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744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包括木梁、木柱、螺栓和钢耗能装置,钢耗能装置为由左连接钢板、前连接钢板、右连接钢板和后连接钢板依次首尾焊接形成的一个钢筒,其中左连接钢板的前后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外伸段;左连接钢板、两外伸段和右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其中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螺栓依次穿过木柱上的第二螺栓孔、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木梁的梁端植筋穿过右连接钢板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传力明确,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稳定的抗弯刚度,地震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
技术介绍
在木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是整个结构中的重要部分,直接涉及到整个结构的安全。传统的木结构节点一般有榫卯连接、内填钢板连接、钢柱套U型托板螺栓连接等形式。榫卯连接由于没有完全固定,地震时榫头容易脱落而造成房屋倒塌;内填钢板连接会对梁、柱构件本身造成损伤而影响节点的承载力;采用U型钢托板连接,其耗能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传力明确,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稳定的抗弯刚度,地震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包括木梁、木柱和螺栓,还包括钢耗能装置,所述的钢耗能装置包括左连接钢板、前连接钢板、右连接钢板和后连接钢板,所述的左连接钢板、前连接钢板、右连接钢板和后连接钢板依次首尾焊接形成一个钢筒,其中左连接钢板的前后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外伸段;所述的左连接钢板、两外伸段和右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其中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木柱上开设有与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中心对齐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的螺栓依次穿过木柱上的第二螺栓孔、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所述的木梁的梁端植筋穿过右连接钢板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筒内部焊接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钢板、右连接钢板焊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连接钢板上且位于加强钢板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螺栓孔,两外伸段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螺栓孔,左连接钢板上两个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与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右连接钢板上且位于加强钢板两侧各设有一组第一螺栓孔, 每组第一螺栓孔设有两个第一螺栓孔,右连接钢板上四个第一螺栓孔按矩形的四个角分布。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钢耗能装置的钢材采用Q235B。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其传力路线明确,木梁上的载荷通过植筋传递给钢耗能装置,钢耗能装置通过螺栓传递给木柱;(2)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其耗能能力强,钢耗能装置通过本身的变形,即与木梁相连的左连接钢板的弯曲变形以及左、右连接钢板的压弯变形和拉伸变形来消耗掉地震时输入到梁柱节点上的能量,保护木柱和木梁构件不受损坏;(3)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其左连接钢板的前后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外伸段,两外伸段与木柱螺栓固定,连接刚度大,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好,不易变形,刚度较大;(4)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其施工便利,如果木梁和木柱直接用植筋螺栓连接,其木梁和木柱的螺栓位置经常会存在误差,有时甚至对不上,给施工带了麻烦,有了钢耗能装置后,便可以在钢耗能装置上来调节螺栓孔的位置,方便施工;(5)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其左连接钢板和两外伸段均设有第一螺栓孔,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左连接钢板及两外伸段上与木柱的连接螺栓比较分散,减少了木柱上的应力集中现象,对梁、柱主要受力构件损伤很小;(6)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其钢筒内部焊接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钢板、右连接钢板焊接,增强钢耗能装置的强度和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的俯视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1、左连接钢板;12、前连接钢板;13、右连接钢板;14、后连接钢板;15、加强钢板;2、木梁;3、梁端植筋;4、木柱;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包括木梁2、 木柱4和螺栓5,还包括钢耗能装置,钢耗能装置的钢材采用Q235B,钢耗能装置包括左连接钢板11、前连接钢板12、右连接钢板13和后连接钢板14,左连接钢板11、前连接钢板12、右连接钢板13和后连接钢板14依次首尾焊接形成一个钢筒,耗能能力强,钢耗能装置通过本身的变形,即与木梁2相连的左连接钢板11的弯曲变形以及左、右连接钢板12、13的压弯变形和拉伸变形来消耗掉地震时输入到梁柱节点上的能量,保护木柱4和木梁2构件不受损坏,为了增强钢耗能装置的强度和刚度钢筒内部焊接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15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钢板11、右连接钢板13焊接,其中左连接钢板11的前后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外伸段,两外伸段与木柱4螺栓5固定,连接刚度大,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好,不易变形,刚度较大;左连接钢板11、两外伸段和右连接钢板13上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其中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与木柱4的连接螺栓比较分散,减少了木柱4上的应力集中现象,对木梁2、木柱4主要受力构件损伤很小;木柱4上开设有与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中心对齐的第二螺栓孔;螺栓5依次穿过木柱4上的第二螺栓孔、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木梁2的梁端植筋3穿过右连接钢板13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传力路线明确,木梁2上的载荷通过梁端植筋3传递给钢耗能装置,钢耗能装置通过螺栓5传递给木柱4,施工方便,如果木梁2和木柱4直接用植筋连接,其木梁2和木柱4的螺栓位置经常会存在误差,有时甚至对不上,给施工带了麻烦,有了钢耗能装置后,便可以在钢耗能装置上来调节螺栓孔的位置,方便施工;本实施例中左连接钢板11上且位于加强钢板15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螺栓孔,两外伸段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螺栓孔,左连接钢板11上两个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与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右连接钢板13上且位于加强钢板15两侧各设有一组第一螺栓孔,每组第一螺栓孔设有两个第一螺栓孔,右连接钢板13上四个第一螺栓孔按矩形的四个角分布;螺栓5的直径为1.5mm,梁端植筋3的直径为1.5mm。本技术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传力明确,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稳定的抗弯刚度,地震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包括木梁(2)、木柱(4)和螺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耗能装置,所述的钢耗能装置包括左连接钢板(11)、前连接钢板(12)、右连接钢板(13)和后连接钢板(14),所述的左连接钢板(11)、前连接钢板(12)、右连接钢板(13)和后连接钢板(14)依次首尾焊接形成一个钢筒,左连接钢板(11)的前后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外伸段;所述的左连接钢板(11)、两外伸段和右连接钢板(13)上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其中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木柱(4)上开设有与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中心对齐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的螺栓(5)依次穿过木柱(4)上的第二螺栓孔、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所述的木梁(2)的梁端植筋(3)穿过右连接钢板(13)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钢耗能植筋节点,包括木梁(2)、木柱(4)和螺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耗能装置,所述的钢耗能装置包括左连接钢板(11)、前连接钢板(12)、右连接钢板(13)和后连接钢板(14),所述的左连接钢板(11)、前连接钢板(12)、右连接钢板(13)和后连接钢板(14)依次首尾焊接形成一个钢筒,左连接钢板(11)的前后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外伸段;所述的左连接钢板(11)、两外伸段和右连接钢板(13)上均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其中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木柱(4)上开设有与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第一螺栓孔中心对齐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的螺栓(5)依次穿过木柱(4)上的第二螺栓孔、左连接钢板(11)及两外伸段上的第一螺栓孔后固定;所述的木梁(2)的梁端植筋(3)穿过右连接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文鲁良辉米旭明栾小兵施林林郭献芳赵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