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993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它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鞋帮和鞋底,该鞋底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至少一层缓震组,该缓震组由复数个缓震单元构成,每一个缓震单元垂直鞋底底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震组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增强鞋底缓震性能并有效起到良好的足底按摩的作用,在高强度的冲击下减震和回弹力尤为出色;而缓震单元在受压时收缩,吸收外来的震动和冲击压力,然后很快复原,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推动力(能量回归),缓震单元提供的能量回弹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效率,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特别是指一种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子的鞋底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这样的鞋底虽具备一定的柔性,但是将现有的大多数鞋底进行弯折仍需要较大的力气。这是因为,实心结构的鞋底在弯折时,弯折处的材料会相互挤压形成阻力。而在运动(包括行走)的过程中,鞋底是需要进行不断的弯折,脚部即需要承担一定的负荷。另外,实心结构的鞋底虽然具备一定的弹性,具有缓冲作用。但是,在运动过程中,鞋底是不断地处于“压缩-释放”的循环状态;当脚部踩压鞋底时鞋底被压缩,当脚部离开地面时鞋底即处于释放状态,由于实心鞋底的材料之间的相互牵拉的作用力,使得现有的大多数实心鞋底的处于释放状态时的回弹效果不尽理想,此时若脚部再次压缩鞋底,则鞋底的减震效果即会减弱。此外,现有的鞋子的透气渠道多是通过鞋帮透气,而鞋底则基本不具备透气功能。然而,在鞋子的穿着过程中,足底与鞋垫多紧密接触,且在足部的压制下,鞋垫与鞋底的接触也较为紧密,该区域通风效果即会很不理想,这就使得鞋垫吸收的汗液很难从鞋帮的透气通道及时排出,影响鞋子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以克服现有的大多数鞋子存在的穿着时脚部负荷大,鞋底回弹性不理想,以及鞋垫与鞋底叠合面透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鞋帮和鞋底,该鞋底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至少一层缓震组,该缓震组由复数个独立设置的呈球形的缓震单元构成。更近一步地:上述鞋底顶面为敞口结构,该鞋底顶面与上述鞋帮固定连接,上述缓震单元的顶面与上述鞋帮的底面连接。每一上述缓震单元的底端与上述容置腔腔底固定连接。每一上述缓震单元为空心球体结构,且空心球体结构的缓震单元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布置。另外,缓震组的结构设置优选下述三种:其一,上述容置腔内设有一层上述缓震组,该缓震组由复数个独立设置的、均匀排布的、镶嵌布满该容置腔的缓震单元构成。其二,上述容置腔内设有一层上述缓震组,该缓震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缓震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为一体。其三,上述容置腔内设有两层上述缓震组,上层缓震组和下层缓震组之间设有分隔板,上层的缓震组、下层的缓震组和分隔板一体连接。上层的上述缓震组的缓震单元与下层的缓震组的缓震单元的硬度不同。上述分隔板上设有复数个通孔,该分隔板可以是硬质板体,也可以是柔性板体,硬质分隔板能够提高缓震组的整体抗冲击能力,而柔性分隔板则能提升鞋底的柔性使之易于弯曲。上层的上述缓震组的缓震单元与下层的缓震组的缓震单元一一对应,且上、下层对应的两个缓震单元处于同一垂线上。此外,上述鞋底底面设有复数个球面凸起,每一个所述缓震单元底部均对应有一个该球面凸起。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缓震组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增强鞋底缓震性能并有效起到良好的足底按摩的作用,在高强度的冲击下减震和回弹力尤为出色;而缓震单元在受压时收缩,吸收外来的震动和冲击压力,然后很快复原,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推动力(能量回归),缓震单元提供的能量回弹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效率,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能;另外,每个单位受力时产生形变分散压力,柱状的分散排列,可以让使用者在任何的路况都能感受到朦胧柔软舒适的脚感;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缓震组的结构设置能够提供全方位易折功能,而坚固的橡胶外底耐磨耐用并可在各种表面上提供抓地力,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最后,本专利技术的鞋底的缓震单元之间间隙即形成了鞋垫与鞋底叠合面的透气通道,有利于及时将汗液或者鞋腔内的水分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鞋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鞋底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缓震单元沿竖直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方式二中的缓震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方式三中的缓震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如图1所示,该运动鞋由固定连接为一体的鞋帮1和鞋底2构成,参照图2,该鞋底2设有容置腔20,鞋底2顶面为敞口结构。该容置腔20内设有一层缓震组21,该缓震组21由复数个独立设置的、均匀排布的、镶嵌布满该容置腔20的呈球形的缓震单元22构成,参照图4、图5,每一上述缓震单元22为空心球体结构,且空心球体结构的缓震单元22内设有支撑柱221,支撑柱221沿竖直方向布置;该支撑柱221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缓震单元22缓震性能,相对没有支撑柱221的缓震单元22,本专利技术的缓震单元22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并且在缓震单元22受力压缩后能够快速提供较大的回推动力,以更好地辅助足部运动,进一步提高运动效率。每一缓震单元22的底端与上述容置腔20腔底固定连接,而该缓震单元22的顶面与鞋帮1的底面连接。另外,参照图3,鞋底2底面由耐磨橡胶制成,坚固的橡胶外底耐磨耐用并可在各种表面上提供抓地力,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继续参照图3,上述鞋底2底面设有复数个球面凸起23,每一个缓震单元22底部均对应有一个该球面凸起23;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缓震单元22受力时,压力直接传递至球面凸起23,使得球面凸起23受力更大,有利于提高球面凸起23与底面的摩擦力,有效提升鞋底2的防滑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缓震组21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增强鞋底2缓震性能并有效起到良好的足底按摩的作用,在高强度的冲击下减震和回弹力的效果尤为明显。而缓震单元22在受压时收缩,吸收外来的震动和冲击压力,然后很快复原,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推动力(能量回归),缓震单元22提供的能量回弹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效率,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能。另外,每个单位受力时产生形变分散压力,柱状的分散排列,可以让使用者在任何的路况都能感受到朦胧柔软舒适的脚感。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缓震单元22为独立结构设置,相邻两个缓震单元2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鞋底2发生弯折时,缓震单元22之间没有牵拉的作用力,这就使得鞋底2更为柔软,鞋底2能够提供全方位易折功能。最后,本专利技术的鞋底2的缓震单元22之间间隙即形成了鞋垫与鞋底2叠合面的透气通道,有利于及时将汗液或者鞋腔内的水分排出。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的容置腔20内所设置的一层缓震组21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缓震单元之间通过连接25连接为一体。本实施方式的缓震组21的结构既能提供受力形变和能量回弹的支撑、缓震效果,也有效提升鞋底2的柔性使之易于弯曲。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7,本实施方式的鞋底2的容置腔20内设有两层缓震组21。继续参照图7,其具体结构为:上层缓震组21和下层缓震组21之间设有分隔板24,上层的缓震组21、下层的缓震组21和分隔板24一体连接。该分隔板24优选为硬质板体,硬质分隔板24能够将局部受到的冲击力分散至整个缓震组21,进而提升缓震组21的整体抗冲击能力,保护足部。该分隔板上设有复数个通孔240,该通孔240的设置有利于改善上层的缓震组21和下层的缓震组2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

【技术保护点】
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鞋帮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至少一层缓震组,该缓震组由复数个呈球形的缓震单元构成;每一所述缓震单元为空心球体结构,空心球体结构的所述缓震单元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鞋帮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至少一层缓震组,该缓震组由复数个呈球形的缓震单元构成;每一所述缓震单元为空心球体结构,空心球体结构的所述缓震单元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两层所述缓震组,上层缓震组和下层缓震组之间设有分隔板,上层的缓震组、下层的缓震组和分隔板一体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其特征在于:上层的所述缓震组的缓震单元与下层的缓震组的缓震单元的硬度不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助力的泡泡按摩运动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成万忠训陈宗荣林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