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7158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动力传动装置和上车分动箱,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上车分动箱连接,所述上车分动箱用于驱动油泵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上车分动箱与油泵组连接,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传动方式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将发动机对油泵组进行控制,通过控制油泵组排量和溢流压力,给传动系统提供可调整的阻力降低车速。具有结构简单及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尤其是一种减轻重量的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式起重机的整机动力系统有两种配套方案:单发动机动力系统和双发动机动力系统。单发动机动力系统即上、下车共用一个发动机,执行道路行驶和起重作业。双发动机动力系统即下车发动机执行道路行驶,上车发动机执行起重作业。目前100吨以上的大吨位起重机普遍采用双发动形式,即下车发动机只用于驱动底盘行驶,上车发动机只用于驱动上车液压系统等。这种布置形式带来的缺点有:(1)价格昂贵,两套动力系统,需要两台发动机、两套散热系统、两套燃油系统及独立的供电系统等。(2)重量重,上车发动机及其附带的散热系统和燃油系统,增加了整车重量。(3)空间紧张,上车发动机需要独立的散热和燃油系统,让本来就紧张的上车空间,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为了解决上述重量重和空间紧张的问题,已有技术将大吨位起重机的动力传动系统设计为: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下车分动箱—中心回转分动箱—传动轴—上车分动箱;下车分动箱下方还设置有两个动力输出口,发动机通过下车分动箱的两个动力输出口分别前、后连接传动轴传递到车桥的驱动轴,实现车辆行驶。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采用单个发动机,但其动力传递路线较为复杂。还需要根据吨位设置有底盘液力缓速器和电涡流缓速器,当起重机需要缓速或下长坡时,需要底盘液力缓速器和电涡流缓速器减速,结构较为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动力传动装置和上车分动箱,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上车分动箱连接,所述上车分动箱用于驱动油泵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发动机直接与动力传动装置连接,发动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控制上车油泵组的排量和溢流压力,给传动系统提供可调整的阻力降低车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传递路线较为简单传动方式,且发动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对油泵组进行控制,不需要设置底盘液力缓速器和电涡流缓速器就可实现大吨位的起重机需要缓速。具有结构简单及使用方便等优点。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输入锥齿轮及输出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转轴嵌套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组的转轴内,所述输入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及第二锥齿轮组的下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及第二锥齿轮组的上锥齿轮啮合。采用锥齿轮组和两根相互嵌套的轴传递动力,内轴和外轴旋向相反,传递的扭矩也相反,因此通过输出锥齿轮将动力输出至上车后,不会造成转台在自由滑转模式下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锥齿轮的输入轴线与所述输出锥齿轮的输出轴线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锥齿轮7的输入轴的及输出锥齿轮3的输出轴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转轴的轴线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还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第一齿轮箱及第二齿轮箱,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及第二锥齿轮组的上锥齿轮和输出锥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箱内,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及第二锥齿轮组的下锥齿轮和输入锥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箱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转轴、第二锥齿轮组的转轴、所述输入锥齿轮的输入轴及输出锥齿轮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之间设置有轴承。为了便于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将传动系统离合器结合,当起重机需要缓速或下长坡时,通过控制上车油泵排量和溢流压力,给传动系统提供可调整的阻力降低车速。本本实施例中的离合器也可常结合,不需要缓速时,将上车的油泵组排量归零,并使油路处于卸荷状态。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下车分动箱,所述下车分动箱通过传动轴与车桥连接。下车分动箱上还有一路动力通过多个驱动轴和传动轴传递,以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为了便于速度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下车分动箱之间设置有变速箱。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发动机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中,还包括转台,所述油泵组与所述转台连接。单发动机起重机的上车驱动机构通过下车发动机动力系统来取力,通过该角传动装置实现上、下车动力的水平方向、机械式传递,完成整车行驶和上车起重作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和单发动机起重机,其中,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分动箱与油泵组连接,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上车分动箱与油泵组连接,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传动方式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将发动机对油泵组进行控制,通过控制油泵组排量和溢流压力,给传动系统提供可调整的阻力降低车速。具有结构简单及使用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 2-第一锥齿轮; 3-输出锥齿轮;4-第一齿轮箱; 5-第二锥齿轮; 6-第二齿轮箱;7-输入锥齿轮; 11-车桥; 12-发动机;13-离合器; 14-变速箱; 15-下车分动箱;16-驱动轴; 17-动力传动装置; 18-上车分动箱;19-油泵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2、动力传动装置17和上车分动箱18,所述发动机12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的输出轴与所述上车分动箱18连接,所述上车分动箱18用于驱动油泵组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12与上车分动箱18的输入轴驱动连接,上车分动箱18与油泵组19连接,发动机与上车分动箱18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传动方式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将发动机12对油泵组19进行控制,通过控制油泵组19排量和溢流压力,给传动系统提供可调整的阻力降低车速。具有结构简单及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了便于控制,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发动机12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之间设置有离合器13。离合器依靠摩擦原理传动发动机动力,具有分离和结合两种状态。发动机12通过离合器13的控制,实现与动力传动装置的连接。将传动系统离合器结合,当起重机需要缓速或下长坡时,通过控制上车油泵排量和溢流压力,给传动系统提供可调整的阻力降低车速。本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2)、动力传动装置(17)和上车分动箱(18),所述发动机(12)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的输出轴与所述上车分动箱(18)连接,所述上车分动箱(18)用于驱动油泵组(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2)、动力传动装置(17)和上车分动箱(18),所述发动机(12)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的输出轴与所述上车分动箱(18)连接,所述上车分动箱(18)用于驱动油泵组(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7)包括: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输入锥齿轮(7)及输出锥齿轮(3);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转轴嵌套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组的转轴内,所述输入锥齿轮(7)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及第二锥齿轮组的下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3)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及第二锥齿轮组的上锥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锥齿轮(7)的输入轴线与所述输出锥齿轮(3)的输出轴线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锥齿轮(7)的输入轴的及输出锥齿轮(3)的输出轴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的转轴的轴线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