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4591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三氯化铁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合成方法简单,长短可调、易于推广。所得产品掺杂均匀、分散性好,且结构稳定,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容量,更好循环稳定性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因高的开路电压和能量密度,长寿命,低自放电率,环境友好,且无记忆效应等优点,继镍系电池后,被称为第三代可充电“绿色电池”。但由于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偏低,其他负极材料虽然比容量高,但是循环稳定性差。为了满足未来社会中将普遍使用的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移动电源(“充电宝”)等的市场需求,以及航空航天、航海、人造卫星、军用通信设备、医疗等领域对电源的需求,人们迫切希望开发一些具有更高比容量,更好导电性和更好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理论容量,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关注的焦点。(参考文献: A. Ito, L. Zhao, S. Okada, J.-i. Yamaki, J. Power Sources 2011, 196, 8154-8159; J. Su, M. H. Cao, L. Ren, C. W. Hu, J. Phys. Chem. C 2011, 115, 14469-14477; X. Chen, L. Li, X. Sun, Y. Liu, B. Luo, C. Wang, Y. Bao, H. Xu, H. Peng,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5486-5489.)其中Fe2O3由于具有高理论容量,高稳定性,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还存在着倍率放电性能差、电导率低、循环寿命短等问题。纳米尺寸材料可以减缓在Li+脱嵌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当颗粒为纳米级时,颗粒空隙间也为纳米尺寸,可为锂离子的嵌入提供了很好的纳米通道和嵌锂位置,具有大的嵌锂容量和良好的嵌锂性能,另外纳米化还可以更有效的减缓在充放电过程中带来的体积变化和团聚粉化问题,达到改善循环性能的目的。此外,金属掺杂也是一种提高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材料导电性、改善材料表面电子分布。(参考文献:R. C. Jin, L. X. Yang, G. H. Li, G. Chen, RSC Adv., 2014, 4, 32781–32786; X. Y. Meng, G. W. Qin, W. A. Goddard, S. Li, H. J. Pan, X. H. Wen, Y. K. Qin, L. Zuo, J. Phys. Chem. C 2013, 117, 3779−3784.)但是,现有合成方法得到的锡掺杂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多大都为聚集态,分散性较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纳米化对电池性能的提高,不能完全体现纳米电极材料的特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献和专利报道采用本文方法合成高分散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具有合成方法简单、长短可调、分散性好、比容量大、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5 ~ 7 ml去离子水、10 ~ 30 mg无水三氯化铁和5 ~ 15 mg四氯化锡加入到20 ml烧杯中,磁力搅拌10 ~ 20 min,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水热反应釜中,于170 ~ 200 oC烘箱中反应2 ~ 4 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7000 rpm,8 ~ 10 min),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数次,所得沉淀在烘箱中50 ~ 100 oC烘干8 ~ 10 h,既得到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一步合成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即缩短了反应步骤,又易于推广。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具有掺杂均匀、长短可调、分散性好,结构稳定等特点。3.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容量大、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透射电镜图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单个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面扫描图片;图3、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XRD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5、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充放电循环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分别将6 ml去离子水、20 mg无水三氯化铁和10 mg四氯化锡加入到20 ml烧杯中,磁力搅拌15 min,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水热反应釜中,于180 oC烘箱中反应4 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7000 rpm,8 min),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数次,所得沉淀在烘箱中100 oC烘干10 h,既得到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实施例2:分别将5 ml去离子水、10 mg无水三氯化铁和5 mg四氯化锡加入到20 ml烧杯中,磁力搅拌10 min,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水热反应釜中,于190 oC烘箱中反应2 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7000 rpm,10 min),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数次,所得沉淀在烘箱中80 oC烘干8 h,既得到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实施例3:分别将7 ml去离子水、22 mg无水三氯化铁和11 mg四氯化锡加入到20 ml烧杯中,磁力搅拌20 min,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水热反应釜中,于200 oC烘箱中反应3 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7000 rpm,7 min),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数次,所得沉淀在烘箱中90 oC烘干9 h,既得到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所述的制备出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用于锂离子电池。以合成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为活性物质,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结剂,氮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电池的组装过程为:将活性物质 、导电剂、聚偏氟乙烯按70:20:10的重量比准确称量,充分混合、研磨均匀,然后滴加NMP,继续研磨至均匀浆状。将浆料均匀涂于已称量过的铜箔上,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120 oC真空干燥12 h至恒重,10 MPa下压片,再继续干燥至少2 h,降到室温后取出称重。本专利技术用实验半电池来测试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模拟电池的组装在无水无氧、充有氩气的手套箱中完成。将烘干的极片、电池壳和隔膜放入手套箱。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聚丙烯多孔膜做隔膜,1.0 mol/L LiPF6 的EC-DMC(体积比1:1)溶液做电解液,组装成扣式CR2025模拟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如图4和5所示,在0.01-3.0 V电压范围内,在200 mA g-1电流下充放电,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60 mA h g-1,经1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有925 mAh g-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分别将5 ~ 7 ml去离子水、10 ~ 30 mg无水三氯化铁和5 ~ 15 mg四氯化锡加入到20 ml烧杯中,磁力搅拌10 ~ 20 min,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水热反应釜中,于170 ~ 200 oC烘箱中反应2 ~ 4 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7000 rpm,8 ~ 10 min,再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数次,所得沉淀在烘箱中50 ~ 100 oC烘干8 ~ 10 h,既得到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楔形Sn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分别将5 ~ 7 ml去离子水、10 ~ 30 mg无水三氯化铁和5 ~ 15 mg四氯化锡加入到20 ml烧杯中,磁力搅拌10 ~ 20 min,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水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鹿王春刚苏忠民谢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