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4911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供液管路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上的管道监测结构以及与该管道监测结构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远程监测结构;管道监测结构由远端控制器、电源、压力传感器,以及信号收发器组成;远程监测结构由中心控制器、显控触摸屏,以及信号收发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能够更好的对管路中的液压进行调节与监控,能在事故发生前便提前预知与预防,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腐蚀液体管道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通过管路对高腐蚀性的液体进行运输与供给,而在管路的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因为液压不足而导致液体无法正常供给或者液压过高使得管道发生严重腐蚀甚至破裂的事故。管路事故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过程,甚至还会危及周边的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修复难度。所以为了提高输水管道的使用效果,必须要通过设置相关的装置与系统对管道内的水压进行控制与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能够更好的对管路中的液压进行调节与监控,能在事故发生前便提前预知与预防,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供液管路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上的管道监测结构以及与该管道监测结构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远程监测结构;管道监测结构由远端控制器,对远端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源,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中对该高强碳纤维蓄能器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并通过数模转换器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远程监测结构由中心控制器,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显控触摸屏,以及连接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相连接,在电源与远端控制器之间串接有稳压稳流电路,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入端
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端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为HM10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中心控制器为PC电脑,监控控制其为PLC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稳流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端稳压器IC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感L1,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2,N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感L2,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三端稳压器IC1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以及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其中,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同时与三极管VT2的基极和三端稳压器IC1的IN管脚相连接,三端稳压器IC1的GND管脚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三端稳压器的型号为7805,电容C1的正极与负极组成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4的正极与负极组成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出端。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通过设置在输水管道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自行的对输水管道中的水压进行调节,并通过监测系统实现对输水管道的远程监测,从而更好的对输水管路中的水压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水压能够很好的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判断,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机率,提高了事故的处理效率。(2)本技术设置有稳压稳流电路,能够稳定电源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保证了供电的平稳性,避免了供电对后续元器件的冲击,更好的保护了系
统的各个元器件的运行,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稳压稳流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供液管路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上的管道监测结构以及与该管道监测结构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远程监测结构;管道监测结构由远端控制器,对远端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源,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中对该高强碳纤维蓄能器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并通过数模转换器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远程监测结构由中心控制器,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显控触摸屏,以及连接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相连接,在电源与远端控制器之间串接有稳压稳流电路,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端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蓄能器采用高强碳纤维进行制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耐腐蚀性,避免了产品的频繁更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所述压力传感器为HM10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所述中心控制器为PC电脑,监控控制其为PLC控制器。远端控制器的型号为CPM1A-10CDT-D-V1,远端控制器的电源端口与电源相连接、信号输入端口与数模转换器相连接、信号输出端口与信号收发器相连接。安装时,首先将高强碳纤维蓄能器安装在液体输送管路上,接着将安装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模转换器连接在远端控制器上,该远端控制器的电源可以选用太阳能蓄电池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接着将该远端控
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器与中心控制器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稳压稳流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端稳压器IC1,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4组成。连接时,电感L1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2的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N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电感L2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三端稳压器IC1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其中,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同时与三极管VT2的基极和三端稳压器IC1的IN管脚相连接,三端稳压器IC1的GND管脚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三端稳压器的型号为7805,电容C1的正极与负极组成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4的正极与负极组成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出端。使用时,设置在输水管道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能够在液压过高时进行分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供液管路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上的管道监测结构以及与该管道监测结构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远程监测结构;管道监测结构由远端控制器,对远端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源,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中对该高强碳纤维蓄能器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并通过数模转换器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远程监测结构由中心控制器,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显控触摸屏,以及连接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相连接,在电源与远端控制器之间串接有稳压稳流电路,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端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供液管路上的高强碳纤维蓄能器,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上的管道监测结构以及与该管道监测结构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的远程监测结构;管道监测结构由远端控制器,对远端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源,设置在高强碳纤维蓄能器中对该高强碳纤维蓄能器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并通过数模转换器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远程监测结构由中心控制器,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显控触摸屏,以及连接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组成;设置在远端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通过无线网络与设置在中心控制器上的信号收发器相连接,在电源与远端控制器之间串接有稳压稳流电路,该稳压稳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端与远端控制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HM10高精度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为PC电脑,监控控制其为PLC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管耐腐双稳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稳流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端稳压器IC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捷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