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屏幕、具有反射屏幕的显示装置和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359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7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屏幕、具有反射屏幕的显示装置和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该反射屏幕包括:透镜基础层,该透镜基础层由膜状合成树脂制成;透镜主层,该透镜主层被层积在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并与彩色颗粒混合,其中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以及反射层,该反射层形成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所述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包括:形成由膜状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透镜基础层;将彩色颗粒添加至透镜树脂以形成透镜主层;通过在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涂覆透镜树脂来形成透镜主层,其中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反射层;在形成透镜基础层或形成透镜主层中的至少一个期间,将扩散珠与透镜基础层或透镜主层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案申请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009698.8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上述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1月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反射屏幕、具有反射屏幕的显示器和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投影仪的屏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供高亮度的图像质量的反射屏幕、具有该反射屏幕的显示装置和制造该反射屏幕的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投影仪已广泛用作图像投影装置,以将图像(例如PC屏幕、视频图像或存储在存储卡中的图像数据)反射到屏幕上。通常,投影仪使用一种通过将光源发出的光会聚到DMD(数字微镜器件)或石英片上来显示彩色图像的方法。近年来,已经开发了在光源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为50cm的投影仪,作为一种使用能够实现超过100英寸大屏幕的激光光源的投影仪。该投影仪可以克服安装空间的限制,因为可将固定至墙壁的屏幕与包括光源装置的投影仪之间的距离布置得更近。另外,该投影仪具有能够实现超过100英寸大屏幕的优点,这是LCD或OLED很难实现的。由于投影仪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与传统投影仪相比,这种投影仪中使用的屏幕趋向于使光源相对于屏幕具有更大的入射角。因而,响应于大的入射角以及对更高图像质量的要求而使用了反射屏幕。反射屏幕具有由包括反射层的各种层层积的层结构。该层结构可能使屏幕更厚而不能卷起。因而,这不利于储存、容纳和运输。另外,在从投影仪发出的光到达反射层并从反射层再次反射的过程期间,可能发生损失。因此,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比度下降、前表面处的亮度分布不规律、或者视角窄,在室内亮时尤其如此。同时,在其暴露于外部的最外侧部分上施加了硬覆层,这是因为用于制造屏幕的材料的特性所导致的屏幕表面的硬度不高。该硬覆层具有增强屏幕的表面强度的优点。然而,该反射屏幕可能像镜子一样反射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或者可能反射从屏幕前面经过的人。另外,该反射屏幕可能需要大量的制造工艺和成本,因为该反射屏幕实现了由多个层组成的光学屏幕结构。另外,所存在的“在天花板上闪现”(即,从投影仪发出的图像被反射到屏幕上而在天花板上显示)的现象具有导致观看者不便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善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卷绕成卷的柔性投影仪反射屏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反射屏幕:其中,通过减少层结构中的层数提高了该反射屏幕的亮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反射屏幕:该反射屏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最小化使用时的“在天花板上闪现”现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反射屏幕的显示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屏幕,其包括:透镜层,在该透镜层的后表面处形成有倾斜面;和反射层,该反射层形成在所述透镜层的倾斜面上,其中,该反射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在菲涅耳透镜层上覆有高纵横比的金属薄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金属薄片的纵横比可高于1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金属薄片可由铝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反射屏幕还可包括:后表面覆层,该后表面覆层被层积以覆盖所述反射层;和表面保护层,该表面保护层被层积以覆盖所述扩散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透镜层可由菲涅耳透镜形成,该菲涅耳透镜的中心被布置在下部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形成于菲涅耳透镜层的后表面上的倾斜面上涂覆喷涂溶液来形成反射层;以及,在菲涅耳透镜层的前表面上层积一个扩散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喷涂溶液可包括:通过在树脂的表面上层积金属膜而形成金属膜;干燥该金属膜并移除树脂;通过粉碎该金属膜来形成金属薄片;以及,将金属薄片与溶剂混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溶剂可包括粘合剂,并且该粘合剂可从由CAB(醋酸丁酸纤维素)和NC(硝化纤维)组成的纤维素系或从氨基甲酸酯系中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喷涂溶液可具有含量比例为10至15%的金属薄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溶剂可包括极性溶剂或润滑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屏幕,包括:由膜状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透镜基础层;透镜主层,该透镜主层被层积在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并与彩色颗粒混合,其中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以及反射层,该反射层形成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屏幕还可包括与透镜主层混合的扩散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珠与形成透镜基础层的合成树脂或形成透镜主层的透镜树脂之间的反射率之差可高于0.0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该透镜主层可包括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成分,并且所述扩散珠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成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主层的散射比(散射光的量/入射光的量)可高于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屏幕还可包括与透镜基础层混合的扩散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基础层可通过下列方式形成:在临时基础层上涂覆包括扩散珠的树脂,然后移除该临时基础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基础层的厚度可大于10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与透镜主层混合的彩色颗粒可以是纳米级的碳黑,并且,透镜主层可通过将丙烯酸氨基甲酸酯与碳黑颗粒及分散剂混合来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由膜状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透镜基础层;将彩色颗粒添加至透镜树脂,以形成透镜主层;通过在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涂覆透镜树脂来形成透镜主层,其中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在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反射层;以及,在形成透镜基础层或形成透镜主层中的至少一个期间,将扩散珠与透镜基础层或透镜主层混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彩色颗粒添加至透镜树脂的步骤可包括将扩散珠添加至透镜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透镜基础层的步骤可包括:将扩散珠添加至扩散树脂;将扩散树脂涂覆在临时基础层上;硬化该扩散树脂;以及,分离该临时基础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透镜基础层的合成树脂和形成透镜主层的透镜树脂之间的反射率之差可高于0.03。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要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610224187.html" title="反射屏幕、具有反射屏幕的显示装置和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反射屏幕、具有反射屏幕的显示装置和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屏幕,包括:透镜基础层,所述透镜基础层由膜状的合成树脂制成;透镜主层,所述透镜主层被层积在所述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并与彩色颗粒混合,其中,在所述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以及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形成在所述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1.15 KR 10-2014-0004965;2014.02.13 KR 10-2011.一种反射屏幕,包括:
透镜基础层,所述透镜基础层由膜状的合成树脂制成;
透镜主层,所述透镜主层被层积在所述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并与
彩色颗粒混合,其中,在所述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以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形成在所述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还包括与所述透镜主层混合
的扩散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屏幕,其中
所述透镜主层与所述扩散珠之间的折射率之差高于0.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屏幕,其中
所述透镜主层包括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成分,并且
所述扩散珠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屏幕,其中
所述透镜主层的散射比(散射光的量/入射光的量)高于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还包括与所述透镜基础层混
合的扩散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屏幕,其中
所述透镜基础层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在临时基础层上涂覆包
括所述扩散珠的树脂,然后,移除所述临时基础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屏幕,其中,所述透镜基础层的厚

\t度大于1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屏幕,其中
与所述透镜主层混合的所述彩色颗粒是纳米级的碳黑,并且
所述透镜主层是通过将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与碳黑颗粒及分散
剂混合而形成的。
10.一种制造反射屏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由膜状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透镜基础层;
将彩色颗粒添加至透镜树脂,以形成透镜主层;
通过在所述透镜基础层的表面上涂覆所述透镜树脂来形成透镜主
层,其中,在所述透镜主层的后表面上形成有倾斜面;
在所述透镜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泳成李承奎金镇范金声泰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