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为1~90:1~90。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真菌病害,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螺环菌胺(Spiroxamine),化学式:C18H35NO2,化学名称:N-乙基-N-丙基-8-叔丁基-1,4-二氧杂螺[4.5]癸烷-2-甲胺。结构式:螺环菌胺为取代胺类杀菌剂,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抑制病菌C-14脱氧甲基化酶的合成。防治对象为小麦白粉病和各种锈病,大麦云纹病和条纹病。螺环菌胺是一种新型、内吸性的叶面杀菌剂,对白粉病有特效。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嘧菌环胺(Cyprodinil),分子式:C14H15N3,化学名称:4-环丙基-6-甲基-N-苯基嘧啶-2-胺。结构式:嘧菌环胺具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可叶面喷雾或种子处理,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植物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真菌引起真菌病害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真菌病害上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以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为1~90:1~90,其中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优选为1~70:1~50,进一步优选为70:1、50:1、30:1、20:1、10:1、5:1、2.5:1、1:1、1:2、1:4、1:6、1:10、1:20、1:30、1:5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最优选为1:2。在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二者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0%。优选10~40%。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以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为主要有效成分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这些已知的助剂、赋型剂有分散剂、扩散剂、消泡剂、润湿剂、崩解剂等,可以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吐温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系列、磺酸盐类、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黄原胶、酚甲醛缩合物、铵盐、季铵盐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赋形剂包括环己酮、二甲苯、各种溶剂油、水、防冻剂(如丙二 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上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药物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作物病害方面的应用。上述的应用,所述的植物真菌病害为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作用机理不同,相互混配不会产生低触,可协同增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2、本专利技术组合物适用范围增加,适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的抗性真菌病害,特别是防治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均有显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抑制害虫或真菌对单一制剂(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任一)的抗药性的产生。本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该混合物的用量比单独活性化合物的用量大大降低,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真菌病害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4)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5)抑制真菌抗药性的产生,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比。室内生测试验: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 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按照有效成分螺环菌胺(A):嘧菌环胺(B)质量配比为:70:1、50:1、30:1、20:1、10:1、5:1、2.5:1、1:1、1:2、1:4、1:6、1:10、1:20、1:30、1:50进行试验,测定其对小麦叶锈病菌(P.recondita var.tritici Erikss et Henn.)的共毒系数。表1:螺环菌胺+嘧菌环胺不同配比对小麦叶锈病的室内生测结果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EC50(mg/L) 共毒系数 25%螺环菌胺EC Y=4.247+1.889X 2.505 - 50%嘧菌环胺WP Y=3.830+2.451X 3.002 - A:B=70:1 Y=3.906+2.889X 2.392 125.80 A:B=50:1 Y=4.463+2.536X 1.628 185.04 A:B=30:1 Y=4.854+0.547X 1.846 163.52 A:B=20:1 Y=4.568+1.528X 1.921 157.48 A:B=10:1 Y=3.133+5.002X 2.362 129.06 A:B=5:1 Y=3.387+4.635X 2.228 138.59 A:B=2.5:1 Y=4.169+2.580X 2.100 150.05 A:B=1:1 Y=4.527+1.596X 1.979 165.42 A:B=1:2 Y=4.688+1.223X 1.800 187.45 A:B=1:4 Y=4.079+2.563X 2.288 151.22 A:B=1:6 Y=3.979+3.252X 2.060 169.86 A:B=1:10 Y=4.513+1.536X 2.074 170.42 A:B=1:20 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以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为1~90:1~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以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为1~90:1~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为1~70: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环菌胺与嘧菌环胺的质量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环菌胺和嘧菌环胺二者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叶青,万维肖,杨琴,夏小云,张宝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