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天球专利>正文

直排滑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33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排滑轮装置,具有一基座;基座的顶侧固接有一鞋靴,底侧枢接一滑轮载具;滑轮载具上枢接有若干滑轮;滑轮载具至少有二对载板,其中每一对载板是相隔且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各滑轮是分别枢接于各对载板的二载板间,各对载板成列地枢接在一起,相邻二对载板的枢接点是位于其中一滑轮的转轴上,当基座相对于载具转动时,其中一对载板可相对于另一对载板产生位移,而使得仅有枢接于其中一对载板上的滑轮与地面接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直排滑轮鞋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供该种滑轮鞋使用的滑轮装置,该装置可以使滑轮鞋快速地被启动,而且可以平稳及和缓地煞车。按,目前市售直排滑轮鞋上的各滑轮均是依序同高度地枢接于一对板状载具上,该种结构并无法使一部份滑轮位于同一高度与地面接触,而其余的滑轮则离开地面,因此使用者除了以全部的滑轮或仅以位于最前端的滑轮来启动外,并无其他方式,而前者磨擦力甚大无法快速的启动,后者则因仅以单一滑轮与地面接触,在操作上非常困难且危险。另外,在台湾96/36408号专利案中揭露有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鞋,其用来固定鞋靴的基座与用来枢接滑轮的载具是可相对转动地枢接在一起,该基座的一端是固接有一煞车块,当该基座相对于载具转动时,该煞车块会产生煞车作用。虽然该种滑轮鞋较习用者进步,但是由于其是以煞车块对滑轮产生制动作用,因此当使用者一执行煞车动作,转动中的滑轮会急剧地被束死,而发生跌倒的情况。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装置,其可使至少有二个滑轮以转轴位于同一高度的方式与地面接触,而部份的滑轮则脱离地面,用以供滑轮鞋快速安全地被启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则在提供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装置,其可以较为平稳及和缓的方式执行煞车动作。缘是,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直排滑轮装置包含有一基座,是固接于一鞋靴的底部,一滑轮载具,可转动地固接于该基座上,其上依序地枢接有若干滑轮。该滑轮载具包含有二对载板,其中每一对载板的二载板是相隔且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各该滑轮是分别枢接于各该对载板的二载板间,各该对载板是在长度方向上成列地依序枢接在一起,相邻二对载板的枢接点是位于其中一滑轮的转轴上,藉此当该基座相对于该载具转动时,其中一对载板可相对于另一对载板产生位移,而使得仅有枢接于其中一对载板上的滑轮与地面接触。本技术所提供直排滑轮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其在该基座的一端固设有一煞车机构,该煞车机构包含有一制动轮,当该基座相对于该载具转动时,该制动轮可以其轮面抵接其所对应的滑轮而产生制动作用,如此即可使该装置以较为平稳及和缓的方式执行煞车动作。其中该载具具有一对前载板及一对后载板,该对前载板长度方向上的二侧端分别设有一轴枢点,各该轴枢点上分别枢接一滑轮,该对后载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以及其中央部位分别设一轴枢点,且藉其一侧端上的轴枢点与该对前载板一侧端上的轴枢点枢接在一起,该对后载板的另二轴枢点则分别枢接一滑轮。其中该基座具有一对应于鞋靴鞋底部的前端以及一对应鞋靴鞋跟部的后端,该后端是与该对后载板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该前端是以可在一预定弧度的范围内位移的方式与该对前载板连接在一起。其中该对前载板二轴枢点间的板身设有一弧形条孔,该基座的前端固接有一滑杆,该滑杆的杆身是套穿于该弧形条孔内。其中还包含有一具二侧开口的弧形壳套,其是塞置于该第一对载板之间并以其二侧开口分别对应该条孔,该滑杆套穿于其内。其中还包含有一线圈弹簧,其两端分别与该基座的前端及该壳套抵接。其中该煞车机构包含有具有一支撑臂及一制动轮,该支撑臂是固接于该基座的后端,该制动轮是枢接于该支撑臂上且位于枢接在该对后载板上的二滑轮中间上方一预定高度处。其中该载具具有一对前载板,一对后载板以及一位于前述二者间的中载板,各该对载板长度方向上的二侧端分别设有一轴枢点,组合时各该对载板是沿长度方向依序排列且分别以相邻侧端上的一轴枢点枢接在一起,其中前、后二对载板上的各该轴枢点是分别枢接一滑轮。其中该基座具有一对应于鞋靴鞋底部的前端以及一对应鞋靴鞋跟部的后端,该后端是与该对后载板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该前端是以可在一预定弧度的范围内位移的方式与该对前载板连接在一起。其中该对前载板相邻于该对中载板的一侧端设有一具开口的限位槽,一限位柱穿过该限位槽固接该对中载板上。其中还包含有一扭力弹簧,一上固定柱设于该对前载板板身且位于该限位柱上方,以及一下固定柱设于该对中载板板身且位于该限位柱下方,该弹簧的身部是套穿于该限位柱上,一端抵接于该下固定柱下侧,另一端抵接于该下固定柱上侧。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其特征,以下结合附图及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固接有一鞋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结构的一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3-3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4-4方向上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以二滑轮启动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执行煞车动作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侧面视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以二滑轮启动时的示意图;以及图9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执行煞车动作时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号10所示即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直排滑轮装置,其具有排列成一直线的四个滑轮12,14,16,18,其中滑轮12位于最前端,滑轮18位于最后端。一鞋靴20固置于该装置10上供使用者穿著,二者可以目前一般直排滑轮鞋所使用的方式(例如铆接)接合在一起。该直排滑轮装置10结构上更详细的说明,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所示,其具有三个主要构件,即,一基座22用来固接该鞋靴20,一滑轮载具24供装载各该滑轮,以及一煞车机构26供使用者于需要时对该滑轮装置10产生制动。该基座22具有二长侧板28、30,该二长侧板藉由一前端板32及一后端板34相隔且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前端板32是固接于鞋靴20的鞋底部,后端板34是固接于鞋靴20的鞋跟部。该滑轮载具24具有一对前载板36及一对后载板38。各前载板36藉由一固接于板身的固定稍40相隔且平行地连接在一起,轴梢42、44分别穿经该对前载板36二侧端所设的轴枢点,以及滑轮12、14的轴孔,而使滑轮12、14可分别以轴梢42、44为旋转轴转动。各后载板38同样藉由一固定稍46相隔且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另外,其板身设有三个等间隔分布的轴枢点,其中,前轴枢点是延伸至前载板36的后侧端而与其后轴枢点重叠并被该轴梢44所套穿,藉此前后载板36、38于此位置枢接在一起,另外,轴梢48、50分别穿经该对后载板38的中、后轴枢点,以及滑轮16、18的轴孔,而使滑轮16、18可分别以轴梢48、50为旋转轴转动。该基座22的前端固接有一滑杆52,该滑杆52的杆身是套穿该对前载板36板身所设的弧形条孔54内,藉此,使该基座22及该载具24二者的前端可沿该条孔54的轨迹相对位移,于本实施例,是另外以塑胶模塑成型一弧形壳套56塞置于该对前载板36之间并以其二侧开口对应各该条孔54,用以使该滑杆52可套穿于其内且平顺地于该壳套56所界定的弧形轨迹移动。该基座22的后端藉由一固定梢58与该对后载板38枢接在一起,藉此,使该基座22的后端可以该固定梢58为转轴相对于该载具24做摆动。另外,在该基座的前端版32与该壳套56顶面之间固设有一线圈弹簧59用以使滑轮12、14于未受外力时可维持于图2所示的位置。该煞车机构26具有一支撑臂60及一制动轮62。该支撑臂60是以塑胶模塑成型,其前端设有一凹口64用以含置一固接于该基座二侧板间的插梢66,其中央臂身是被该固定梢58所穿伸,而其后端则设有一开口容室68供容置该制动轮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排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其上固接有一供使用者穿著的鞋靴;一滑轮载具,可转动地固接于该基座上;若干滑轮,依序地枢接于该载具上;该滑轮载具包含有至少二对载板,各该对载板的二载板是相隔且平行地连接在一起,各该 滑轮是分别枢接于各该对载板的二载板间,各该对载板是依序排列,且以相邻的一端枢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球
申请(专利权)人:周天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