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油气开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井段稠油油气水流动流态观测及压降预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稠油的储量十分巨大,但是稠油中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导致粘度较大,流动性太差,一般的采油技术很难将稠油从地下采出。弄清稠油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及流动压力损耗,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稠油开采与输送方案。目前多围绕稀油进行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实验,由于稠油的高粘度物理特性,与水和空气一起流动时,比稀油油气水多相流动差异很大,流动机理更加复杂。所以有必要针对稠油,设计相应的实验装置,观测稠油油气水的流动流态及流动压降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井段稠油油气水流动流态观测及压降预测实验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一种直井段稠油油气水流动流态观测及压降预测实验装置,主要由搅拌器、一号加料口、二号加料口、混合罐、加热片、基座、混合物出口、注液泵、注气泵、压力探头、摄像机、数据处理系统、保温系统、直井筒、观察窗和油水分离器组成。所述混合罐内部安装有搅拌器,外部安装有加热片,底端安装有基座,顶端连接一号加料口和二号加料口;混合罐开设有一混合物出口,混合物出口与直井筒底端相连,注液泵安装在混合物出口与直井筒之间,注气泵与直井筒下端相连;直井筒上下两端安装有保温系统,中部为观察窗,观察窗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压力探头,观察窗为透明耐高压玻璃管,内径为75.9mm,总长度为1m;摄像机、压力探头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直井筒上端连接油水分离器,直井筒为耐高压不锈钢材质油管,内径为75.9mm,总长度为15m,油水分离器与一号加料口、二号加料口相连接。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井段稠油油气水流动流态观测及压降预测实验装置,主要由搅拌器(1)、一号加料口(2)、二号加料口(3)、混合罐(4)、加热片(5)、基座(6)、混合物出口(7)、注液泵(8)、注气泵(9)、压力探头(10)、摄像机(11)、数据处理系统(12)、保温系统(13)、直井筒(14)、观察窗(15)和油水分离器(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4)内部安装有搅拌器(1),外部安装有加热片(5),底端安装有基座(6),顶端连接一号加料口(2)和二号加料口(3);混合罐(4)开设有一混合物出口(7),混合物出口(7)与直井筒(14)底端相连,注液泵(8)安装在混合物出口(7)与直井筒(14)之间,注气泵(9)与直井筒(14)下端相连;直井筒(14)上下两端安装有保温系统(13),中部为观察窗(15),观察窗(15)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压力探头(10);摄像机(11)、压力探头(10)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12)相连;直井筒(14)上端连接油水分离器(16),油水分离器(16)与一号加料口(2)、二号加料口(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井段稠油油气水流动流态观测及压降预测实验装置,主要由搅拌器(1)、一号加料口(2)、二号加料口(3)、混合罐(4)、加热片(5)、基座(6)、混合物出口(7)、注液泵(8)、注气泵(9)、压力探头(10)、摄像机(11)、数据处理系统(12)、保温系统(13)、直井筒(14)、观察窗(15)和油水分离器(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4)内部安装有搅拌器(1),外部安装有加热片(5),底端安装有基座(6),顶端连接一号加料口(2)和二号加料口(3);混合罐(4)开设有一混合物出口(7),混合物出口(7)与直井筒(14)底端相连,注液泵(8)安装在混合物出口(7)与直井筒(14)之间,注气泵(9)与直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帆,贾永禄,聂仁仕,何冠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