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1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龄球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它采用套筒滚子链替代原有的AA型皮带。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减少升球机的传动装置的停机时间和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特别适合采用“S”形升球方式的升球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龄球设备,特别是一种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升球机的作用是将保龄球从回球沟提升至储球架供球手使用。目前的升球多采用“S”形升球方式,即由上下两个反向转动的“V”形轮带动保龄球沿“S”形轨道上升。该设备的传动装置含有一个上从动轮、一个下从动轮、一个位于下从动轮一侧的主动轮、一个位于上从动轮斜上方与主动轮相对一侧的张紧轮和一条传动皮带,其中主动轮、下从动轮、张紧轮的转动方向相同,上从动轮与上述三个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上从动轮和下从动轮分别与上述两个“V”形轮同轴。由于传动皮带两面同时作用,因此目前都采用AA型三角皮带。众所周知,由于AA型皮带的厚度大,因此在工作状态相同时,其弯曲应力比一般皮带要大。在该传动装置中,皮带需在频繁、反复弯折状态下工作,特别是在经过张紧轮和主动轮时,由于直径小且包角大,因此弯曲应力大,而且作用距离长,皮带极易疲劳。在实际使用中,皮带外层剥离及断带现象时常发生,从而经常造成停机事故,影响整套保龄球装置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故障率低、寿命长的升球机的传动装置。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现有升球机的传动装置中,采用套筒滚子链替代AA型皮带,将原有的四个轮改为可与上述套筒滚子链相啮合的链轮。由于套筒滚子链具有较好的抗弯曲变形特性,而且无滑动、强度大,因此将其用于升球机的传动装置上可减少故障发生的频次,延长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并且传动效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升球机的传动装置简图。参看图1,目前的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含有一个上从动轮1、一个下从动轮2、一个位于下从动轮一侧的主动轮3、一个位于上从动轮1斜上方与主动轮3相对一侧的张紧轮4和一条传动皮带5,其中主动轮3、下从动轮2、张紧轮4逆时针转动,上从动轮1顺时针转动。皮带5在经过主动轮3和张紧轮4时,皮带外侧会受到弯曲应力的作用。当采用AA型皮带时,由于皮带很厚,则其外侧的弯曲应力会很大,从而易于疲劳,其寿命一般在一周左右。套筒滚子链一般为对称结构,两面可同时作为工作面,也可用于该传动装置。由于套筒滚子链中的套筒与销轴之间为动配合,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因此基本不存在弯曲应力问题,而且由于其抗拉、耐摩性能远强于皮带,将其用于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寿命一般可达一年以上。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种改进或变型,这些改进或变型都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含有一个上从动轮(1)、一个下从动轮(2)、一个位于下从动轮(2)一侧的主动轮(3)、一个位于上从动轮(1)斜上方与主动轮(3)相对一侧的张紧轮(4)和一条中间挠性件(5),其中主动轮(3)、下从动轮(2)、张紧轮(4)的转动方向相同,上从动轮(1)与上述三个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挠性件(5)为套筒滚子链,上述四个轮为可与上述套筒滚子链相啮合的链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龄球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它采用套筒滚子链替代原有的AA型皮带。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减少升球机的传动装置的停机时间和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特别适合采用“S”形升球方式的升球机。文档编号A63D5/00GK1260223SQ0010017公开日2000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少元 申请人:上海康体保龄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球机的传动装置,含有一个上从动轮(1)、一个下从动轮(2)、一个位于下从动轮(2)一侧的主动轮(3)、一个位于上从动轮(1)斜上方与主动轮(3)相对一侧的张紧轮(4)和一条中间挠性件(5),其中主动轮(3)、下从动轮(2)、张紧轮(4)的转动方向相同,上从动轮(1)与上述三个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挠性件(5)为套筒滚子链,上述四个轮为可与上述套筒滚子链相啮合的链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体保龄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