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蛔止痛丸。
技术介绍
随着公共汽车、家用轿车等代步工具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通讯和办公设备的日益普及,人们在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运动量越来越少,而保持相同姿势长期不动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出现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症、肩周炎、风湿痛和关节炎等症状的人越来越多。目前虽然有一些治疗这些病症的药物,但作用都不是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蛔止痛丸。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蛔止痛丸,其特征在于下列原料重量比:乌梅8-12份、罂粟壳4-7份、薄荷14-20份、红花10-15份、三七12-15份、白附子7-10份。所述最优质量比为:乌梅10份、罂粟壳5.5份、薄荷17份、红花12.5份、三七13.5份、白附子8.5份。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乌梅、罂粟壳、薄荷3味药材,加入8倍质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煎煮液,过滤备用;红花、三七、白附子3味药材加入6倍质量的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过滤,混入上述备用液,减压浓缩。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具有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的功效。药理分析: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罂粟壳:敛肺止咳,涩肠,定痛。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止痒。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白附子: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安蛔止痛丸,包括下列重量比原料:乌梅8份、罂粟壳4份、薄荷14份、红花1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蛔止痛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原料重量比:乌梅8‑12份、罂粟壳4‑7份、薄荷14‑20份、红花10‑15份、三七12‑15份、白附子7‑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蛔止痛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原料重量比:乌梅8-12份、罂粟壳4-7份、薄荷14-20份、红花10-15份、三七12-15份、白附子7-1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蛔止痛丸,其特征在于最优质量比为:乌梅10份、罂粟壳5.5份、薄荷17份、红花12.5份、三七13.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泽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