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中的化合物为首次报道,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可以从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起到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作用,将化合物(Ⅰ)应用于涎腺腺样囊性癌时,治疗且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用药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中的化合物(Ⅰ)化合物(Ⅰ)为非传统意义的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小,而且避免了癌细胞对传统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应用化合物(Ⅰ)治疗腺样囊性癌有可能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可以用来开发成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涉及从黄芩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或圆柱瘤型腺癌。该病发展较迅速早期即可出现局部蔓延或远处转移。常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并向内下方移位,由于肿瘤浸润血管、神经及骨组织和眼外肌所导致的疼痛麻木、上睑下垂和复视较多见,疼痛是主要临床症状,可触及眶缘的粘连性肿块,边界不清可有压痛。黄芩又名元芩、枯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品种之一,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等作用。黄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与中医经验治疗“天行热疾”、“火咳肺痿”和“疔疮火疡”相一致。黄芩抗菌范围较广,其中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钩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苷可显著抑制细胞内白三烯B4、白三烯C4的生物合成,还可显著抑制人工三肽(fMLP)激发的白细胞内Ca2+升高,并促进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表明黄芩苷显著影响白细胞的多种功能并揭示了其抗炎作用机理。研究显示5,7,2’-三羟基黄酮和5,7,2’,3’-四羟基黄酮能显著抑制小鼠皮肤肿瘤的发生。黄芩中黄芩茎叶总黄酮及野黄芩苷对LA795细胞的抑制实验显示,它们在一定浓度下对LA795细胞有抑制作用;同时,不同剂量的黄芩总黄酮皆可抑制移植肉瘤S180瘤株的体内增殖,且呈量效关系,表现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黄芩的4种主要黄酮成分在机体的不同系统中均具有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黄芩素可预防诸如氢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阴离子等氧自由基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损伤。在4种黄芩的黄酮类成分中,黄芩素是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黄芩素可使细胞避免致死量氧化剂的损伤。黄芩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对其抗氧化、抗肿瘤和抗HIV病毒的研究日趋深入,开发黄芩及其活性成分作为降血压、治疗冠心病以及防治肿瘤和艾滋病药物的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黄芩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药物中的应用,应用于制备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药物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进一步地,所述的化合物(Ⅰ)从黄芩中分离提取获得,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黄芩的干燥根粉碎,用75~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5%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55:1、35:1、10:1和1: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5:1、10: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进一步地,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地,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80%。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化合物(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应用中的化合物(Ⅰ)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当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应用于制备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药物时,药物组合物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明化合物(Ⅰ),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所述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片剂、缓释片、控释片、胶囊、滴丸、微丸、混悬剂、乳剂、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等;用于注射时,可制成灭菌的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针、脂质体或乳剂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起到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作用,将化合物(Ⅰ)应用于涎腺腺样囊性癌时,治疗且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用药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本专利技术应用中的化合物(Ⅰ)化合物(Ⅰ)为非传统意义的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小,而且避免了癌细胞对传统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应用化合物(Ⅰ)治疗腺样囊性癌有可能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可以用来开发成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Ⅰ)结构式;图2为化合物(Ⅰ)理论ECD值与实验ECD值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实施例1:化合物(Ⅰ)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药材和试剂来源: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黄芩的干燥根购自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制备方法:(a)黄芩的干燥根(10kg)粉碎,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25L×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6L),依次用石油醚(6L×3次)、乙酸乙酯(6L×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6L×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355g)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依次用15%乙醇(8L)和75%(12L)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154g);(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8个柱体积)、55:1(8个柱体积)、35:1(6个柱体积)、10:1(8个柱体积)和1:1(5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46g)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15:1(8个柱体积)、10:1(10个柱体积)和5:1(6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27g)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Ⅰ)(35mg)。结构确证:HR-ESIMS显示[M+Na]+为m/z 443.1018,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Ⅰ)从黄芩中分离提取获得,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黄芩的干燥根粉碎,用75~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5%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12个柱体积,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55:1、35:1、10:1和1:1的二氯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更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