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4450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0:49
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与减振器机构(8)一起构成起步装置(1),该减振器机构(8)包括:包含经由锁止离合器(9)连结于发动机的驱动部件(81)和与变速器连结的从动部件(83)的多个旋转构件、以及在驱动部件(81)与从动部件(83)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以及第二螺旋弹簧(SP1、SP2),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包含与减振器机构(8)的从动部件(83)一体旋转的支承部件(11)、和被支承部件(11)支承为摆动自如的质量体(12),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被设计为具有比由发动机产生的应衰减的振动的次数大与减振器机构(8)的滞后相关的修正量的有效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设计方法,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与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该减振器机构包括包含与驱动装置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变速器连结的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以及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具备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力传递装置,公知有如下构造,其包含:至少一个输入体、输出体;具有泵轮和以相对于输出体不能转动的方式与输出体结合的涡轮叶轮的液力式的结构构件;和以锁止离合器的形式形成的跨越液力式的结构构件的装置;具有在至少能够局部被运转介质特别是油填充的室内配置的至少两个减振器(弹簧单元)的振动衰减装置;以及与该振动衰减装置连结的离心振子式的转速适应型动吸振器,上述力传递装置在驱动装置与被驱动装置之间传递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力传递装置中,转速适应型动态吸振器被设计为,与油的影响相关地,比驱动装置的激振的次数q大规定的次数偏移值qF的有效次数qeff。而且,以与激振的次数q的变化呈正比地变化的方式决定次数偏移值qF,以使次数偏移值qF与激振的次数q不一致。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04987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有效次数qeff的设定方法,被认为是考虑了质量体与旋转的油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阻力、即粘性阻力来设定有效次数qeff。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缺乏理论依据,根据本专利技术者们的研究,明确了工作油这样的液体的存在下的粘性阻力对质量体的摆动的影响很小。因此,即使通过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设定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也无法提高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吸振性能,还因情况不同而有使吸振性能降低的潜在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吸振性能,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和包含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的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与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该减振器机构包括:包含与驱动装置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变速器连结的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以及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具备: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上述旋转构件的任意一个一体旋转的支承部件、和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为摆动自如的质量体,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被设计为具有比由上述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至少大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滞后相关的修正量的有效次数。一般在包括包含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以及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的减振器机构中,主要因在扭矩传递弹性体与旋转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产生向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增加时的输出扭矩、与向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减少时的输出扭矩的差即滞后。而且,本专利技术者们对与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是明确了因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滞后,而利用与减振器机构的任意一个旋转构件连结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本应衰减的振动无法很好地被衰减,即利用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本应衰减的振动的次数、与利用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实际衰减的振动的次数之间产生偏差。基于此,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被设计为具有比由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至少大与减振器机构的滞后相关的修正量的有效次数。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吸振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起步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表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减振器机构的滞后与被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衰减的振动的次数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的起步装置1的简要结构图。该图所示的起步装置1搭载于具备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车辆,将来自该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作为自动变速器(AT)或者无级变速器(CVT)的变速器。起步装置1除了包含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10之外,还包含:与发动机的曲轴连结的前盖(输入部件)3、固定于前盖3的泵轮(输入侧流体传动构件)4、能够与泵轮4同轴地旋转的涡轮(输出侧流体传动构件)5、对工作油(工作流体)的从涡轮5向泵轮4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定子6、固定于变速器的输入轴IS的减振器毂(输出部件)7、与减振器毂7连接的减振器机构8、以及与减振器机构8连结的具有未图示的锁止活塞的例如单片摩擦式的锁止离合器(起步离合器)9。泵轮4与涡轮5相互对置,在两者之间以与泵轮4、涡轮5同轴旋转的方式配置定子6。定子6的旋转方向通过单向离合器60被设定为仅朝一个方向。上述泵轮4、涡轮5以及定子6形成在由前盖3和泵轮4的泵壳定义的流体传动室(液体室)2的内部使工作油(流体)循环的环面(环状流路),作为具有扭矩增幅功能的变矩器发挥功能。此外,在起步装置1中,也可以省略定子6、单向离合器60,将泵轮4以及涡轮5作为液力耦合器发挥功能。减振器机构8包含驱动部件(输入构件)81、中间部件(中间构件)82、从动部件(输出构件)83,作为旋转构件。另外,减振器机构8包含多个配置在驱动部件81与中间部件82之间的第一螺旋弹簧SP1、以及例如多个具有比第一螺旋弹簧SP1高的刚度(弹簧常量)且配置在中间部件82与从动部件83之间的第二螺旋弹簧(第二弹性体)SP2,作为扭矩传递构件(扭矩传递弹性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弹簧SP1是以在没有施加负载时具有呈圆弧状延伸的轴线的方式卷绕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弧形螺旋弹簧。由此,能够使第一螺旋弹簧SP1进一步低刚度化(减小弹簧常量),使减振器机构8进一步低刚度化(长行程化)。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螺旋弹簧SP2是以在没有施加负载时具有呈圆弧状延伸的轴线(中心线)的方式卷绕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弧形螺旋弹簧。但是,作为第一以及第二螺旋弹簧SP1、SP2,也可以采用以在没有施加负载时具有呈笔直地延伸的轴线(中心线)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直线型螺旋弹簧。驱动部件81具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螺旋弹簧SP1的一端抵接的抵接部。驱动部件81的各抵接部在减振器机构8的安装状态下在相互相邻的第一螺旋弹簧SP1之间与两者抵接。中间部件82具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螺旋弹簧SP1的另一端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多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螺旋弹簧SP2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中间部件82的各第一抵接部在减振器机构8的安装状态下在相互相邻的第一螺旋弹簧SP1之间与两者抵接。另外,第二螺旋弹簧SP2在减振器机构8的安装状态下配置于中间部件82的相互相邻的两个第二抵接部之间,这两个第二抵接部的一个与第二螺旋弹簧SP2的一端抵接,另一个与第二螺旋弹簧SP2的另一端抵接。从动部件83具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螺旋弹簧SP2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固定于减振器毂7。第二螺旋弹簧SP2在减振器机构8的安装状态下配置于从动部件83的相互相邻的两个抵接部之间,这两个抵接部的一个与第二螺旋弹簧SP2的一端抵接,另一个与第二螺旋弹簧SP2的另一端抵接。而且,减振器机构8作为限制驱动部件81与从动部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与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该减振器机构包括:包含与驱动装置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变速器连结的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以及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具备: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上述旋转构件的任意一个一体旋转的支承部件、和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为摆动自如的质量体,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被设计为具有比由上述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至少大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滞后相关的修正量的有效次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31 JP 2014-0723141.一种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该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与减振器机构一起构成起步装置,该减振器机构包括:包含与驱动装置连结的输入构件和与变速器连结的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以及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具备: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上述旋转构件的任意一个一体旋转的支承部件、和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为摆动自如的质量体,上述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被设计为具有比由上述驱动装置产生的应衰减的振动的次数至少大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滞后相关的修正量的有效次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量被决定为,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滞后越大则越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振器机构的上述滞后利用在向上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增加的状态下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扭转角成为规定角度时从上述输出构件输出的扭矩、与在向上述输入构件的输入扭矩减少的状态下上述减振器机构的扭转角成为上述规定角度时从上述输出构件输出的扭矩的扭矩差来被量化,上述修正量被决定为,上述扭矩差越大则越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振器机构包含止动器机构,该止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博喜长江章裕大井阳一丸山数人稻垣智纪宫腰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