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673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包括有极板组、正极柱、负极柱以及偏极柱,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设置在极板组的两侧,所述偏极柱位于正极柱和负极柱之间,所述偏极柱包括有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在所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极板的一端延伸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中;通过在偏极柱的中间预留有间隙供极板连接,以提高导电性能,同时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并且过桥不易断裂,大大提供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往往存有如下的问题:1、蓄电池极群组之间采用偏极柱过桥人工烧焊连接,属于人工操作,存在着因人为因素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而且这种过桥人工烧焊,需要预制铅零件绕过单格隔筋才能烧焊连接,耗铅较多,不利于节约成本;2、过桥人工烧焊工艺方法,需要绕过单格隔筋才能操作,无形中增加了蓄电池极群组的长度和宽度,也即增加了蓄电池的空间体积,目前蓄电池的多数采用铅零件连接的方式,且偏极柱过桥大多为一体式的,且多数呈H型或者U型,此类过桥连接方式材料使用成本较大、且导电性能不够理想,更为重要的是偏极柱过桥容易断裂,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通过改进偏极柱的过桥连接方式,以解决现有蓄电池过桥连接性能不够理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包括有极板组、正极柱、负极柱以及偏极柱,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设置在极板组的两侧,所述偏极柱位于正极柱和负极柱之间,所述偏极柱包括有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在所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极板的一端延伸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中。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正极柱、负极柱和偏极柱的高度一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极板的延伸端位于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内,且不超出偏极柱的高度。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的宽度大于极板端面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偏极柱的中间预留有间隙供极板连接,以提高导电性能,同时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并且过桥不易断裂,大大提供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其中:1-极板组,2-正极柱,3-负极柱,4-偏极柱,5-左偏极柱,6-右偏极柱,7-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包括有极板组1、正极柱2、负极柱3以及偏极柱4,所述正极柱2和负极柱3分别设置在极板组1的两侧,所述偏极柱4位于正极柱2和负极柱3之间,所述偏极柱4包括有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在所述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之间预留有间隙7,极板的一端延伸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7中。所述正极柱2、负极柱3和偏极柱4的高度一致。所述极板的延伸端位于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7内,且不超出偏极柱4的高度。所述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的间隙7的宽度大于极板顶端面的宽度。通过在偏极柱4的中间预留有间隙7供极板连接,以提高导电性能,同时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并且过桥不易断裂,大大提供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包括有极板组(1)、正极柱(2)、负极柱(3)以及偏极柱(4),所述正极柱(2)和负极柱(3)分别设置在极板组(1)的两侧,所述偏极柱(4)位于正极柱(2)和负极柱(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极柱(4)包括有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在所述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之间预留有间隙(7),极板的一端延伸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7)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过桥连接结构,包括有极板组(1)、正极柱(2)、负极柱(3)以及偏极柱(4),所述正极柱(2)和负极柱(3)分别设置在极板组(1)的两侧,所述偏极柱(4)位于正极柱(2)和负极柱(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极柱(4)包括有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在所述左偏极柱(5)和右偏极柱(6)之间预留有间隙(7),极板的一端延伸到左偏极柱和右偏极柱的间隙(7)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红卢晓明顾然然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