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4438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选取已结果的丰产稳产壮年余甘果树,与野生余甘果树嫁接,在土质偏酸性的山地种植,采用科学管理,开花前喷施一次叶面营养素;不喷洒除草剂,使用人工除草;扬花期间不喷洒农药防虫,而是放养鸡生物防治;每年施两次肥,壮果肥和壮梢肥,秋天修剪枝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大果余甘果和本地余甘果进行嫁接,得到适合在贫瘠土壤生长的大果余甘果,培育的大果余甘果比野生的产量高,管理粗放,收益好,还可以绿化荒山,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出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的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余甘果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余甘果,拉丁学名:Phyllanthus emblica,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大戟目;大戟科;叶下珠属;余甘果种。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及印度等地。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目前市场上也有野生牛甘果卖和水果型牛甘果两种。与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而且吃起来更加甘甜爽口。余甘果,高可达10余米,枝灰褐色。单叶互生,10~23对,排成两列,着生于侧生小枝上,极似羽状复叶,叶线状长椭圆,长2cm,先端圆钝,叶柄短几乎无柄,全缘,叶面浓绿色。单性花同株,花黄色,生于小枝中、下部叶腋,雄花多数,具细长的梗,花被6;雌花少,不具梗,花被6,子房上位,3室。果实扁球形,呈不明显的6棱,黄绿色,直径2~2.5cm,果皮肉质,有酸味,表面光滑有光泽,内果皮硬骨质,种子6枚,褐色。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依类型和地区不同,花期有春开一次,春秋两次花和四季开花几种情况,花期约1~1.5个月,座果率高。一般早熟品种7月成熟,中熟品种8~9月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成熟,二次开花的则翌年2月陆续成熟,但集中成熟期在冬季。大小年不明显。余甘果喜光,耐干旱,忌寒霜,对气温要求高,年均温需达20度、降雨量要求在1000mm左右,尤其对热带,亚热带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分布区涵盖东经70~122、北纬1~29的广大地域;世界分布范围来看,北缘为我国的川、滇、黔交界地区,南缘为印度尼西亚;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80~2300m,具有很强的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适应性。余甘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尤其是维生素C,每100克鲜余甘果中含维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的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疗作用。在我国,余甘果一直是野生树种,树冠小,结果少,而且果实水分也不高,最近,我国一些单位开始培育果实大,水分高的大果余甘果,例如广西平南县,种植一种名称为“大玉余甘果”的,经检索,查到目前余甘果栽培的文献有:一种大玉余甘果的嫁接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731600.5),选取已结果的丰产稳产壮年大玉余甘果树,采树冠上中部的1 ~ 2 年生的枝条,取其中段的芽作为接穗,随采随接;采用切接法,距地面 20-30 厘米处把主干切断,作为砧木,切口倾斜,在低的一侧沿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一刀,切口长2 厘米左右;选取与砧木大小相似的接穗,在芽眼下方 1.5 厘米的平滑切口:深达形成层或稍达木质部,削好接穗后,立即将穗、砧的形成层对准,然后用塑料带自下而上地将砧穗伤面包扎紧;防止接合面浸水,保持光照,嫁接后 10 天左右检查成活情况,即时补接;及时抹去砧木萌芽条,防止后期砧木变成实生树;当接穗萌芽长 17 ~ 20 厘米,枝条半木质化时,解除薄膜带。大果余甘果果实较大,产量较高,成熟果实平均25个/公斤,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对土壤要求高,不适合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而本地余甘果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广,蓄水力强,固土作用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亦能顽强地生长。但是本地余甘果果实较小,产量较低,成熟果实平均30个/公斤,经济效益较差。因此提供一种使得大果余甘果也能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的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在贫瘠土壤的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使之成为绿化荒地,防风固土的先锋树种,不仅能够给贫瘠地区恢复生态环境,还能给农民群众增加收入。本专利技术的大果余甘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育选取大果余甘果和本地余甘果进行嫁接,得到适合在贫瘠土壤生长的大果余甘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福建余甘果作为接穗;本地野生余甘果作为砧木。福建余甘果果实较大,产量较高,成熟果实平均25个/公斤,经济效益较好,但是不适合在本地贫瘠土壤中生长。本地野生余甘果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广,蓄水力强,固土作用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亦能顽强地生长。选取已结果的丰产稳产壮年福建余甘果树,采树冠上中部的1 ~ 2 年生的枝条,取其中段的芽作为接穗;选取野生余甘果树,采用切接法,距地面 20-30 厘米处把主干切断,作为砧木,切口倾斜,在低的一侧沿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一刀,切口长2 厘米左右;选取与砧木大小相似的接穗,在芽眼下方 1.5 厘米的平滑切口:深达形成层或稍达木质部,削好接穗后,立即将穗、砧的形成层对准,然后用塑料带自下而上地将砧穗伤面包扎紧;防止接合面浸水,保持光照,嫁接后 10 天左右检查成活情况,即时补接;及时抹去砧木萌芽条,防止后期砧木变成实生树;当接穗萌芽长 17 ~ 20 厘米,枝条半木质化时,解除薄膜带。2、整地宜选择在土层厚度为 30 厘米以上、土质疏松、排水性与透气性良好、光照条件好的阳坡、半阳坡地段较好,如果地块是带状整地带宽度一般为 40 ~ 100 厘米,深 30 ~ 50 厘米 ;带长根据地形确定,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 50 ~ 100 厘米自然植被,如果地块是块状(穴垦),常用规格有 :40 厘米 ×40 厘米 ×40 厘米,50 厘米 ×50 厘米 ×50 厘米。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四周的灌丛和杂草,清理范围根据整地规格的大小而定 ;可以依山势形成梯田;土壤最好在黄土的山坡,酸碱度pH为5.8-6.5。3、管理所述的管理包括定植后的保水和防止牲畜的践踏、还包括除草、防虫、施肥、修剪等环节。(1)除草不要在开花期间、幼果期间喷洒除草剂,包括克无踪、草甘磷、百草枯等。对落花、落果有影响。可以使用人工除草。(2)防虫扬花期间避免喷洒剧毒农药,扬花时雌蕊授粉期对农药有敏感,施药不当造成落花、落果。要做到提前防虫,一般扬花期间避免喷农药。可以用放养鸡等方式生物防治。(3)施肥每年施两次肥,壮果肥和壮梢肥;施肥开花前喷施一次叶面营养素;本地余甘果根系发达深扎,可以充分吸收利用土壤中的肥料,比其他果树少需肥料,为了更充分发挥余甘的丰产潜力,提高单株、单位面积产量,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科学地合理进行施肥还是必要的。一般要求每年施两次肥。即壮果肥和壮梢肥。由于余甘果喜欢酸性土壤,所以施肥可以采用农家肥加入适量氮磷钾和偏酸性的肥料,例如硫酸铵、硫酸亚铁、磷酸钙等。余甘果肥料品种:可以依据土壤中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高低,以供需平衡为原则,选择氮、磷、钾适宜比例的复合肥料。同时要依据果园土壤的酸碱度,选择不同特性的肥料,通过施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使肥料效果发挥的更好。多数果园土壤都属微酸性,适宜施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二是选准肥料用量:在土壤化验的基础上,依据果树需肥多少,计算施肥量。也可参照同类型高产果园的施肥经验推测本家果园的施肥量。三是选好施肥方法:这一点在目前的果园生产管理中很重要。常见的施肥方法有条状沟施法、环状沟施法、放射状沟施法、穴施法等,秋季施肥适宜采用前两种施肥法。三结合:一是施用有机肥(指人、畜、禽粪便、秸秆、饼粕沤制的肥料)和施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育选取已结果的丰产稳产壮年余甘果树,采树冠上中部的1 ~ 2 年生的枝条,取其中段的芽作为接穗;选取野生余甘果树,采用切接法,距地面 20‑30 厘米处把主干切断,作为砧木,切口倾斜,在低的一侧沿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一刀,切口长2‑3 厘米;选取与砧木大小相似的接穗,在芽眼下方 1.5 厘米的平滑切口:深达形成层或稍达木质部,削好接穗后,立即将穗、砧的形成层对准,然后用塑料带自下而上地将砧穗伤面包扎紧;防止接合面浸水,保持光照,嫁接后7‑ 15 天检查成活情况,即时补接;及时抹去砧木萌芽条,防止后期砧木变成实生树;当接穗萌芽长 17 ~ 20 厘米,枝条半木质化时,解除薄膜带;(2)整地在土层厚度为 30 厘米以上、土质疏松、排水性与透气性良好、光照条件好的阳坡地段,地块为带状,整地带宽度为 40 ~ 100 厘米,深 30 ~ 50 厘米 ;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保留 50 ~ 100 厘米自然植被;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四周的灌丛和杂草,清理范围根据整地规格的大小而定 ;土壤酸碱度pH为5.8‑6.5;(3)管理开花前喷施一次叶面营养素;在开花期间、幼果期间不喷洒除草剂,使用人工除草;扬花期间不喷洒农药防虫,而是放养鸡生物防治;每年施两次肥,壮果肥和壮梢肥;(4)修剪对幼年和成年结果树,每年对极少量一年或二年生以上的结果母枝进行重剪,在修剪的枝条上留下五份之三短截,其余可根据树型进行轻度疏剪,对老、弱、病、残树可采取重剪更新和轻剪恢复树势和树冠。...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育选取已结果的丰产稳产壮年余甘果树,采树冠上中部的1 ~ 2 年生的枝条,取其中段的芽作为接穗;选取野生余甘果树,采用切接法,距地面 20-30 厘米处把主干切断,作为砧木,切口倾斜,在低的一侧沿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一刀,切口长2-3 厘米;选取与砧木大小相似的接穗,在芽眼下方 1.5 厘米的平滑切口:深达形成层或稍达木质部,削好接穗后,立即将穗、砧的形成层对准,然后用塑料带自下而上地将砧穗伤面包扎紧;防止接合面浸水,保持光照,嫁接后7- 15 天检查成活情况,即时补接;及时抹去砧木萌芽条,防止后期砧木变成实生树;当接穗萌芽长 17 ~ 20 厘米,枝条半木质化时,解除薄膜带;(2)整地在土层厚度为 30 厘米以上、土质疏松、排水性与透气性良好、光照条件好的阳坡地段,地块为带状,整地带宽度为 40 ~ 100 厘米,深 30 ~ 50 厘米 ;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保留 50 ~ 100 厘米自然植被;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四周的灌丛和杂草,清理范围根据整地规格的大小而定 ;土壤酸碱度pH为5.8-6.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军强韦颖婷覃稳梅李玉秋莫晓君韦倩梅
申请(专利权)人: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