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作用杆、避让机构、作动器以及反力架;作用杆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第一车架梁上的悬置安装点连接;作用杆的第二端通过避让机构连接到作动器的第一端;作用杆与作动器平行;作动器的第二端连接到反力架;避让机构具有供副车架的第二车架梁穿过的空间,且在避让机构在作动器的驱动下带动作用杆沿作用杆的轴向方向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避让机构保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不接触;其中,第一车架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为所述副车架的相对的两个车架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副车架发动机悬置点的试验加载干涉问题,使得加载力合理避让了副车架本体,复现了副车架发动机悬置点的受力情况,验证了副车架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工艺的
,具体涉及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车型量产前,一般会在试制阶段进行副车架总成(以下简称副车架)等底盘件的性能或疲劳耐久试验,主要分为整车试验和零部件伺服系统台架模拟试验(以下简称台架试验)两种验证方法。副车架台架试验中,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工况作为重要一个环节,是为了验证发动机通过悬置对副车架的影响。如图1所示,其是现有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前横梁B2、后横梁B1、左纵梁B3和右纵梁B4,前横梁B2与后横梁B1相对,左纵梁B3与右纵梁B4相对,悬置安装点位于所述后横梁B1上。试验中需要模拟发动机悬置安装点的实车受力,向悬置安装点施加加载力F,从图1的副车架的结构可见,当加载力F与所述副车架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角度很小甚至为零时,施加加载力的部件会受到副车架的前横梁B2的干涉,导致试验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能够在不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情况下,使得加载力绕过副车架本体的阻碍传输到副车架的悬置安装点处,,合理复现了副车架的实际工况,完成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作用杆、避让机构、作动器以及反力架;所述作用杆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第一车架梁上的悬置安装点连接;所述避让机构具有供副车架的第二车架梁穿过的空间,以使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避让机构绕过所述第二车架梁连接到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并且所述避让机构能够沿着所述作用杆的轴向方向相对所述第二车架梁作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车架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为所述副车架的相对的两个车架梁;所述作动器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反力架,且所述作动器与所述作用杆平行。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让机构包括第一传输杆、第二传输杆、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传输杆、所述第二传输杆以及所述作用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传输杆和所述第二传输杆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来连接,形成具有矩形结构的所述避让机构;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点连接;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点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让机构还包括导轨支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支座上的第一传输杆导轨和第二传输杆导轨;所述第一传输杆导轨套设在所述第一传输杆上并与其间隙配合;所述第二传输杆导轨套设在所述第二传输杆上并与其间隙配合。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支座上设有至少一条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槽形孔;所述第一传输杆导轨和所述第二传输杆导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导轨支座上的槽形孔,以使所述避让机构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力架的正面设有至少一条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槽形孔,所述作动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反力架的槽形孔上,以使所述作动器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传输杆、所述第二传输杆连接的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的长轴方向为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边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传输杆、所述第二传输杆连接的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轴方向为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边方向。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用杆为可变式延长杆。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用杆的第一端通过加载球头与所述悬置安装点连接,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通过杆端轴承与所述避让机构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用杆上设有力传感器,所述作动器上设有位移传感器。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作用杆、避让机构、作动器以及反力架;所述作用杆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第一车架梁上的悬置安装点连接;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避让机构连接到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所述作用杆与所述作动器平行;所述作动器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反力架;所述避让机构具有供副车架的第二车架梁穿过的空间,且在所述避让机构在所述作动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作用杆沿所述作用杆的轴向方向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避让机构保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不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车架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为所述副车架的相对的两个车架梁。通过设计避让机构,作动器驱动避让机构、作用杆沿作用杆的轴向方向作往复运动时,第二车架梁不会对整个加载装置进行干涉,使得加载力绕过副车架本体的阻碍传输到副车架的悬置安装点处,合理复现了副车架的实际工况,完成试验验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对副车架试验时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避让机构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第一连接板2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第二连接板2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作动器3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作用杆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对副车架试验时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副车架包括顺次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的第一车架梁A1、第三车架梁A3、第二车架梁A2以及第四车架梁A4,悬置安装点位于所述第一车架梁A1上。通常情况下,第一车架梁A1为副车架的后横梁,第二车架梁A2为副车架的前横梁,第三车架梁A3为副车架的左纵梁,第四车架梁A4为副车架的右纵梁,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种情况。相邻的两个车架梁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夹具安装点,副车架的四个夹具安装点通过螺栓固定在4个夹具上,4个夹具又分别固定于地面上的夹具支座,使得副车架得以固定且安装姿态与实车状态保持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副车架、夹具以及夹具支座属于需要被试验部件及附属固定部件,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的内容,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它们的结构及功能,因而在本专利技术不再对副车架、夹具以及夹具支座作过多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对副车架的悬置安装点试验的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作用杆1、避让机构2、作动器3以及反力架4;所述作用杆1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第一车架梁A1上的悬置安装点连接;所述作用杆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避让机构2连接到所述作动器3的第一端;所述作用杆1与所述作动器3平行;所述作动器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反力架4;所述避让机构2具有供副车架的第二车架梁A2穿过的空间,且在所述避让机构2在所述作动器3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作用杆1沿所述作用杆1的轴向方向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避让机构2保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A2不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车架梁A1与所述第二车架梁A2为所述副车架的相对的两个车架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作用杆1平行于所述副车架所在的平面,即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用杆、避让机构、作动器以及反力架;所述作用杆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第一车架梁上的悬置安装点连接;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避让机构连接到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所述作用杆与所述作动器平行;所述作动器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反力架;所述避让机构具有供副车架的第二车架梁穿过的空间,且在所述避让机构在所述作动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作用杆沿所述作用杆的轴向方向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避让机构保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不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车架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为所述副车架的相对的两个车架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用杆、避让机构、作动器以及反力架;所述作用杆的第一端与副车架的第一车架梁上的悬置安装点连接;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避让机构连接到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所述作用杆与所述作动器平行;所述作动器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反力架;所述避让机构具有供副车架的第二车架梁穿过的空间,且在所述避让机构在所述作动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作用杆沿所述作用杆的轴向方向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避让机构保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不接触;其中,所述第一车架梁与所述第二车架梁为所述副车架的相对的两个车架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杆平行于所述副车架所在的平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机构包括第一传输杆、第二传输杆、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传输杆、所述第二传输杆以及所述作用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传输杆和所述第二传输杆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来连接,形成具有矩形结构的所述避让机构;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架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点连接;所述作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点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架试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航,罗文,李涛,梁焕彬,梁天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