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779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强化絮凝沉淀池(3)、加药箱(5)、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鼓风机(7)和回流泵(8),其特征在于:强化絮凝沉淀池(3)分为絮凝反应区(31)、沉淀区(32),由过水挡板、挡墙或导流板连通;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分为缺氧区(41)、好氧区(42)和固液分离区(43),彼此之间通过穿孔挡墙或挡板分隔,各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强化絮凝沉淀池(3)通过管道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连通。该装置提高了除污染效能,占地面积少,运行费用低,适合不同的处理场所或处理规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为代表的传统生物处理装置长期以来在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类传统装置大都采用二次沉淀池作为固液分离手段,处理设施彼此独立,占地面积大、处理出水的水质稳定性不好。一些污水生物处理新装置取消或者取代二次沉淀池以克服其不足,如膜生物反应器、一体化氧化沟、机械搅拌流化床和深层过滤床等,专利CN2286181Y、CN2616530Y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这些污水处理装置虽然占地面积小,但都局限于住宅小区、小型污水处理场合,当处理规模达到数千吨或进水的水质变化较大时,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污水处理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省占地面积,适应不同的处理规模且运行稳定可靠、管理简单的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如下:将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氧化分解功能与固液分离集成在同一个处理构筑物内,同时结合前置强化絮凝单元,实现高效去除各种污染物、提高抗水质冲击能力、降低运行费用,而且直接实现固液分离,节省占地面积,适应不同的处理规模。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强化絮凝沉淀池3、加药箱5、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鼓风机7和回流泵8,其特征在于:强化絮凝沉淀池3分为絮凝反应区31、沉淀区32,由过水挡板、挡墙或导流板连通;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分为缺氧区41、好氧区42和固液分离区43,彼此之间通过穿孔挡墙或挡板分隔,各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强化絮凝沉淀池3通过管道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强化絮凝沉淀池3的具体结构如下:絮凝反应区31和沉淀区32由过水挡板、挡墙或导流板321连通,絮凝反应区31布置空气搅拌管311和312或机械搅拌装置;沉淀区32上部通过出水管322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的进水管412相连,进水管412还与回流管10相连,沉淀区底部安装排泥管3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的具体结构如下:缺氧区41放置机械搅拌装置411,好氧区42的曝气管421通过空气总管6与鼓风机7连接,曝气管421的末端连接微孔曝气盘或穿孔曝气管422;固液分离区43的空气管431也与空气总管6相连,其末段连接穿孔式空气搅拌管,出水挡板432与出水管433相连,底部的排泥管434与外排管435、回流管436连接,回流管436通过回流泵8、回流管9分别与回流管10、11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地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进水管1上装有流量计2,与絮凝反应区31、回流管11相连;加药箱5装有计量泵51,与之连通的加药管52通过进水管1与絮凝反应区31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在普通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基础上集成固液分离系统,取消二沉池,不仅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提高,而且在同一个构筑物实现了除污染和固液分离的功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在正常运行时直接清除填料积泥,无需专门的反冲洗设施和反冲洗储水池,不需要额外的能耗;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内外回流整合,既实现脱氮除磷的目的,同时又降低了能耗和运行费用。该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可以采用钢结构或钢混结构形式,适合不同的处理场所或处理规模,出水可以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强化絮凝沉淀池3、加药箱5、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鼓风机7和回流泵8。进水管1上装有流量计2,与絮凝反应区31、回流管11相连;加药箱5装有计量泵51,与之连通的加药管52通过进水管1与絮凝反应区31连通。强化絮凝沉淀池3分为絮凝反应区31、沉淀区32,絮凝反应区31和沉淀区32由过水挡板、挡墙或导流板321连通,絮凝反应区31布置空气搅拌管311和312或机械搅拌装置;沉淀区32上部通过出水管322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的进水管412相连,进水管412还与回流管10相连,沉淀区底部安装排泥管323。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分为缺氧区41、好氧区42和固液分离区43,彼此之间通过穿孔挡墙或挡板分隔,各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强化絮凝沉淀池3通过管道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连通。缺氧区41放置机械搅拌装置411,好氧区42的曝气管421通过空气总管6与鼓风机7连接,曝气管421的末端连接微孔曝气盘或穿孔曝气管422;固液分离区43的空气管431也与空气总管6相连,其末段连接穿孔式空气搅拌管,出水挡板432与出水管433相连,底部的排泥管434与外排管435、回流管436连接,回流管436通过回流泵8、回流管9分别与回流管10、11连接。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由进水管1、流量计2进入强化絮凝沉淀池3的反应区31,絮凝药剂通过加药箱5、计量泵51和加药管52在进水管与污水初步混合,进水管还接受生化处理后的回流液。在絮凝反应区31,污水、絮凝药剂、回流混合液通过机械搅拌桨或者空气搅拌管311和312实现混合、反应并生成矾花,与此同时,污水中的磷也与絮凝药剂反应形成沉淀。矾花和污水的混合液进入强化絮凝沉淀池的沉淀区32,悬浮固体和污水初步沉淀,初沉后的出水通过管322、412进入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沉淀污泥通过排泥阀323定期排放,再进一步处理与处置。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每个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污水进入缺氧区41,通过机械搅拌装置促进微生物与污染物混合,在此实现反硝化;好氧区所需的空气由鼓风机通过空气管6、421和曝气器422溶解于水,满足微生物代谢所需;在好氧区42,污水中残余的有机物、NH3-N被填料上的各种好氧微生物彻底氧化。净化后的污水、脱落的生物膜、悬浮物等进入固液分离区43,该区布置悬浮填料和穿孔搅拌管431,悬浮物在此被截留,清水通过出水挡板432、出水管433外排;当固液分离的效果变差时打开空气搅拌管431的阀门,将固液分离区截留的悬浮物冲洗并沉降到池底,再通过排泥管434和435排放,进一步处理。排泥管434还与回流管436和回流泵8连接,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可回流絮凝沉淀池或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进水端。城镇生活污水、景观水、水产养殖废水和某些行业的工业废水经过本专利技术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净化后可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强化絮凝沉淀池(3)、加药箱(5)、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鼓风机(7)和回流泵(8),其特征在于:强化絮凝沉淀池(3)分为絮凝反应区(31)和沉淀区(32),由过水挡板、挡墙或导流板连通;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分为缺氧区(41)、好氧区(42)和固液分离区(43),彼此之间通过穿孔挡墙或挡板分隔,各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强化絮凝沉淀池(3)通过管道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强化絮凝沉淀池(3)、加药箱(5)、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鼓风机(7)和回流泵(8),其特征在于:强化絮凝沉淀池(3)分为絮凝反应区(31)和沉淀区(32),由过水挡板、挡墙或导流板连通;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分为缺氧区(41)、好氧区(42)和固液分离区(43),彼此之间通过穿孔挡墙或挡板分隔,各区均投加悬浮载体生物填料;强化絮凝沉淀池(3)通过管道与一体化悬浮载体生物反应器(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强化絮凝沉淀池(3)的絮凝反应区(31)布置空气搅拌管或机械搅拌装置,沉淀区(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美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