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玻璃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6661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A47G19/10领域,包括杯体,还包括第一吸盘,所述杯体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固定外杯的底部,并位于外杯内,所述第一吸盘固定在外杯的底部。当儿童在使用玻璃杯时,通过第一吸盘将儿童玻璃杯固定在桌上,而如果要饮用水,可采用吸管等工具,从而减少了儿童将玻璃杯打翻的几率。杯体分为内杯和外杯,有效的增加了杯体的隔热效果,避免儿童被水烫伤。与传统的儿童玻璃杯相比,本方案的安全性和防护性更强,有效的减少了玻璃杯被打翻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A47G19/10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玻璃杯
技术介绍
儿童玻璃杯,是指专用于儿童饮水的杯子。由于其外观精美、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受到儿童喜爱。但是,现有儿童玻璃杯容易被儿童在就餐的同时从餐桌上碰落。特别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好奇心强烈,容易被外部新奇的事物吸引转移视线,加上手脚协调性没有完全受控,稍微疏忽就将玻璃杯打翻并让玻璃杯摔坏,进而造成餐具的损失,让用户感觉非常不便。因此,现有儿童玻璃杯具有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被打翻的儿童玻璃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儿童玻璃杯,包括杯体,还包括第一吸盘,所述杯体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固定外杯的底部,并位于外杯内,所述第一吸盘固定在外杯的底部。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儿童在使用玻璃杯时,通过第一吸盘将儿童玻璃杯固定在桌上,而如果要饮用水,可采用吸管等工具,从而减少了儿童将玻璃杯打翻的几率。杯体分为内杯和外杯,有效的增加了杯体的隔热效果,避免儿童被水烫伤。与传统的儿童玻璃杯相比,本方案的安全性和防护性更强,有效的减少了玻璃杯被打翻的几率。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若干管状气囊,所述管状气囊固定在外杯的杯壁。当杯体落在地上时,管状气囊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减少了玻璃杯被摔碎的几率。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内杯和外杯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片状气囊,所述片状气囊与管状气囊连通。片状气囊设在内杯和外杯之间基本不会影响整个杯体的隔热效果。当杯体落在地上时,管状气囊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管状气囊产生形变,压力增大,使得片状气囊贴紧在内杯的外壁和外杯的内壁上,使得内杯和外杯形成一体,从而解决了外杯容易被摔碎的问题,从而增加整个杯体的抗摔能力。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管状气囊上设有充气嘴。长时间使用后,管状气囊内的气体会发生一定量的泄漏。因此,可以通过充气嘴往管状气囊内补充气体,以确保管状气囊内始终有符合要求的气压。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管状气囊的底部设有第二吸盘,第二吸盘可增加杯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减少杯体被打翻的几率。进一步,管状气囊的中部为波纹管,正常状态下,管状气囊的高度低于杯体的高度,道理状态下,管状气囊的高度高于杯体的高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管状气囊不会挡住人们喝水,另一方面,如果杯体落下,杯体的上部着地,此时管状气囊也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儿童玻璃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儿童玻璃杯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杯10、内杯20、管状气囊30、波纹管31、限位环40、片状气囊50、第一吸盘60、第二吸盘70、重球80。如图1、图2所示,一种儿童玻璃杯,包括杯体、管状气囊30、片状气囊50、第一吸盘60和第二吸盘70。杯体包括内杯20和外杯10,外杯10的高度高于内杯20的高度。内杯20的底部通过无影胶粘接在外杯10的底部,第一吸盘60安装在外杯10的底部。外杯10的上部设有限位环40,管状气囊30的上部穿过限位环40,管状气囊30的下部固定在外杯10的外壁上,管状气囊30的中部为波纹管31制成,可以伸缩。管状气囊30的底部上安装有第二吸盘70,可进一步的加强杯体的稳定性。片状气囊50卡在内杯20和外杯10之间的间隙中,并与管状气囊30连通。管状气囊30上设有充气嘴。长时间使用后,管状气囊30内的气体会发生一定量的泄漏。因此,可以通过充气嘴往管状气囊30内补充气体,以确保管状气囊30内始终有符合要求的气压。另外,在管状气囊30内还设有重球80,重球80可采用不锈钢制成。正常状态下,重球80能增加整个杯体的重力,对吸盘有良好的压紧作用,使得杯体的稳定性提高。如果杯体落下,杯体的上部着地,在杯体翻转的过程中,重球80首先会进入到管状气囊30的另一端,促使管状气囊30伸长,从而确保管状气囊30的缓冲性。在重球80的表面上包覆一层缓冲层,避免重球80在管状气囊30时撞击到杯体而将杯体损坏的情况。具体使用中,首先,第一吸盘60和第二吸盘70将整个杯体固定在桌面上,不易被儿童打翻,从而减少了杯体损坏的几率。其次,如果杯体因为其他的情况还是掉落到地面上,则可分为两种情况:① 杯体的底部或者侧壁着地,此时,管状气囊30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管状气囊30产生形变,压力增大,使得片状气囊50贴紧在内杯20的外壁和外杯10的内壁上,使得内杯20和外杯10形成一体,可以理解为增加了外杯10的厚度,从而减少了外杯10损坏的几率。② 杯体上部着地,此时,杯体必定是发生了翻转。而在翻转的过程中,重球80首先会进入到管状气囊30的另一端。又由于管状气囊30的中部为波纹管31,则波纹管31会被拉长至超过内杯20,使得最先触地的为气囊管,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减少了杯体损坏的情况。与传统的儿童玻璃杯相比,本方案的安全性和防护性更强,有效的减少了玻璃杯被打翻和损坏的几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玻璃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盘,所述杯体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固定外杯的底部,并位于外杯内,所述第一吸盘固定在外杯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玻璃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盘,所述杯体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固定外杯的底部,并位于外杯内,所述第一吸盘固定在外杯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玻璃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管状气囊,所述管状气囊固定在外杯的杯壁。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星源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