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包括上炉体、下炉体、第一挡板、第一挡筒、冷却管。上炉体安装在下炉体上,上炉体和下炉体配合形成处理腔。第一挡板为环形板,其安装在下炉体上,且第一挡板的外周抵靠在下炉体的内壁上,第一挡筒安装在第一挡板的下侧,且与第一挡板和下炉体配合形成集气腔。上炉体内安装有第二挡筒,第二挡筒的下端与第一挡板连接,第二挡筒与上炉体、第一挡板配合形成排气腔。排气腔内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安装在排气腔内,第二挡板为螺旋状,第二挡板将排气腔隔成连续的螺旋形排气道,冷却管安装在排气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处理炉的尾气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高达每年数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历年垃圾堆积存量超过60多亿吨,垃圾所侵蚀的土地面积已超过5亿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有机堆肥、直接焚烧和水泥窑共处置。其中卫生填埋的适应性强,但投资大,战地面积大,经济效益低;有机堆肥的方法虽然投资小,但占地面积较大,适应性弱;直接焚烧虽然经济效益好,但投资大,对垃圾的热值要求高,难以广泛推广;水泥窑共处置的方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垃圾,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低下。此外,还出现了一种通过热解来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主要通过在处理炉的底部对垃圾进行加热并通入空气,使垃圾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裂解反应,从而达到对垃圾处理的目的。在热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且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热,如果直接将可燃气体和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如何充分利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及尾气中含有的大量的热,是本
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包括上炉体、下炉体、第一挡板、第一挡筒、冷却管;上炉体安装在下炉体上,上炉体和下炉体配合形成处理腔;第一挡板为环形板,其安装在下炉体上,且第一挡板的外周抵靠在下炉体的内壁上,第一挡筒安装在第一挡板的下侧,且与第一挡板和下炉体配合形成集气腔;上炉体内安装有第二挡筒,第二挡筒的下端与第一挡板连接,第二挡筒与上炉体、第一挡板配合形成排气腔;排气腔内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安装在排气腔内,第二挡板为螺旋状,第二挡板将排气腔隔成连续的螺旋形排气道;冷却管安装在排气腔内,冷却管的第一端穿过上炉体的侧壁且位于上炉体的下部,冷却管的第二端穿过上炉体,且位于上炉体的上部。优选的,第一挡筒的下端位于下炉体的中下部。优选的,冷却管与冷却系统连通,冷却管内储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优选的,冷却管沿螺旋形排气道盘绕在上炉体的外周,冷却管的第一端为冷却液出口端,第二端为冷却液进口端。优选的,冷却管为连续U形。优选的,还包括进气箱,进气箱为环形,其套装在上炉体的外周。优选的,进气箱内安装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为螺旋形板,第三挡板将进气箱隔成螺旋形进气道。优选的,还包括引风机,引风机与排气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通过在下炉体内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一挡筒,形成一个下端与下炉体内腔连通的集气腔,集气腔沿下炉体内腔呈环形分布。由于垃圾在热解的过程中,由于各处温度的不同,从下到上会依
次形成氧化层(燃烧层)、还原层、干馏层和干燥层,燃烧层能够使垃圾被燃烧,而还原层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由于第一挡筒的下端位于下炉体的中下部,使用时控制下炉体内的垃圾所产生的燃烧层位于第一挡筒的下方。如此,可保证在垃圾燃烧后生成的尾气能够直接通过集气腔进入到排气腔中。此外,由于冷却管安装在排气腔内,冷却却管中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管与排气腔内的尾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尾气进行降温,从而防止高温尾气对后续尾气处理中的设备造成损害。由于上炉体内放有待燃烧的垃圾,排气腔的外周设有进气箱,因此,通过排气腔的尾气能够对待燃烧的垃圾和进气箱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如此,可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第一挡板3、第一挡筒4、冷却管5、进气箱7、引风机9;上炉体1安装在下炉体2上,上炉体1和下炉体2配合形成处理腔;第一挡板3为环形板,其安装在下炉体2上,且第一挡板3的外周抵靠在下炉体2的内壁上,第一挡筒4安装在第一挡板3的下侧,且与第一挡板3和下炉体2配合形成集气腔。具体实施时,第一挡筒4的下端位于下炉体2的中下部。由于在实际的垃圾热解过程中,在炉体内从上到下会依次形成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和炉灰层,氧化层就是燃烧层位于下炉体的下部,通过将第一
挡筒4的下端设置在下炉体2的中下层,能够保证集气腔位于燃烧层的上方,便于燃烧所产生的尾气进入到集气腔中。上炉体1内安装有第二挡筒10,第二挡筒10的下端与第一挡板3连接,第二挡筒10与上炉体1、第一挡板3配合形成排气腔;排气腔内安装有第二挡板6,第二挡板6安装在排气腔内,第二挡板6为螺旋状,第二挡板6将排气腔隔成连续的螺旋形排气道。冷却管5安装在排气腔内,冷却管5的第一端穿过上炉体1的侧壁且位于上炉体1的下部,冷却管5的第二端穿过上炉体1,且位于上炉体1的上部。具体实施时,冷却管5与冷却系统连通,冷却管5内储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如此,可通过冷却管5对排气腔内的尾气进行冷却,防止高温尾气对尾气处理设备造成损坏。冷却管5沿螺旋形排气道盘绕在上炉体1的外周,冷却管5的第一端为冷却液出口端,第二端为冷却液进口端。如此,可增加冷却管5与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管5对尾气的冷却效果。具体实施时,冷却管5也可以为连续U形结构。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箱7为环形,其套装在上炉体1的外周。如此,进气箱7和上炉体1分别位于排气腔的内外两侧,上炉体1的内部存有待燃烧的垃圾,进气箱7内通有空气,在对尾气进行冷却的同时可以对待燃烧的垃圾和空气进行预热,从而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具体实施时,进气箱7内安装有第三挡板8,第三挡板8为螺旋形板,第三挡板8将进气箱7隔成螺旋形进气道。如此,可提高空气与进气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进气效率。本实施方式中,引风机9与排气腔连通,具体实施时,引风机9通过管道与排气腔连通,如此,可通过引风机9的作用在排气腔内形成负压,使燃烧层形成的尾气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排气腔并通过引风机9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第一挡板(3)、第一挡筒(4)、冷却管(5);上炉体(1)安装在下炉体(2)上,上炉体(1)和下炉体(2)配合形成处理腔;第一挡板(3)为环形板,其安装在下炉体(2)上,且第一挡板(3)的外周抵靠在下炉体(2)的内壁上,第一挡筒(4)安装在第一挡板(3)的下侧,且与第一挡板(3)和下炉体(2)配合形成集气腔;上炉体(1)内安装有第二挡筒(10),第二挡筒(10)的下端与第一挡板(3)连接,第二挡筒(10)与上炉体(1)、第一挡板(3)配合形成排气腔;排气腔内安装有第二挡板(6),第二挡板(6)安装在排气腔内,第二挡板(6)为螺旋状,第二挡板(6)将排气腔隔成连续的螺旋形排气道;冷却管(5)安装在排气腔内,冷却管(5)的第一端穿过上炉体(1)的侧壁且位于上炉体(1)的下部,冷却管(5)的第二端穿过上炉体(1),且位于上炉体(1)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尾气排放的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第一挡板(3)、第一挡筒(4)、冷却管(5);上炉体(1)安装在下炉体(2)上,上炉体(1)和下炉体(2)配合形成处理腔;第一挡板(3)为环形板,其安装在下炉体(2)上,且第一挡板(3)的外周抵靠在下炉体(2)的内壁上,第一挡筒(4)安装在第一挡板(3)的下侧,且与第一挡板(3)和下炉体(2)配合形成集气腔;上炉体(1)内安装有第二挡筒(10),第二挡筒(10)的下端与第一挡板(3)连接,第二挡筒(10)与上炉体(1)、第一挡板(3)配合形成排气腔;排气腔内安装有第二挡板(6),第二挡板(6)安装在排气腔内,第二挡板(6)为螺旋状,第二挡板(6)将排气腔隔成连续的螺旋形排气道;冷却管(5)安装在排气腔内,冷却管(5)的第一端穿过上炉体(1)的侧壁且位于上炉体(1)的下部,冷却管(5)的第二端穿过上炉体(1),且位于上炉体(1)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尾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