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6685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属水产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以越鳠作为父本、丝尾鳠作为母本,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二次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第二次注射LRH‑A2+DOM;在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的水温在25‑27℃,养殖10-11个小时,对成熟的丝尾鳠雌鱼进行人工挤卵,同时剖取越鳠雄鱼的精巢,采集精液,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将受精卵送入流水槽中,在水温25‑27℃的流水中进行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得杂交的鳠属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杂交子代体色好、生长速度快、适温能力强,有利于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属水产遗传育种

技术介绍
越鳠,学名为M.Pluriradiatus,地方名为白须公、弯丝。分类上属于鯰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分布于红河水系。丝尾鳠,学名为M.wyckioides,地方名为长胡子鱼。分类上与越鳠同属,因其尾鳍上叶延长成丝而得名。在国内为云南的土著种,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支流中,澜沧江干流中少见,国外分布于湄公河水系。鳠属鱼类的肉质细嫩且雪白,而味道极为鲜美,无肌间刺、腹膜为白色,是口感较好的鱼类产品。丝尾鳠为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成熟,但由于上市规格大,养殖周期较长,且对水温要求较高。而越鳠是中小型鱼类,体色为黄色,上市规格小,肉质较丝尾鳠更佳,但是由于是小型鱼类,苗种规模化生产难度大,生长较慢。因此,有必要开展对丝尾鳠、越鳠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以获得养殖鳠属鱼类的新品种,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集营养、口感于一体的鳠属鱼类产品。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以便通过同属种间杂交获得杂交子代体色好、生长速度快、适温能力强、有利于养殖的鳠属鱼类产品,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鳠属鱼类养殖提供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越鳠作为父本、丝尾鳠作为母本,并经过下列各步骤:A、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下列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注射量为3μg/kg;第二次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7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且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2h再进行第二次注射;B、在步骤A的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10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C、将步骤A和B完成催产剂人工注射后的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的水温一致,在25-27℃水温条件下养殖10-11个小时,使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成熟;D、对成熟的丝尾鳠雌鱼进行人工挤卵,同时剖取越鳠雄鱼的精巢,采集精液,进行干法人工授精;E、将步骤D的受精卵送入流水槽中,在水温25-27℃的流水中进行人工孵化、苗种培育,直至获得杂交的鳠属鱼苗。所述步骤C的养殖,只需要控制水温,其余均为常规养殖。所述步骤D的干法人工授精为常规人工授精。所述步骤E的流水槽为常规设备,孵化和苗种培育均为常规技术。所述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为野生的,或者为池塘养殖的。所述步骤E获得的杂交鳠属鱼苗,经常规养殖30天后,即得到体重0.5g的杂交鳠属鱼苗,该鱼苗在苗种培育阶段体色好、适温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生长速度快。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获得鳠属种间杂交新品种一种鳠属鱼,经常规养殖30天后,即能得到体重0.5g的杂交鳠属鱼,所得杂交子代具有体色好、生长速度快、适温能力强的优点,非常有利于养殖,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鳠属鱼类养殖提供有效途径与技术支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以体重200g的野生越鳠作为父本、池塘养殖的5+龄丝尾鳠作为母本,具体经过下列各步骤:A、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下列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注射量为3μg/kg;第二次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7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且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2h再进行第二次注射;B、在步骤A的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10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C、步骤A和B完成催产剂人工注射后的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水温均为25℃,养殖11小时,使丝尾鳠雌鱼成熟;D、对成熟的丝尾鳠雌鱼进行常规人工挤卵,同时剖取越鳠雄鱼的精巢,采集精液,进行干法人工授精;E、将步骤D的授精卵送入常规流水槽中,在水温25℃的流水中进行常规人工孵化,43小时后开始出膜,完成人工孵化;两天后开始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继续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经过15天培育获得2.0cm鳠属鱼类杂交鱼苗;F、上述鱼苗经常规养殖,继续培育15天后,即得到体重0.5g、体长5cm的杂交鳠属鱼苗,该鱼苗体色好、适温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生长速度快。实施例2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以体重200g的池养殖的越鳠作为父本、池塘养殖的5+龄丝尾鳠作为母本,具体经过下列各步骤:A、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下列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注射量为3μg/kg;第二次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7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且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2h再进行第二次注射;B、在步骤A的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10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C、步骤A和B完成催产剂人工注射后的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水温均为27℃,养殖10小时,使丝尾鳠雌鱼成熟;D、对成熟的丝尾鳠雌鱼进行常规人工挤卵,同时剖取越鳠雄鱼的精巢,采集精液,进行干法人工授精;E、将步骤D的授精卵送入常规流水槽中,在水温27℃的流水中进行常规人工孵化,43小时后开始出膜,完成人工孵化;两天后开始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继续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经过15天培育获得2.0cm鳠属鱼类杂交鱼苗;F、上述鱼苗经常规养殖,继续培育15天后,即得到体重0.5g、体长5cm的杂交鳠属鱼苗,该鱼苗体色好、适温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生长速度快。实施例3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以体重200g的池养殖的越鳠作为父本、池塘养殖的5+龄丝尾鳠作为母本,具体经过下列各步骤:A、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下列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注射量为3μg/kg;第二次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7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且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2h再进行第二次注射;B、在步骤A的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10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C、步骤A和B完成催产剂人工注射后的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水温均为26℃,养殖10小时,使丝尾鳠雌鱼成熟;D、对成熟的丝尾鳠雌鱼进行常规人工挤卵,同时剖取越鳠雄鱼的精巢,采集精液,进行干法人工授精;E、将步骤D的授精卵送入常规流水槽中,在水温26℃的流水中进行常规人工孵化,43小时后开始出膜,完成人工孵化;两天后开始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继续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经过15天培育获得2.0cm鳠属鱼类杂交鱼苗;F、上述鱼苗经常规养殖,继续培育15天后,即得到体重0.5g、体长5cm的杂交鳠属鱼苗,该鱼苗体色好、适温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生长速度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越鳠作为父本、丝尾鳠作为母本,并经过下列各步骤:A、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下列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注射量为3μg/kg;第二次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7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且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2h再进行第二次注射;B、在步骤A的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10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C、将步骤A和B完成催产剂人工注射后的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的水温一致,在25‑27℃水温条件下养殖10-11个小时,使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成熟;D、对成熟的丝尾鳠雌鱼进行人工挤卵,同时剖取越鳠雄鱼的精巢,采集精液,进行干法人工授精;E、将步骤D的受精卵送入流水槽中,在水温25‑27℃的流水中进行人工孵化、苗种培育,直至获得杂交的鳠属鱼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鳠属鱼类种间杂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越鳠作为父本、丝尾鳠作为母本,并经过下列各步骤:A、对丝尾鳠雌鱼进行下列催产剂注射:第一次注射LRH-A2,注射量为3μg/kg;第二次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7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且第一次注射后,间隔12h再进行第二次注射;B、在步骤A的丝尾鳠雌鱼进行第二次催产剂注射的同时,对越鳠雄鱼注射LRH-A2+DOM,LRH-A2的注射量为10μg/kg、DOM的注射量为5mg/kg;C、将步骤A和B完成催产剂人工注射后的丝尾鳠雌鱼和越鳠雄鱼分别养殖在不同的产卵池中,保持两池的水温一致,在25-27℃水温条件下养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晨江薛绍伟马建颜杨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