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706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IF‑BDC01及其应用。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于2016年3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GDMCC No:6001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和室内生物测定,上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对柑橘木虱具有很高的致病力,对柑橘木虱具有很强的侵染杀虫效果。该菌株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可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在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对我国乃至世界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潜在着巨大的威胁。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现凋萎、新梢畸变等。木虱还会分泌白色蜜露并粘附于枝叶上,能引起煤烟病的发生。更为糟糕的是,木虱在柑橘黄龙病病株上取食、产卵繁殖,可产生大量的带菌成虫,成虫可通过转移为害新植株而传播黄龙病。柑橘木虱的主要危害作物为芸香科植物,以柑橘属受害最重,黄皮、九里香和枸椽次之。防治柑橘木虱的农药主要是各类有机磷农药,如: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 000倍液等,但由于这些高剧毒农药已被国家禁用,而且实际使用中因木虱的蜡质表层及木虱本身快速提高的抗药性而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目前大都采用物理窒息原理的纳米矿物油200~350倍喷杀。目前在柑橘木虱的防治上,仍是以传统的化学防治为主,但是长期、大量使用这些化学农药导致了柑橘果园天敌昆虫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丧失、柑橘木虱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果园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也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被动局面,研究与应用非化学手段防控柑橘木虱已是柑橘产业面临的急迫问题。在对柑橘木虱的综合防控中,生物防治因其绿色、环保、持效等优点成为柑橘木虱等害虫最有效和最具应用前景的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防治技术,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利用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食物链,使生物间的动态平衡向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向倾斜。因此,寻求有效的生物防治产品及应用技术是今后害虫可持续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柑橘木虱防治方法的缺陷和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对柑橘木虱具有高致病力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该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可作为一种对柑橘木虱具有高致病力的活体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柑橘木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菌株。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在防治柑橘木虱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IF-BDC0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于2016年3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GDMCC No:6001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上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属于丝孢目,棒束孢属。该菌株的菌落分生孢子梗呈瓶装或近球形,在菌丝端或短侧枝上轮生,分生孢子单孢链。另外,上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防治柑橘木虱的药物中的应用,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上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在防治由柑橘木虱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防治由柑橘木虱引起的病害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上述病害是指柑橘黄龙病。一种包含有上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的农药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该农药能够防治柑橘木虱以及由柑橘木虱引起的病害,包括柑橘黄龙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了一株对柑橘木虱具有高致病力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和室内生物测定,表明该菌株对柑橘木虱具有很强的侵染杀虫效果,而且,该菌株是一种病原真菌,可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在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1 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的分离与鉴定1、材料来源(1)样品:玫烟色棒束孢菌由华南农业大学教育部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续代保存,对该菌株保存样品采用单胞分离获得纯化菌株。(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1L,煮沸20min,纱布过滤:趁热加葡萄糖20g,琼脂18~20g,搅拌使之溶解混匀,定容至锥形瓶中,放在高压灭菌锅(121℃,30min)中灭菌30min。(3)无菌操作条件:所有器皿和用具须经过高压锅灭菌(121℃,30min),接种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4)培养条件:置于25℃光照(12L:12D)恒温箱中培养,待菌落形成后,转移到PDA斜面,再转入4所说的冰箱贮存。2、菌株的分离与纯化(1)分离在实验室保存的玫烟色棒束孢样品中分离病原菌,方法是:利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对样品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后的样品在灭菌水中冲洗三次,并放入PDA平板中,倒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待菌落形成后,转移到PDA斜面中,再转入4℃冰箱贮存。(2)纯化对分离株分别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0d,待其形成孢子后,挑取分生孢子制成1×103孢子/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将悬液滴于放有盖玻片的载玻片上,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将一个液滴中只有一个分生孢子的玻片插入培养基上,放在培养箱中培养,获得A、B、C、D、E共5个分离株。3、玫烟色棒束孢分离株的筛选虫生真菌在遗传、生态及生物学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同中真菌的不同菌株对目标害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高产优质菌株的筛选与获得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的首要前提。菌株筛选主要考虑3个指标分别是产孢量、菌落生长速率、致病力。本专利技术以这些指标为依据,筛选优良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1)供试菌株的处理经纯化的玫烟色棒束孢A、B、C、D、E共5个分离株,在PDA平板于25℃的恒温箱(12L:12D)中培养。(2)供试昆虫与寄主植物柑橘木虱,来自教育部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网室内九里香上的继代繁殖种群。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 L.,在增城购买大量的九里香嫩苗,种植在华南农业大学教育部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的网室内。(3)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测定将转接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10d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5个分离株分别配制成1×106孢子/ml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分别取1ml滴入直径为9cm的PDA平板内,用三角玻璃棒涂匀,待7d长出菌丝后用直径为13mm的打孔器取新鲜菌落,然后接种于PDA培养基上培养,每株菌5个重复,10天后隔日测记菌落直径并于第10天收集分生孢子用血球计数器测定产孢量。5个分离株的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见表1,5株菌落的生长速率基本相同,10d后菌落直径扩展在37~40mm之间。其中以B菌株的产孢量最多,为6.0×108孢子/ml,其次是C株为2.6×108孢子/ml,A株和D株产孢量基本上相同,分别为8.8×107和9.8×107孢子/ml,E株产孢量最少。表1 玫烟色棒束孢5个分离株菌落直径扩展量和产孢量(10d)注:表内同数列中具有相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法)(4)分离株对柑橘木虱若虫的致病力将5个分离株接种于PDA平板上培养10d后,用0.03%的吐温-80无菌水收集分生孢子,配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IF‑BDC01,其特征在于,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于2016年3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GDMCC No:6001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柑橘木虱高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IF-BDC01,其特征在于,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于2016年3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GDMCC No:6001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属于丝孢目,棒束孢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菌落分生孢子梗呈瓶装或近球形,在菌丝端或短侧枝上轮生,分生孢子单孢链。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株IF-BDC01在防治柑橘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宝利郭长飞代晓彦任顺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