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壳体、注射器和注射泵,所述注射器和注射泵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注射泵包括机械运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机械运动部控制所述注射器注射;所述壳体还设有夹持所述注射器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与注射器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输注量,缩短了病人胃肠接收营养液的持续时间,使得病人的消化系统能够按照正常胃液分泌的生理周期运转,避免了营养液消化吸收不良和其他器官功能的衰减;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注射器的外管,所述夹持装置与注射器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给注射器内的营养液加热,避免冷的营养液对肠胃产生刺激而影响病人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鼻饲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不但是重症胰腺炎、胃肠道术后、炎性肠病、肠瘘、短肠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肠内营养液在输注过程中温度过低是EN不耐受的原因之一。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在给患者注射肠内营养液时需要先将营养液加热。过去靠临床护理人员通过注射器及管道,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给患者输注营养液,在医护人员本来就不够,其他患者还多的情况下,这种人工输注的方式是极不科学的。针对这样的情况,现在出现了一些为患者定时定量输注营养液的设备,但这类设备有一个缺陷,由于自身设计的问题,这类设备持续输注营养液的时间太长,一般要到接近2~3个小时,营养液多的情况下甚至要更久。人的正常进食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内,之后胃肠开始进入食物消化,营养吸收的阶段,这才是符合人体的正常胃液分泌生理周期。而现有设备中,持续输注营养液的时间太长,影响正常胃液分泌和营养液的消化吸收,是不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运作原理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壳体、注射器和注射泵,所述注射器和注射泵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注射泵包括机械运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机械运动部控制所述注射器注射;所述壳体还设有夹持所述注射器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与注射器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向各自的中心方向凹陷形成半球状凹槽,使得所述注射器能夹持在两所述半球状凹槽之间;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部可在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部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并相对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加热组件为电热丝,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内部分别设有电热丝,且所述电热丝均贴附于所述半球状凹槽的外侧壁铺设。优选的,所述活动部的外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动部的外侧壁平行设置,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活动部之前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所述安装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优选的,所述活动部的外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动部的外侧壁平行设置;设有螺纹杆,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部向外伸出并通过螺帽固定。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动部之间的螺纹杆上套装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壳体内部布设有电热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以注射泵作为动力,通过注射泵控制注射器为肠内输注营养液,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输注量,缩短了病人胃肠接收营养液的持续时间,使得病人的消化系统能按照正常的生理周期运转,避免了其他器官功能的衰减;在壳体上设置夹持装置,通过夹持装置夹持注射器的外管,所述夹持装置与注射器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给注射器内的营养液加热,避免冷的营养液对肠胃产生刺激而影响病人的恢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壳体1,注射器2,注射泵3,夹持装置4,固定部40,活动部41,半球状凹槽42,安装部43;加热组件5,弹簧6,螺纹杆7,螺帽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壳体1、注射器2和注射泵3,所述注射器2和注射泵3设置在所述壳体1,所述注射泵3包括机械运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机械运动部控制所述注射器2注射;所述壳体1还设有夹持所述注射器2的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与注射器2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5。本技术方案中,以注射泵3作为动力,通过注射泵3控制注射器2为肠内输注营养液,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输注量,缩短了病人胃肠接收营养液的持续时间,使得病人的消化系统能按照正常的生理周期运转,避免了其他器官功能的衰减。在壳体1上设置夹持装置4,通过夹持装置4夹持注射器2的外管,所述夹持装置4与注射器2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5,通过加热组件5给注射器2内的营养液加热,避免冷的营养液对肠胃产生刺激而影响病人的恢复。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部40和活动部41,所述固定部40和活动部4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向各自的中心方向凹陷形成半球状凹槽42,使得所述注射器2能夹持在两所述半球状凹槽之间;所述固定部4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所述活动部41可在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部4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并相对所述固定部40固定;所述加热组件5为电热丝,所述固定部40和活动部41内部分别设有所述电热丝,且均贴附于所述半球状凹槽42的外侧壁铺设。两个半球状凹槽42限定了注射器2的位置,提高其位置的稳定性;拉动活动部41向远离固定部40的方向运动,将注射器2放置到两个半球状凹槽42之间,再拉动活动部41往回向靠近固定部40的方向运动,到能稳定注射器2的位置固定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电热丝设置在所述固定部40和活动部41内部,且均贴附于所述半球状凹槽42的外侧壁铺设,便于热量的集中,和对注射器2的均匀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活动部41的外侧设有安装部43,所述安装部43与所述活动部41的外侧壁平行设置,所述安装部43和所述活动部41之前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所述安装部43,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部41。拉动活动部41向远离固定部40的方向运动,压缩弹簧6,将注射器2放置到两个半球状凹槽42之间,放开活动部41后,活动部41会在弹簧6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往回向靠近固定部40的方向运动,直到注射器2的位置稳定,此时弹簧6依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压缩状态下的弹簧6产生的指向固定部40的回复力持续作用在活动部41上,保证了注射器2的稳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活动部41的外侧设有安装部43,所述安装部43与所述活动部41的外侧壁平行设置;设有螺纹杆7,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部41,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部43向外伸出并通过螺帽8固定。拉动活动部41向远离固定部40的方向运动,螺纹杆7的另一端向前继续伸出安装部43,将注射器2放置到两个半球状凹槽42之间,再通过螺纹杆7驱动活动部41向靠近固定部40的方向运动,直到注射器2的位置稳定后通过螺帽8将螺纹杆7的位置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安装部43与所述活动部41之间的螺纹杆7上套装有弹簧6。弹簧6缓冲了活动部41作用在安装部43上的力,同时被挤压后产生的回复力指向固定部40,加强了注射器2固定时的稳定性。所述固定部40和活动部41之间的壳体1内部布设有电热丝。所述固定部40和活动部41之间的壳体1上端面面对注射器2的下端面,在使用具有较大内径的注射器2时,将这段壳体1内部的电热丝开启,与两侧的电热丝同时对注射器2内的营养液加热,保证了营养液的均匀受热。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注射器和注射泵,所述注射器和注射泵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注射泵包括机械运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机械运动部控制所述注射器注射;所述壳体还设有夹持所述注射器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与注射器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注射器和注射泵,所述注射器和注射泵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注射泵包括机械运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驱动所述机械运动部控制所述注射器注射;所述壳体还设有夹持所述注射器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与注射器接触的侧壁内设有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内营养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向各自的中心方向凹陷形成半球状凹槽,使得所述注射器能夹持在两所述半球状凹槽之间;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活动部可在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部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并相对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加热组件为电热丝,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内部分别设有电热丝,且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峰,
申请(专利权)人:谭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