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61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技术,利用该改良的技术,能够在冲击工具不进行冲击作业的驱动模式下限制用于驱动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的驱动。锤钻具有运动转换机构、冲击结构要素以及转动传递机构。冲击结构要素具有撞锤和撞栓,在撞锤的前方形成有第2空气室。在钻模式下,第2空气室处于气密状态,从而使由第2空气室内的空气对撞锤的驱动受到限制。因此,利用第1空气室的空气弹簧的作用来驱动撞锤的活塞的移动受到限制。即,在钻模式下,运动转换机构和冲击结构要素的驱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的冲击工具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67638号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选择钻模式和锤钻模式这两种模式的锤钻。该锤钻具有:活塞缸,其通过空气室来驱动撞锤;轮毂套筒,其设置在中间轴上,用以驱动活塞缸;锁定板,其与轮毂套筒一起转动;止挡部件,其与锁定板卡合。并且,在该锤钻中,锁定板与止挡部件卡合,使该锁定板与轮毂套筒的转动受到限制。因此,在钻模式下,能够防止与轮毂套筒连接的活塞缸误动作。【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67638号在上述锤钻中,通过止挡部件与锁定板的机械式卡合,以在钻模式下限制具有活塞缸的转换机构的驱动。另外,根据锤钻的各结构要素的配置方式和锤钻的大小等,人们希望用于对转换机构的驱动进行限制的机构的结构能够合理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技术,利用该改良的技术能够在冲击工具不进行冲击作业的驱动模式下限制用于驱动顶端工具而使之作直线动作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上述问题由本专利技术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顶端工具能够沿其自身的长轴方向作直线运动且能够作转动运动。该冲击工具具有马达、第1驱动机构、第
2驱动机构以及模式切换机构。第1驱动机构被马达驱动,使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第2驱动机构被马达驱动,使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模式切换机构切换第1驱动模式和第2驱动模式。在第1驱动模式下,顶端工具至少作直线运动。即,在第1驱动模式下,顶端工具既可以仅作直线运动,又可以作直线运动和转动运动。从而,在第1驱动模式下,由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击作业。另外,在第2驱动模式下,顶端工具仅作转动运动。即,在第2驱动模式下,顶端工具不作直线运动。从而,在第2驱动模式下,由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打孔作业。第1驱动机构由运动转换机构和冲击机构构成。运动转换机构被马达驱动,将马达的转动运动转换为顶端工具沿长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使活塞相对于活塞保持部滑动。典型的是,活塞保持部由气缸构成,该气缸在活塞能够在其内部滑动的状态下保持该活塞。冲击机构由驱动构件和冲击构件构成。驱动构件被活塞驱动而在活塞保持部的内部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典型的是,驱动构件在形成于活塞与驱动构件之间的空气弹簧的作用下被驱动。冲击构件比驱动构件靠近顶端工具配置。即,冲击构件配置在顶端工具与驱动构件之间。并且,冲击构件被驱动构件驱动,冲击顶端工具,使该顶端工具产生冲击力。在第1驱动模式下,空气室被设定为容许与外部空气流通的流通状态,该空气室位于活塞保持部的内部,由比驱动构件靠近顶端工具的空间构成。该外部优选为活塞保持部的外部、以及冲击工具的外部。由于空气室被设定为流通状态,因而该空气室处于非气密状态。例如,当空气室处于气密状态时,驱动构件需要压缩空气室的内部空气或者使该空气膨胀。即,由空气室的内部空气产生限制驱动构件的驱动的阻力。因此,通过使空气室处于流通状态,空气室的内部的空气不会限制驱动构件的驱动,而容许活塞对驱动构件的驱动。从而,第1驱动机构被驱动,使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即,由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击作业。另外,在第2驱动模式下,位于驱动构件前方的空气室被设定为与外部的空气流通被阻断的非流通状态。由于空气室被设定为非流通状态,因而该空气室处于气密性比非气密状态时高的气密状态。该非流通状态优选为(i)与空气室连通的开口被完全封闭而使空气室被密闭的状态;(ii)与空气室连通的开口被封闭而使空气室的空气相对于流通状态时不会流到外部的状态。由于空气室处于非流通状态,空气室的内部空气能够限制驱动构件的驱动。换言之,在非流通状态下,空气室与外部的流通被阻断,以限制驱动构件的驱动。从而,在第1驱动机构的驱动被限制的状态下,第2驱动机构被驱动,使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即,由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钻孔作业。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在第1驱动模式下,由第1驱动机构驱动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另外,在顶端工具不被第1驱动机构驱动的第2驱动模式下,利用空气室的内部空气来限制第1驱动机构的驱动。因此,在第2驱动模式下,防止第1驱动机构在不经意间被驱动。另外,与利用机械式的卡合来限制第1驱动机构的驱动的结构相比,本技术方案利用空气来限制第1驱动机构的驱动,不需要设置专门用于限制第1驱动机构的驱动的部件,能够减少冲击工具的部件个数。另外,利用空气来限制第1驱动机构的驱动,能够降低因机械式的卡合而引起的部件之间的磨损带来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活塞保持部与保持顶端工具的顶端工具保持部形成为一体。在活塞保持部上形成有连通孔,连通孔能够使空气室与活塞保持部的外部连通。典型的是,在活塞保持部的前方侧设置有顶端工具保持部。另外,连通孔设置在驱动构件和冲击构件之间。该冲击工具具有切换部件,切换部件能够通过切换活塞保持部的外部与连通孔的连通状态,使空气室在连通状态和非连通状态之间切换。该切换部件可以切换连通孔的打开状态和封闭状态。另外,切换部件可以使与连通孔连通的活塞保持部的外部的区域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切换。例如,当连通孔与活塞保持部的外部的第1区域连通时,空气室与第1区域均被设
定为气密状态,当连通孔与活塞保持部的外部的第2区域连通时,空气室与第2区域均被设定为非气密状态。这种情况下,优选第2区域与冲击工具的外部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活塞保持部能够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在靠近顶端工具的前方位置和远离顶端工具的后方位置之间移动。在活塞保持部位于前方位置的状态下,由切换部件将连通孔的连通状态设定为第1连通状态,使空气室处于所述非流通状态。在活塞保持部位于后方位置的状态下,由切换部件将连通孔的连通状态设定为第2连通状态,使空气室处于所述流通状态。在连通孔的连通状态中,例如,连通孔的第1连通状态为连通孔与位于活塞保持部的外部的处于密闭状态的第1区域连通的状态,连通孔的第2连通状态为连通孔与位于活塞保持部的外部的处于打开状态的第2区域连通的状态。作为连通孔的连通状态的例子,连通孔的第1连通状态为由切换部件封闭连通孔的状态,连通孔的第2连通状态为由切换部件打开连通孔的状态。在第1驱动模式下,在加工作业时,顶端工具受到被加工件的推压,活塞保持部从前方位置向后方位置移动,从而,使得空气室从非流通状态切换为流通状态。因此,容许驱动构件的驱动,由第1驱动机构驱动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另外,在第2驱动模式下,活塞保持部在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从前方位置向后方位置的移动受到限制,活塞保持部位于前方位置。从而能够维持空气室的非流通状态。因此,在驱动构件的驱动被限制的状态下,由第2驱动机构驱动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更优选的技术方案,切换部件由轴承构成,轴承支承活塞保持部使之能够转动,并且支承活塞保持部使之能够沿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切换部件由支承活塞保持部的轴承构成,因而不需要设置专用的部件作为切换部件。即,能够减少冲击工具的部件个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更优选的技术方案,
连通孔由形成于活塞保持部上的第1连通孔和第2连通孔构成。并且,第1连通孔和所述第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工具,其顶端工具能够沿其自身的长轴方向作直线运动且能够作转动运动,其特征在于,具有马达、第1驱动机构、第2驱动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1驱动机构被所述马达驱动,使所述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所述第2驱动机构被所述马达驱动,使所述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切换第1驱动模式和第2驱动模式,在所述第1驱动模式下,所述顶端工具至少作直线运动,在所述第2驱动模式下,所述顶端工具仅作转动运动,所述第1驱动机构由运动转换机构和冲击机构构成,其中,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被所述马达驱动,将所述马达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所述顶端工具沿长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使活塞相对于活塞保持部滑动;所述冲击机构具有:驱动构件,其被所述活塞驱动而在所述活塞保持部的内部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冲击构件,其比所述驱动构件靠近所述顶端工具配置,被所述驱动构件驱动,冲击所述顶端工具,在所述第1驱动模式下,空气室处于被容许与外部空气流通的流通状态,以容许所述活塞对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由所述第1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所述空气室位于所述活塞保持部的内部,由比所述驱动构件靠近所述顶端工具的空间构成,在所述第2驱动模式下,所述空气室处于与外部的空气流通被阻断的非流通状态,使得所述活塞对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受到限制,由所述第2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07 JP 2015-0788081.一种冲击工具,其顶端工具能够沿其自身的长轴方向作直线运动且能够作转动运动,其特征在于,具有马达、第1驱动机构、第2驱动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1驱动机构被所述马达驱动,使所述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所述第2驱动机构被所述马达驱动,使所述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切换第1驱动模式和第2驱动模式,在所述第1驱动模式下,所述顶端工具至少作直线运动,在所述第2驱动模式下,所述顶端工具仅作转动运动,所述第1驱动机构由运动转换机构和冲击机构构成,其中,所述运动转换机构被所述马达驱动,将所述马达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所述顶端工具沿长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使活塞相对于活塞保持部滑动;所述冲击机构具有:驱动构件,其被所述活塞驱动而在所述活塞保持部的内部沿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滑动;冲击构件,其比所述驱动构件靠近所述顶端工具配置,被所述驱动构件驱动,冲击所述顶端工具,在所述第1驱动模式下,空气室处于被容许与外部空气流通的流通状态,以容许所述活塞对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由所述第1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端工具作直线运动,所述空气室位于所述活塞保持部的内部,由比所述驱动构件靠近所述顶端工具的空间构成,在所述第2驱动模式下,所述空气室处于与外部的空气流通被阻断的非流通状态,使得所述活塞对所述驱动构件的驱动受到限制,由所述第2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保持部与保持所述顶端工具的顶端工具保持部形成为一体,在所述活塞保持部上形成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能够使所述空气
\t室与所述活塞保持部的外部连通,所述冲击工具具有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能够通过切换所述活塞保持部的外部与所述连通孔的连通状态,使所述空气室在所述连通状态和所述非连通状态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保持部能够在所述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上在靠近所述顶端工具的前方位置和远离所述顶端工具的后方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活塞保持部位于所述前方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切换部件将所述连通孔的连通状态设定为第1连通状态,使所述空气室处于所述非流通状态,在所述活塞保持部位于所述后方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切换部件将所述连通孔的连通状态设定为第2连通状态,使所述空气室处于所述流通状态,在所述第1驱动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祥朗古泽正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