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包括三球销构件,其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三个脚轴;双球环单元,其具有外球环和将该外球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内球环,所述内球环外周面为曲面,且该内球环外周面在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外球环内周面相抵,所述内球环外套于所述脚轴,在所述脚轴与内球环之间设有滚针,滚针内周面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脚轴外周面接触。采用双球环单元,外球环与内球环之间采用锥面接触,使得外球环能相对内球环自由摆动,且摆动范围大,外球环的自身摆动能达到30°,从而使得三球销总成具有大滑移、大摆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
技术介绍
针对 作为汽车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动装置的等速万向节驱动轴总成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夹角不为零时的等角速度传动。很多前轮驱动轿车都是通过一对固定式等速万向节(轮毂端)和轴向滑移式等速万向节(差速器端)来传递扭矩和运动。但传统型三球销(如图1)以下几种情况:1.传统的三球销总成滚针是都是细长型的,承载能力低,易疲劳磨损,不耐瞬时冲击载荷,并没有随产品体积的,所承受载荷增大而增大,如果产品很大,需要足够强度的载荷和瞬时冲击载荷时,细长型的滚针因无法满足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而导致滚针断裂,导致三球销总成失效。2.传统细长型的滚针需要通过挡圈和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定位限制,则需要在销轴上加工退刀槽和卡簧槽,不仅增加了工序,导致工序成本增加,也增加了制造挡圈及弹性挡圈的费用,也因各零部件在装配时需挡圈和弹性挡圈定位,导致人工装配及拆卸困难,当球环在三柱槽内轴向滑移和角位移时,球环在滑移时与挡圈卡住,无法回到原来的位置,导致三球销总成在槽壳内卡死失效被破坏,整个被换掉。3.球环与槽壳属于单圆弧接触,间隙大,滑移阻力大,磨损严重,从而三球销总成失效。4.球环在销轴上滑移量小,摆角也较小,一般不超过23°,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包括三球销构件,其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三个脚轴; 双球环单元,其具有外球环和将该外球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内球环,所述内球环外周面为锥面,且该内球环外周面在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外球环内周面相抵,所述内球环外套于所述脚轴,在所述脚轴与内球环之间设有滚针,滚针内周面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脚轴外周面接触。所述外球环内周面与所述内球环外周面之间具有一个角度为10°的夹角a。所述内球环的上下两端各自沿内球环的径向向球心方向延伸构成一个上圆环和下圆环,所述上圆环、所述下圆环以及内球环内周面构成一个容纳滚针的腔室。所述滚针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直径为2-4mm。滚针内周面与滚针外周面均为平面,滚针上端面与滚针下端面均为弧形面。滚针上端面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上圆环内周面之间具有空隙;滚针下端面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下圆环内周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脚轴在与三球销构件的连接处具有一个颈部,该颈部具有一个颈部外锥面。颈部外锥面与内球环底面构成一个10°夹角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双球环单元,外球环与内球环之间采用锥面接触,使得外球环能相对内球环自由摆动,且摆动范围大,外球环的自身摆动能达到30°,从而使得三球销总成具有大滑移、大摆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型三球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三球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各个角度的示意图。1-三球销构件,2-脚轴,21-脚轴外周面,3-外球环,31-外球环内周面,4-内球环,41-内球环外周面,42-上圆环,421-上圆环内周面,43-下圆环,431-下圆环内周面,44-内球环内周面,45-腔室,46-内球环底面,5-滚针,51-滚针内周面, 52-滚针外周面,53-滚针上端面,54-滚针下端面,6-颈部,61-颈部外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包括三球销构件1,其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三个脚轴2; 双球环单元,其具有外球环3和将该外球环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内球环4,所述内球环外周面41为锥面,且该内球环外周面41在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外球环内周面31相抵,所述内球环4外套于所述脚轴2,在所述脚轴2与内球环4之间设有滚针5,滚针内周面51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脚轴外周面21接触,采用双球环单元,外球环3与内球环4之间采用锥面接触,使得外球环3能相对内球环4自由摆动,且摆动范围大,外球环3的自身摆动能达到30°的夹角c,从而使得三球销总成具有大滑移、大摆动的特点。采用所述外球环内周面31与所述内球环外周面41之间具有一个角度为10°的夹角a,当外球环3沿内球环外周面41滑移时,外球环3开始滑移时,外球环内周面31仅仅与内球环外周面41的锥点接触,二者构成点的接触,其滑移阻力小,一旦外球环3开始滑移后,外球环3会以内球环外周面41的锥点为支点,以外球环内周面31为杠杆面,二者相配合从而促进外球环3的滑移,当外球环3的滑移量超过10°以后,外球环内周面31与内球环外周面41的锥面贴合,此时在外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外球环3可以沿内球环外周面41继续滑移,至最大滑移量时,外球环3的自身摆动角度达30°,且在滑移过程中,外球环3的一端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向下滑移,另一端就会随之上翘,外球环3的两端始终会处于内球环4两端锥点的两侧,从而保证外球环3不会掉落。所述内球环4的上下两端各自沿内球环4的径向向球心方向延伸构成一个上圆环42和下圆环43,所述上圆环42、所述下圆环43以及内球环内周面44构成一个容纳滚针5的腔室45,上圆环42和下圆环43限定滚针5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移,即上圆环42和下圆环43的设置取代了挡圈和弹性挡圈,相对的,不再需要加工卡簧槽和退到槽,节省了加工成本和生产时间。滚针上端面53与滚针下端面54均为弧形面,所述滚针5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直径为2-4mm,即所述滚针5在与轴线平行的截面上具有大致椭圆形的部分为粗短型,粗短型的滚针5其承载能力较细长型滚针大,不易疲劳磨损,且在产品很大的前提下,粗短型的滚针5也能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确保滚针5不会断裂而造成三球销总成失效。滚针外周面52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内球环内周面44接触,内球环4沿滚针5周向旋转,外球环3的作用力通过内球环4传递到滚针外周面52,粗短型的滚针5因不易断裂,故而可承受较大的瞬时冲击载荷,和具有较高的耐疲劳磨损特性。滚针上端面53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上圆环内周面421之间具有空隙;滚针下端面54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与下圆环内周面431之间具有空隙,空隙的设置允许内球环4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微量的摆幅,该微量的摆幅对外球环3具有一个缓冲作用,从而减轻外球环3的振动。所述脚轴2在与三球销构件1的连接处具有一个颈部6,该颈部6为一个锥面,能有效提高三球销颈部的性能,解决颈部易折断的问题。颈部外锥面61与内球环底面46构成一个10°夹角b,该颈部6是一个较为平缓的锥面,当收到瞬间冲击力时,外球环3将冲击力传递给内球环4,内球环4通过滚针5进行卸力,同时,通过内球环4与颈部外锥面61的作用,进行卸力,多处同时进行卸力,可以使得该三球销具有较强的耐瞬时冲击载荷的能力,且内球环4作用的颈部外锥面61不是该颈部6的直径最窄处,因而该颈部6也不易折断。以上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基于本技术精神所做的改进都理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包括三球销构件(1),其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三个脚轴(2);其特征在于:双球环单元,其具有外球环(3)和将该外球环(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内球环(4),所述内球环外周面(41)为锥面,且该内球环外周面(41)在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外球环内周面(31)相抵,所述内球环(4)外套于所述脚轴(2),在所述脚轴(2)与内球环(4)之间设有滚针(5),滚针内周面(51)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脚轴外周面(21)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包括三球销构件(1),其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三个脚轴(2);其特征在于:双球环单元,其具有外球环(3)和将该外球环(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内球环(4),所述内球环外周面(41)为锥面,且该内球环外周面(41)在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外球环内周面(31)相抵,所述内球环(4)外套于所述脚轴(2),在所述脚轴(2)与内球环(4)之间设有滚针(5),滚针内周面(51)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脚轴外周面(2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球环内周面(31)与所述内球环外周面(41)之间具有一个角度为10°的夹角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复合式双球环内置大滚针三球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球环(4)的上下两端各自沿内球环(4)的径向向球心方向延伸构成一个上圆环(42)和下圆环(43),所述上圆环(42)、所述下圆环(43)以及内球环内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严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