的鲜味。本专利技术以松茸为主原料,在其他多种食用菌中进行筛选,通过各种食用菌的不同添加量进行复配组合,以鲜味为主、原料成本为辅的筛选原则,筛选出了香菇、牛肝菌以及鸡油菌作为提升松茸鲜味以及起鲜味互补作用的原料;同时,为了丰富产品口感以及增加产品的厚重感,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了各种蔬菜粉、香辛料粉以及鸡肉粉。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方,将各种原材料按照上述比例进行科学配料,能将各种食材的鲜味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以松茸鲜味为主的特殊鲜味。将本专利技术产品用于烹饪,能整体提升菜肴的鲜香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料组分不仅不添加增加鲜味的食品添加剂,而且申请人通过大量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味料的鲜味物质(谷氨酸钠(MSG)和呈味核苷酸二钠(I+G))的含量)证明:本专利技术所述配方制备的松茸调味料的鲜味与其他添加了谷氨酸钠(MSG)和/或呈味核苷酸二钠(I+G)的食用菌调料相比,鲜味物质(MSG和/或I+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本产品的优势在于本产品的鲜味来自食材本身,而其他食用菌调味料添加了提鲜味的食品添加剂。与未添加鲜味物质MSG和/或I+G的食用菌调料相比,鲜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鲜味物质GMP、IMP和MSG含量的测定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GMP和IMP((I+G))测定:仪器:美国安捷伦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由思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和荧光检测器组成。试剂:甲醇(色谱纯);磷酸二氢钾、乙酸铵(分析纯);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标准品(Sigma公司);重蒸水。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il ODS-3柱(4.6mm×25mm,5μ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pH4.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0nm;进样体积:20μL。MSG测定:仪器:美国安捷伦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由思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和荧光检测器组成。试剂:甲醇、乙腈(色谱纯);磷酸氢二钠(分析纯);衍生试剂OPA、3-巯基丙酸、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标准品(Sigma公司);重蒸水。色谱条件: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25mm,5μm);流动相:0.01mol/L磷酸氢二钠(pH7.2);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40nm,发射波长450nm;进样体积:吸取2.0μL pH 10.5硼酸盐缓冲液,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松茸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松茸酶解超微粉8~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4~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3~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3~6份,蔬菜粉19~30份,香辛料粉5.3~8.6份,食盐15~25份,白砂糖5~8份,鸡肉粉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茸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松茸酶解超微粉8~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4~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3~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3~6份,蔬菜粉19~30份,香辛料粉5.3~8.6份,食盐15~25份,白砂糖5~8份,鸡肉粉5~10份。2.一种松茸调味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松茸酶解超微粉8~12份,香菇酶解超微粉4~7份,牛肝菌酶解超微粉3~6份,鸡油菌酶解超微粉3~6份,蔬菜粉19~30份,香辛料粉5.3~8.6份,食盐15~25份,白砂糖5~8份,鸡肉粉5~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松茸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蔬菜粉至少包括番茄粉、高丽菜粉、大白菜粉、萝卜粉、海苔粉或洋葱粉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松茸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粉为陈皮粉2~3份,枸杞粉2~3份,姜粉0.5~1.0份,蒜粉0.5~1.0份,白胡椒粉0.3~0.6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茸调味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淀粉5~15份。6.一种松茸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松茸酶解超微粉、香菇酶解超微粉、牛肝菌酶解超微粉和鸡油菌酶解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别将新鲜的松茸、香菇、牛肝菌、鸡油菌除杂、清洗待用;b、分别将清洗后的松茸、香菇、牛肝菌、鸡油菌加入其重量10~15倍的水高压蒸煮15~2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切丁;c、将切丁后的松茸、香菇、牛肝菌、鸡油菌分别倒入其高压蒸煮后的液体中打浆,再用胶体磨均质;d、分别将均质好的浆液倒入恒温搅拌缸中,采用复合酶分布酶解法酶解浆液:先用浆液质量百分比为0.05%~0.1%的果胶酶和0.2%~0.4%的纤维素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霞,索郎仁青,
申请(专利权)人:索郎仁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