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智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升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7315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1 00:41
一种移动升降设备,包括底板、框体装置、气缸装置、推动装置、支架装置及旋转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框体装置包括框体、第一斜杆、第一横杆、第一支撑块、第一滚轮,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推动杆、第一支架、第三弹簧、第二横杆及第三横杆,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斜杆、第四横杆、握持杆、第三支架、第三斜杆、第五横杆、第二滚轮及第四支架,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五支架、第四弹簧、第五弹簧、第六支架、第六横杆、第七横杆、第三滚轮、第六弹簧及第二支撑杆,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杆、定位杆、第一固定环、第七弹簧、第一拉线、第二拉线、第二固定环、第三拉线、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轻松的将其移动到任何需要的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升降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升降装置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普遍存在升降机构不灵活,在升降工作台上能够活动工作的范围小。而大多升降装置的移动为置于车上进行移动,在工作时常需要先将升降装置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装置移动车上,在进行下一步的升降工作,在有条件情况下这样的移动是可以的,但这样的升降装置必须配套设别,从而增加了应用成本,且升降装置还不能精确的移动,影响整个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移动升降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升降设备,所述移动升降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左侧的推动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右侧的支架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旋转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气缸右侧的第三横杆,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握持杆、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握持杆上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五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五横杆上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上下两侧的第四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右侧的第六横杆、位于所述第六横杆上方的第七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七横杆右端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七横杆上方的第六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杆、位于所述旋转杆上方的定位杆、位于所述旋转杆下方的第一固定环、位于所述旋转杆上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下方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右侧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旋转杆右端的第二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下方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拉线下方的挂钩及位于所述第一拉线下方的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底板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的右端呈水平状,所述握持杆的左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五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的右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五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四支架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五支架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两端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六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六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七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七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横杆的右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七横杆轴转连接,所述第六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六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七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方孔。所述旋转杆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穿过所述方孔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定位杆呈弯曲状,所述定位杆的两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定位杆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升降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左侧的推动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右侧的支架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旋转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气缸右侧的第三横杆,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握持杆、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握持杆上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五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五横杆上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上下两侧的第四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右侧的第六横杆、位于所述第六横杆上方的第七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七横杆右端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七横杆上方的第六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杆、位于所述旋转杆上方的定位杆、位于所述旋转杆下方的第一固定环、位于所述旋转杆上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下方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右侧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旋转杆右端的第二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下方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拉线下方的挂钩及位于所述第一拉线下方的第三固定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升降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左侧的推动装置、位于所述推动装置右侧的支架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旋转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及位于其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气缸右侧的第三横杆,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握持杆、位于所述握持杆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握持杆上方的第三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五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五横杆上的第二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五横杆上下两侧的第四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右侧的第六横杆、位于所述第六横杆上方的第七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七横杆右端的第三滚轮、位于所述第七横杆上方的第六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杆、位于所述旋转杆上方的定位杆、位于所述旋转杆下方的第一固定环、位于所述旋转杆上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下方的第一拉线、位于所述第一拉线右侧的第二拉线、位于所述旋转杆右端的第二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下方的第三拉线、位于所述第三拉线下方的挂钩及位于所述第一拉线下方的第三固定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底板的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推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
申请(专利权)人:林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