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推叠的茶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206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02:43
一种能推叠的茶几,它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它包含第三茶几本体、第四茶几本体;所述的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四茶几本体包含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所述的第二右侧板与第二左侧板上端通过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内侧表面与第四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且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的底部与第三茶几本体的横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能推叠的茶几,依照大小可以推叠组合在一起,节约了存放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能推叠的茶几
技术介绍
我国家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至明代发展到了它的历史高峰,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北京、苏州、广州等主要产地又形成了强烈的地方特色。因此至今保持着我国家具的传统做法和传统式样,继承这些做法和式样的家具,都称为传统家具。木质家具是主材为实木的家具。传统家具因为需具备仿古的特点,通常也是木质家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木质家具的需求已经逐渐从注重外观上升到注重材质的层面,更多的新产品是以原创的设计和优质的原材料制胜。出自天然的古老材质,时刻给人一种干净、清新的舒适感觉,因此,无论是木质的家具还是雕刻而成的木质饰品,总是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屋建设面积扩大、人们对家具品牌意识的增强,中国家具需求潜力巨大,作为家具主流产品的木质家具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由于放在椅子之间成套使用,所以它的形式、装饰、几面镶嵌及所用材料和色彩等人多随着椅子的风格而定。现有技术的茶几都是单独使用,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多个茶几浪费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能推叠的茶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三茶几本体、第四茶几本体;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包含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横板、第一左侧板;所述的第一右侧板与第一左侧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右侧板和第一左侧板的下部内测均设置有横板;所述的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四茶几本体包含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所述的第二右侧板与第二左侧板上端通过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内侧表面与第四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且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的底部与第三茶几本体的横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设置有第二茶几本体;所述的第二茶几本体包含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横板、第一左侧板;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的第一右侧板、第一左侧板的的底部与第二茶几本体的横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设置有第一茶几本体;所述的第一茶几本体包含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横板、第一左侧板;所述的第二茶几本体的第一右侧板、第一左侧板的的底部与第一茶几本体的横板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能推叠的茶几,依照大小可以推叠组合在一起,节约了存放空间,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茶几本体、第二茶几本体、第三茶几本体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茶几本体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三茶几本体3、第四茶几本体4;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3包含第一顶板1-1、第一右侧板1-2、横板1-3、第一左侧板1-4;所述的第一右侧板1-2与第一左侧板1-4的上端通过第一顶板1-1连接;所述的第一右侧板1-2和第一左侧板1-4的下部内测均设置有横板1-3;所述的第一顶板1-1、第一右侧板1-2、第一左侧板1-4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四茶几本体4包含第二顶板4-1、第二右侧板4-2、第二左侧板4-3;所述的第二右侧板4-2与第二左侧板4-3上端通过第二顶板4-1连接;所述的第二顶板4-1、第二右侧板4-2、第二左侧板4-3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3倒U型结构的内侧表面与第四茶几本体4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且第二右侧板4-2、第二左侧板4-3的底部与第三茶几本体3的横板1-3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3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设置有第二茶几本体2;所述的第二茶几本体2包含第一顶板1-1、第一右侧板1-2、横板1-3、第一左侧板1-4;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3的第一右侧板1-2、第一左侧板1-4的的底部与第二茶几本体2的横板1-3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茶几本体2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设置有第一茶几本体1;所述的第一茶几本体1包含第一顶板1-1、第一右侧板1-2、横板1-3、第一左侧板1-4;所述的第二茶几本体2的第一右侧板1-2、第一左
侧板1-4的的底部与第一茶几本体1的横板1-3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能推叠的茶几,依照大小可以推叠组合在一起,节约了存放空间,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推叠的茶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三茶几本体、第四茶几本体;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包含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横板、第一左侧板;所述的第一右侧板与第一左侧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右侧板和第一左侧板的下部内测均设置有横板;所述的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四茶几本体包含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所述的第二右侧板与第二左侧板上端通过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内侧表面与第四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且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的底部与第三茶几本体的横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推叠的茶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三茶几本体、第四茶几本体;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包含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横板、第一左侧板;所述的第一右侧板与第一左侧板的上端通过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右侧板和第一左侧板的下部内测均设置有横板;所述的第一顶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四茶几本体包含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所述的第二右侧板与第二左侧板上端通过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二顶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左侧板组合成倒U型结构;所述的第三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内侧表面与第四茶几本体倒U型结构的外侧表面配合,且第二右侧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